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簡稱阿富汗(Afghanistan)。阿富汗位於亞洲中西部的內陸國家,北鄰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西面和伊朗,南部和東部連線巴基斯坦,在東北部凸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國土面積約46.7萬平方公里、34個省會、人口約有2700萬人。其中阿富汗普什圖人佔40%,塔吉克人佔25%,還有哈扎拉人、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等20多個少數民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阿富汗地圖

歷史上的阿富汗王國也曾經盛極一時,其領土曾經擴充套件至印度河流域,史上曾經擊敗過三次英國的武裝入侵。後因國家內亂,逐漸走向衰落。殖民印度的英國又趁機入侵,在1893年與阿富汗簽訂了《杜蘭協定》,1919年阿富汗終於擺脫了英國的控制,獲得了獨立的機會。

曾經的阿富汗皇族

1979年12月,前蘇聯以“支援階級兄弟”為由出兵阿富汗。1989年2月,陷入十年戰爭泥潭的前蘇聯軍隊從阿富汗撤出。在前蘇聯軍隊撤出後,阿富汗各派的抗蘇武裝為了爭權奪利,從而使該國又陷入了長期的內戰。

阿富汗帕爾旺省

在1994年,以奧馬爾為首的塔利班勢力興起,成員多數是以不滿軍閥長期混戰的學生為主,“塔利班”源於阿拉伯語,也是“學生”的意思。

1996年9月塔利班攻佔阿富汗首都喀布林,建立了政權,1997年10月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塔利班在政治上主張“剷除軍閥,重建國家”,他們政治上不依附於任何勢力和派別,視《古蘭經》為法律,按照伊斯蘭教原旨主義對阿富汗進行社會改造。

阿富汗和塔利班進行和談

在政治宣傳上塔利班以“建立一個統一的、和平繁榮的、以減稅為目標的國家”,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援。雖然有些政策比以前的軍閥要規範許多,但諸多的殘暴刑罰、女性歧視,仇視一切異教的行為,使這個國家的民眾長期活在壓抑和恐怖之中,現政權除了接受現代化的武器之外,對現代化的其他建設尤其反感。

2021年8月塔利班宣佈佔領加尼茲市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軍隊以打擊庇護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為名,租用了吉爾吉斯斯坦國的瑪納斯機場後,又將該機場擴建為功能齊全的軍事基地。塔利班政權在受到美國軍事打擊後垮臺。2004年10月,卡爾扎伊當選阿首任民選總統。

美國在冷戰期間就企圖謀取進入中亞地區的機會,不斷以反恐為名在中亞的周邊建立永久化的軍事基地,並大肆搞生物戰實驗室。在蘇聯侵入阿富汗時期,美國就曾經大力地對塔利班實施各種援助。

美軍撤退時留下的軍事裝備被塔利班所得

雖然冷戰已經成為過去時,但美俄仍出於各自的戰略利益考慮,以及中亞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戰略資源,再次讓沉寂多年的中亞地區成為各種勢力的“角鬥場”。美國所認為的三個潛在對手“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中國”,是它想要控制世界的障礙,而阿富汗的位置就在於中國、俄羅斯、伊斯蘭世界的結合部,非常理想的戰略支撐點,這也是當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又在阿富汗增兵的原因所在。

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勞倫斯、威爾克森就是中亞地區造成混亂的始作俑者之一

阿富汗雖然礦藏資源豐富,但是基本上還屬於未開發的狀態,曾經有人說阿富汗是躺在金礦上過日子的窮人,據估算,阿富汗的礦產資源價值遠遠超過3萬億美元。

目前在阿富汗已發現的有1400多處礦產資源,包括鐵、絡鐵、銅、鉛、鋅、鎳、鋰、鈹、金、銀、白金、鈀、滑石、大理石、重晶石、寶石和半寶石、鹽、煤、鈾、石油和天然氣等。著名礦藏包括哈吉加克鐵礦、艾娜克銅礦、巴米揚煤礦、赫拉特鋰礦、阿姆達利亞油氣田、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氣田等。

阿富汗天然氣開發

天然氣儲量約為1500億立方米,煤礦儲量約1億噸。鹽儲量3億噸,青金石儲量1300噸,鐵礦儲量17億噸,銅礦石儲量5億噸。因為運輸條件和開採資金問題,僅有天然氣、煤、鹽、鉻等得到少量開採。

阿富汗境內多為高原和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4/5,平均海拔1000米。阿富汗最大的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北部和西南部多為平原,也有沙漠地區。

阿富汗的沙漠地區

由於地形複雜和阿富汗人民的堅決抵抗。外來勢力一直陷於戰爭的泥潭當中,雖然眼紅諸多的利益和資源,但並沒有多少精力對當地財富進行攫取,以前蘇聯和如今的美國而言,無不是氣勢洶洶而來、最後又不得不張皇失措的撤離。當然,美國撤軍的真實目的是不會告訴世人的。

美軍撤退是為了更好的前進,其扼制戰略並沒有發生變化

至於阿富汗在美軍撤走之後,何去何從?應該有阿富汗人民當家做主,由於戰亂,阿富汗現在是世界上最為貧窮的國家之一,由於外部勢力的干預,阿富汗這個內陸國難得有發展經濟的機會。但凡世界上有戰亂的國家,都能夠看到不列顛和星條國的身影。二十年的統治,阿富汗人民到底得到了什麼?

1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掃黑風暴:賀芸終於露出真面目,夜會高明遠,為救兒子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