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14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提前約1小時圓滿完成天宮空間站第二次出艙活動,主要進行了艙外擴充套件泵組安裝、全景相機D抬升、艙外設施組裝等,目前航天員聶海勝、航天員劉伯明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
這次活動的看點主要在哪裡?
1.啥是艙外拓展泵組?這次都幹了啥?
這是今天出艙活動的重頭戲。泵組是服務於空間站的熱控迴圈系統的東西。簡單來說,空間站內外部有一整套像人體血管一樣的系統,裡面流動著特殊的傳導熱量用液體。液體不會自己流動,必須要有泵來驅動。
這套熱控系統的意義極大。因為空間站飛行那是標準的真空環境,用真空保溫杯泡枸杞的你我都知道,真空對保溫的效果有多好。。。
但是,真空對空間站而言就很不友好了,這意味著被太陽暴曬那一面會積累大量的熱量,輕鬆100多攝氏度;而不被曬到的地方,輕鬆零下100多攝氏度。熱量沒法散出去,也沒法傳過去。更何況空間站內外還大量儀器裝置和航天員活動,這些都會有熱量問題。
天宮90分鐘左右就繞地球一圈,一天看到15次日出,你說這熱控挑戰有多大?
所以就必須給空間站加上一整套高效率的液體迴圈系統,一方面把暴熱的地方熱量收集起來,另一方面用這些熱量給暴冷的地方加熱,這麼一轉移,效率就相當高了。如果整體都還是過熱的話,直接透過迴路,把熱量慢慢熱輻射到太空就好了。最大限度做到能量自我平衡,減少空間站的消耗。這和咱們這種恆溫動物的血液迴圈系統邏輯類似。
這套熱控迴圈的核心,就是內部的泵組,或者相當於人體血液迴圈系統的心臟。在發射進入太空時,這套迴圈系統就已經啟動工作,相當於人類胚胎一發動時心臟就要先發育。
那麼問題又來了,空間站只有一個心臟靠譜麼?畢竟我們要用很多年啊,萬一出問題了,裡面還有航天員,那豈不是很危險?
於是空間站需要在艙外安裝備份用的擴充套件泵組,也就是備份心臟。裝到艙外,容易切入液體迴圈系統,能最大限度減少對內部工作環境的影響,也非常方便航天員及時更換。因為科研人員把所有的泵組做成了一個整合的箱子,航天員過去之後只要對準安裝地點鎖住擰幾下開啟開關即可,簡單好操作,未來也容易更換。
次要的工作就是抬升全景相機d。空間站尺寸巨大執行過程中,會面臨諸多挑戰,需要隨時監控艙外的情況,那就需要全景相機,站得高看得遠,全景相機肯定要跟空間站外殼有一定距離才行。
但無論是全景相機還是擴充套件泵組,都是發射時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受限於火箭發射時的加速度、震動衝擊,火箭整流罩的尺寸限制,都需要入軌後航天員出艙行走完成安裝和調整。
所以擴充套件泵組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後續帶上去的,幾個全景相機剛開始都是緊貼著空間站表面的。上次出艙調了主相機,這次也調了一個d,它在小柱段、就是還容易被大柱段遮擋的那個。
當然,還有次要任務,如艙外其他設施組裝,也都順利完成。
而且大家配合極度默契,提前一個小時就搞定了,明顯對於“修房(天)子(宮)”這種事情業務越來越熟練了。
2.這次出艙怎麼安排的?
首先,艙內總要留一個人,這邏輯無論在載人航天還是載人登月,都應該如此。畢竟,出艙的航天員忘帶鑰匙了回不來咋辦?
這當然是開玩笑。。
主要因為出艙沒那麼簡單,需要複雜的準備,例如航天員要先穿好艙外服進入一定密封區域後把空氣抽乾變成近真空,否則突然開艙門就會由於氣壓被艙內空氣給“噴”出去了不是?那麼,這個過程就需要艙內有人幫忙操作。
另外,艙外行走,還需要機械臂輔助,航天員要把腳固定在腳限位器上。機械臂已經很智慧了,7自由度,但它最長也有18米啊,且再怎麼智慧也沒那麼容易讓出艙的人直接操作,必須讓艙內的航天員專心致志的負責操作機械臂,艙外的人就專心幹活。。。
再者,艙外行走一次並不容易,能完成工作是最重要的目標。如何證明完成了?顯然在艙外幹活的人隔著百公斤級的大艙外服是很難檢查的,這就需要負責監工的艙內航天員來驗收,檢查下各系統是否如預計的工作正常,才算是驗收透過。此時,就可以給他們開門進來休息了。
第一次出艙,是劉伯明和湯洪波,聶海勝輔助、操作和“監工”。
這一次出艙,是劉伯明和聶海勝,湯洪波輔助、操作和“監工”。
就人類目前載人航天經驗普遍來說,出艙行走兩個人即可,並不需要帶那麼多艙外服,而且這也很貴,在設計時艙外服也可以進行調整以適配不同人體型。所以聶海勝穿的,這次還要調一下才可以。
3.這次出艙有啥意義?
最大的意義嘛,往往用最簡單的話就能說清楚,一句話:出艙行走,很難,但是中國航天現在能做到,而且能做兩次,一次比一次666。
用官方的話說,就是:天地間大力協同、艙內外密切配合,全過程順利圓滿,進一步檢驗了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效能,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援裝置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最後,不要覺得人家這是在“行走”。。。這兩位在6小時內繞地球了4圈,走了快20萬千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