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少女”、“再婚父親”、“異母弟弟”這幾個標籤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再婚重組家庭一般面臨著比普通家庭更多的家庭矛盾,《我是監護人》就試圖解釋再婚重組家庭背後的一些故事。
《我是監護人》由敬然編劇並執導,尚語賢、王硯輝、林靖喆主演,故事聚焦一組充滿矛盾的再婚家庭,石路(尚語賢 飾)身處離異家庭,父親(王硯輝 飾)再婚將生活重心轉移到了初生兒子科迪(林靖喆 飾)身上,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在父親帶著弟弟突然出現在她的生活後徹底爆發的故事。
獨自一人在美國求學生活的石路,突然接到她久未謀面父親的一通電話,要求她照顧同父異母的弟弟科迪並安排他在美國治病。
一聲姐姐,一副枷鎖。《我是監護人》這個故事的“心塞”程度,有點近似《我的姐姐》。生活中,這樣的矛盾或者說“不幸”並不少見,希望它和“姐姐”一樣,能夠給帶來又一次社會向話題的思考。
感同身受於女主漂泊異國獨自求學求職生活的不易與艱辛,父女親情的疏離和隔閡也深有體會,讓觀眾看後很有共鳴,也淚點頻頻。全片在父親最後承認自己的不稱職和弟弟對姐姐的原諒的過程中讓故事的情感度達到頂峰。
電影在親情和成長的主題之下,揭示了80-90年代中國城市青年特有的困境。作為人類歷史上僅有的一批獨生子女,普遍單一的家庭關係造就出了獨特的集體無意識,是一種混雜著不安的對歸屬感的強烈渴求,與奮力向外尋求理解和認可,來印證自我成熟之間的矛盾。
當失去僅有的向內的家庭歸屬感後,向外尋求理解和認可是更艱難的。即便進入社會,獨生子女在家庭觀上永遠生活在自己的時代中,難以承襲任何一代相應的經驗,只剩下盲目的自我保護。這個困境在電影中透過留學,單親家庭等因素層層放大,最後多重錯位的身份,終於在面對根本不在集體無意識經驗中的額外的血緣關係時被撕裂,再憑藉自己的力量重組,最終獲得和解。這個過程中找到的是隻屬於這一代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