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庸武俠改編劇成了“老虎的屁股”——碰不得。
其實說“近日”不大準確。或許是2014年的《神鵰俠侶》,或許是2019年的《倚天屠龍記》,或許是2020年的《鹿鼎記》……總之,每當有新版金庸劇被搬上熒屏,甚至僅是改編訊息傳出,就能引得觀眾衝過來罵罵咧咧,然後揚長而去。
正在播出的《天龍八部》,迎來豆瓣開分3.5分(現上漲至3.7分)這一最為直觀的當頭一棒,“翻拍即毀經典”的論調卷土重來,比往年還要猛烈。
諸多現象都表明:金庸劇似乎碰不得了。
話說回來,新版《天龍八部》怎麼看都不屬於“破罐子破摔”“放飛自我”的那一波,甚至還是個有點想法的“認真學生”。
很顯然,導演於榮光是帶著對武俠的情懷,以及對武術的熱愛在拍這部劇。這部劇的大場面戲雖然沒有2003版的恢弘,但打戲起碼設計得乾淨利落,符合人物的基本性格。
被吐槽得最多的,還是此版的文字。例如甘寶寶(王婉娟 飾)向段譽(白澍 飾)打聽他父親,出現了“家父近來身體如何”之類的臺詞瑕疵;以及段譽見到“神仙姐姐”,激動之下竟有尿褲子這種情節雷點。
於是,編劇袁子彈在微博曬出了部分劇本,澄清自己劇本里沒這麼寫。但不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劇的綜合得分都在觀眾心中扣下了。
但這部劇的文字真那麼差嗎?誠然,編劇袁子彈做了一些情節,甚至人設上的修改。先別急著罵,先看看她改了什麼。
例如第21集,阿朱(蘇青 飾)在傷好後決心跟隨喬峰(楊祐寧 飾)之前,多了一段跟慕容復(高泰宇 飾)拜別的戲。是魔改還是創新,要從兩方面看。首先,是否合理?當然合理。阿朱作為孤兒,從小到大是以“慕容家丫鬟”的名義、“慕容家小姐”的待遇留在慕容府,阿朱找到心上人,跟慕容家主人告個別,再合理不過。
其次,這段戲是否有意義?這場臨別戲大概有三層含義,其一,表明了阿朱跟隨喬峰的決心,這是人物命運發生轉變時比較有儀式感的橋段;其二,慕容復對於沒有救出阿朱這件事確實心有所愧,豐富了慕容復的性格;其三,借阿朱之口,點出了慕容覆被家族和父親綁架的復國志向。整段戲既將喬峰與慕容復做了對比,也為慕容復身不由己的命運埋了伏筆。
此版的王語嫣(文詠珊 飾)也有改動。其實在觀眾和讀者的印象裡,比起俏鍾靈、傲婉清,王語嫣的性格一直都不夠鮮明,像個會背武功秘笈的AI,系統設定了她喜歡錶哥,她就一直喜歡錶哥,直到系統出現bug,她才轉投段譽。
2021版的《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聰明瞭一些,例如猜出假扮西夏武士的是慕容復;其在思想層面上也顯露出了跟慕容復不同路的苗頭。例如她在道義上傾向於喬峰,但是也理解慕容復為大業考慮的心情,以及多次表達了復國之路虛無縹緲的想法。王語嫣的內心動搖,或許是之後走近段譽的鋪墊。
除了王語嫣,虛竹(張天陽 飾)、慕容復以及慕容復的家臣等人物形象,都有了一定的豐富。有些是把曾經改編版本的過場性人物從原著里拉了出來,稍加筆墨,給觀眾新鮮感;有些是將人設做了輕微改動,讓角色與時俱進。這些改動能否讓“金庸劇精神創傷後遺症”的觀眾買單,還得看後續評價。
評判一部改編劇好不好,遵不遵循原著不應當成為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看它是拿捏住了原著的魂,還僅是抄了個原著的皮。2010版的《紅樓夢》在情節、臺詞上絕對算得上“還原原著”了,但還是遭到了大量吐槽。劇中的林妹妹依舊不是大部分人心中的林妹妹。
要說“魔改”,1983版的《射鵰英雄傳》“魔改”劇情可不少,但它依舊是相當一部分觀眾心中的經典之作。劇中的黃蓉是太安靜了,還是太鬧騰了;喬峰是太溫柔了,還是太野蠻了;黃老邪和梅超風有沒有曖昧,洪七公有沒有去過青樓……這都不是改編劇成功或失敗的主要原因。
因此2021版《天龍八部》中,“段譽尿褲子、襲胸”這些在微博上被罵得沸沸揚揚的片段,或許是這部劇現今在豆瓣被打成3.7分的誘因,但它的質量真的如此嗎?
無論最終此版《天龍八部》的整體分數應該更低還是更高,但被很多金庸劇傷透了心的觀眾,已經不願給予那麼多的耐心了。
那金庸劇還能拍嗎?
金庸每部小說的故事基本樣貌早已深入人心,喬峰、段譽、虛竹,以及阿朱、王語嫣、阿紫等人物如何刻畫,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時代的文化語境。
1997版《天龍八部》中的情感徹骨綿長,2003版《天龍八部》的氣質浪漫豪邁,兩版基本上奠定了此故事的精神核心。2013版《天龍八部》劍走偏鋒,風格較為詭異,2021版往現實主義回鉤,但還是太過小心。
“射鵰”系列、“笑傲”系列、“神鵰”系列等金庸劇的改編趨勢都大差不差。按照現今時代發展變化的速度,別說七八年一翻拍,哪怕兩年一拍,劇中的人物氣質與劇情勾勒,都能承載著不一樣的解讀。
金庸劇發展至今,早已脫離了小說本身的意義,或者說文字成功跨越了時間,具備了反映時代審美的意義。不過在“後金庸時代”,還未有成功作品能夠將這一意義淋漓盡致呈現出來。
我們還是需要“金庸劇”的,畢竟除了“四大名著”,大概只有金庸的作品具備這樣的能力。
但顯然,金庸劇已經不是集齊頂尖配置的頭部製作大劇,從文字、陣容、服化道等方面皆達到八九分水平的可能性不高。
曾經是大導演在全國範圍內的轟動選角,現今是影視公司根據可控成本選擇新人演員。觀眾想象中的武林盛景可能漸去漸遠,但相信視角獨特、解讀新穎的武俠故事不會缺席。
需要警惕的是,金庸劇自帶流量密碼,這是它尚不會過時的原因之一,但這同樣也是“消耗經典”的流量陷阱。“段譽尿褲子”的話題熱度遲遲不退,保不齊就成了後續金庸劇改編的獨特趣味。
畢竟,在人設、視角等方面注入時代特徵,重新解讀文字很難,設計熱搜橋段倒很容易。若此風盛行,觀眾將從罵罵咧咧進場,直至再不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