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臉書”(Facebook) 在社交網路上的一段影片中將黑人誤認為“靈長類動物”後,宣佈禁用其主題推薦功能。舉世譁然,被稱為種族歧視的極限,後專門道歉。
出現此類現象大概是與政治因素相關。在西方世界對於黑人的歷史和現狀的認識和我們是不同的。
中國人與黑人打交道可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那就是散見於古代書籍還有古俑當中的“崑崙奴”。
比如說在早前熱播的電視劇《大明宮詞》當中,少年太平公主第一次遇到薛紹,摘下的那個面具便是崑崙奴的面具。
所謂“崑崙奴”,是古代人蓄養的黑人奴隸,之所以能在史書中留下身影,是他們往往具有特殊的技能,或是熟悉水性,從事水手修船等船運工作,或是精通音樂作樂師,再或是擅長馴獸蓄養牲畜等等,更有身強力壯者,還可以領兵打仗,《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地下城城主葛老便是其中之一,唐代詩人張藉有詩《崑崙兒》雲:
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明代馮夢龍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黑顏岕做儋耳(今天的海南)郡守,有一年五月,颳起了大風,大風過後,文昌海邊飄來一艘船,船上人不知是哪國人,還有財寶,還有“墨女”――想來就是非洲的黑人女子。當地人把人殺了,分了財寶,把黑人女子活埋了。這是關於黑人女子的記載,大概與當時的西方黑奴貿易有關了。
畢竟古代來到中國的人人數太少,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在中國的茫茫人海中被稀釋了,逐漸消失在中國的主流歷史當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