首頁>資訊>

因為在檢察院工作了一輩子,留下了濃重的法律情結,所以我經常會找一些法律題材的電影來看。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部《科里尼案件》是拍攝於2019年的德國電影,在中國上映時譯名為《無罪謀殺:科林尼案》。影片改編自德國律師、暢銷書作家費迪南德·封·席拉赫的同名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2001年,德國首都柏林,環形飯店的總統套房門口,來了一個沉默寡言的男子。敲開房門後,男子朝房裡的老人連開3槍,然後默默下樓,拖著沾滿血跡的破鞋,告訴酒店服務員:他死了,在總統套房。

開槍者科里尼是義大利人,居住在斯圖加特已經30多年。死者邁爾是著名的德國邁爾機器製造集團的老闆,擁有德國十字勳章。剛剛透過律師資格考試3個月的菜鳥律師萊恩被指定為此案的被告人辯護律師。而他的大學刑法老師、著名律師馬丁格則是被害人邁爾的代理人。更巧合的是,死者邁爾竟然是他中學好友菲利普的祖父,而菲利普的姐姐尤漢娜則是他的初戀情人。他幾乎就是在邁爾的莊園里長大的。

顯然,有人刻意選擇了這位享受過邁爾家族恩惠的菜鳥律師作為科里尼的辯護人。但是,初出茅廬的萊恩卻不想違背律師的職業道德,違背當初學習法律的初衷,努力去尋找科里尼槍殺邁爾的原因。儘管科里尼始終沉默以對,不發一言,但萊恩從警方的舉證中看到了兇器是瓦爾特P38手槍。他太清楚了:邁爾當年就有一把這樣的槍!

萊恩毅然決定,到科里尼的家鄉義大利蒙地卡提尼,搞清楚科里尼與邁爾之間的恩怨。幾天之後,法庭之上,真相終於大白:1944年,納粹軍官邁爾接到命令,因為兩名德國士兵被抵抗組織殺害,必須採取嚴厲的1:10報復行動。邁爾帶領德軍士兵殘忍地槍殺了20名無辜平民,其中就有科里尼的父親。年幼的科里尼親眼看見德國軍官用邁爾的瓦爾特P38手槍打死了自己的父親。

但是,到此為止,事情並未結束。被害人邁爾的代理人馬丁格指出,科里尼和他的姐姐曾經在1968年對邁爾提出過起訴,被檢察機關宣佈無罪,中止調查。因為1968年10月聯邦議會透過的《德雷爾法案》認為,戰爭期間德國軍人遵照命令犯下的針對平民的罪行,應作為從犯,認定為過失殺人。超過20年追訴期限後,不再負刑事責任。

科里尼透過法律手段尋求正義無果後,才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復仇:用同樣的手槍,還給邁爾3槍,踩了邁爾3腳。完成復仇大業後,科里尼執念已消,在開庭判決前夜自殺身亡。

德國是出哲學家的國度,康德,尼采,叔本華,黑格爾,費爾巴哈,無不大名鼎鼎。思考是德意志民族性格的顯著特點。直到今天,對那場戰爭的反思依舊沒有停止。《科里尼案件》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

思考之一:如何對待惡法?在看守所裡,悲苦無望的科里尼質問萊恩:律師先生,這是什麼惡法啊?他是個守法公民,透過法律程式去控告納粹兇手,卻被告知此路不通。於是,他在母親、姐姐相繼去世之後,才選擇了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復仇道路。

顯然,那部包庇、開脫納粹罪責的《德雷爾法案》是典型的惡法,使一大批負有戰爭罪責的納粹軍官逃脫法律制裁。2001年,德國立法和司法機關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了對歷史法規的檢視,糾正類似科里尼案件那樣的錯誤。

法律界歷來有良法和惡法之爭。通俗地講,良法指好的法律,惡法指不好的法律。法律自產生以來,就在不斷髮展變化之中。法律的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一部法律是一成不變、十全十美的。正如蘇格拉底的選擇一樣,惡法亦法。對待惡法,只有廢止或者修改一條路。這是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政黨,每一個國家,都在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影片《科里尼案件》正是在2001年德國立法和司法機關對歷史法規檢視的基礎上拍攝的。沒有這樣根本性的轉折,糾正冤案,追求正義,就無從談起。

思考之二:如何看待復仇?《科里尼案件》講述的就是兩個復仇事件:1944年德軍的復仇和2001年科里尼的復仇。

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過太多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以暴制暴的復仇故事,背景都是法律的軟弱無能。多數人至今依舊認為,這是正義的體現。但是,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

恰好,在看《科里尼案件》的同時,我剛看完了勞倫斯·里斯的《大屠殺:一部新的歷史》。裡面詳細描述了納粹德國進行民族仇殺的歷史。數百萬猶太人被以慘絕人寰的方式奪走了生命,令人觸目驚心。那些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的仇恨之情絕不會亞於科里尼。即便不是每個猶太人都來報仇,只要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猶太人像科里尼那樣尋仇,這個世界就必定不得安寧。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當邁爾的孫女尤漢娜看到老邁、無助的祖父被如此殘忍地槍殺之時,她難道沒有對兇手的復仇之心麼?她難道還會若無其事地和為兇手開脫罪責的律師做愛麼?顯然,小說和電影的虛構都是不合常理的。

好多年前,我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瘋狗咬人,人若以瘋狗的方式去咬狗,那就是把自己當作狗了。人應該用人的方式來對待瘋狗。人畢竟是理性的生物。人的生存必定伴隨著思考。所以,人的所作所為一定必須符合人類的法律道德規範。用法律的手段來對待你的仇人,這是正確的處事方式。假如每一個人都用血腥仇殺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仇人,那麼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思考之三:如何看一個人?《科里尼案件》裡的納粹軍官邁爾和超級大亨、慈祥祖父邁爾,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但事實上他就是一個人。

小說《科里尼案件》中老牌律師馬丁格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是灰色的。”邁爾如是,科里尼如是,馬丁格如是,尤漢娜如是,萊恩如是,你我亦如是。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面對不同的人,會發生不同的事情。所以,我們務必不要輕易判斷一個人的善惡。用一生的時間來了解一個人,實在不算是長的。

寫完這篇文字,我要說一句:德意志,實在是個善於思考的民族,一部電影就給了我們這麼多啟示。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佛前許願 誰來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