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總統已逃往塔吉克#8月14日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稱,阿富汗駐華大使卡伊姆接受採訪時,向中國表達了一番請求援助的表態,稱希望中方能夠透過兩種方式(政治施壓和軍事打擊)向塔利班施壓,制止其暴力活動。然而阿富汗駐華大使向中國求救未獲得迴應的結果,似乎成為了壓死阿富汗政府的最後一顆稻草。
加尼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5日最新訊息,阿富汗總統加尼宣佈將會在數小時內辭職(發稿時已經宣佈辭職,並出逃鄰國塔吉克避難),由前內政部長、前駐德大使阿里·艾哈邁德·賈拉利擔任過渡政府負責人,與塔利班方面和平交接權力;另據外網未經證實的訊息的顯示,塔利班政治局領導人巴拉達爾已在卡達被塔利班任命為阿富汗新“總統”。
塔利班的攻勢之迅猛,讓人很難相信,在完全佔領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之後不過三天時間,他們就兵臨首都喀布林城下,並且迫使阿富汗政府不戰而降,基本以和平方式將首都喀布林收入了囊中,就像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一樣。
聯想到拜登曾公開聲稱“優勢在阿富汗政府,不擔心塔利班奪權”,現在阿富汗政府宣佈向塔利班和平交權,等於是將拜登的臉被打得啪啪直響。要知道“八日攻勢”結束後的短短三天,阿富汗塔利班就已經宣佈進駐首都喀布林;與此同時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也開始撤離,就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1975年發生在越南西貢的一幕,時隔46年之後,在阿富汗首都喀布林重演。
值得一提的是,傳聞被任命為阿富汗“總統”的巴拉達爾,正是此前王毅外長在天津接見的阿富汗塔利班代表,當時中方給予了阿塔方面極高的規格,因為前一天王毅外長正是在這所會堂接見了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謝爾曼,對於中國以及阿塔而言,我想這足以為雙方後續的友好關係奠定一個基礎。
嚴格意義上講,阿富汗政府同意與塔利班和平交接政權,算得上是阿富汗人民經過長達二十年的艱苦卓絕的抗爭,終於趕走了美帝國主義以及美帝國主義傀儡的標誌性事件;時至今日無論白宮怎樣計劃,阿富汗戰爭的結束以及他們在阿富汗的失敗已經成為定局,而這對於中國而言,也是一塊新的里程碑。
應當明白,在阿富汗戰爭結束之後,對於我們而言真正的機遇、風險、挑戰才剛剛開始,因為無論如何,塔利班重新執掌阿富汗政治,這都是中亞世界最大的衝擊,而在那之後,作為世界中心島位置的阿富汗,政局發展將給未來的國際社會政治走向帶去深遠的影響。
並且我們可以肯定,美國仍然不會放棄對中亞事務的影響力,而中國也絕不可能放棄承擔推動阿富汗和平程序的責任,因為我們不去承擔這個責任,並不意味著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歷史上明清兩代中原王朝也曾幼稚地以為我們可以不干預,不影響他國政治然後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但在西方列強逐步佔領統治東亞的各個中國的朝貢國之後,下一個就輪到中國了。
過去的歷史告訴我們,今天美國撤出了他們駐紮在阿富汗的軍隊,他們放棄了塑造中亞秩序的權利與責任,而我們應當把丟在地上的權利撿起來,而不是讓一些瘋子們撿到它,否則這必然成為我們的威脅!
現在我們已經準備這樣做了,這對於中國而言,可能是歷史上政治影響力第一次走出國門的事件,我們真正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境外的世界,而不是說靠“做生意”那種相對被動的方式,而這距離上一次我們這樣做,也就是最後一次鄭和下西洋,已經過去了600多年,這對於新中國的歷史意義,放在更大的尺度上講,我想是僅次於統一臺灣的!
未來中國一定是以將中亞秩序朝著對中國有利的方向去塑造為目標,去影響阿富汗未來的戰後發展乃至於影響中亞世界,而決意撤軍的白宮,他們很快會意識到撤軍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是等同於以放棄對中亞的影響力,及放棄了一個對中國長期發展進行遏制的渠道為代價,換來了一個一年省下數百億美元的軍費的結果。
到底最後誰是贏家,這將取決於未來中國在中亞問題上的一系列決策,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為了避免失敗而徹底地變成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阿富汗戰後的和平程序,中國絕不會放棄對它的影響,這既是中國作為中亞事務域內國家的大國責任,也是為了我們長期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