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定了!在3個月的任務之後,神舟十二號將在9月17號擇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空間站建設中第一批駐留空間站的航天員,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做六休一,週日算是自由活動休息的時間,可以給家人打電話,也可以拍攝地球美景。此次,預定的著陸地點仍然是在我國的內蒙古人煙稀少的地帶。

3個月的時間看起來很長,但其實中間我們老是忘了太空中還有三名中國人,一是因為我國載人航天很低調,就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科研需求建設這麼個平臺,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個月的大事也比較多,奧運會、全運會、疫情防控等。但在太空的3個月人體機理還是會受到影響的,最為突出的可能是骨骼肌肉系統的影響。

此前國外的航天員生理研究資料表明,在太空4個月之後航天員的骨骼鈣質會流失12%左右,相當於發生了骨質疏鬆,而肌肉的活動也需要鈣的參與,所以航天員回到地球之後會有骨骼肌肉力量的不足,加上太空對人空間感覺的影響,回到地球后可能有較短時間的不適應,不適宜長時間的站立。更為重要的是,航天員回到地球還得隔離至少14天。

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太空中有什麼不好的東西,可能隨著航天員一塊回到地球?這方面的內容首先要說一些國際空間站的研究,國際空間站曾經到訪的航天員很多,而人體其實就是個天然的細菌庫,國際空間站內外微生物很多,曾經在國際空間站的艙室外壁取樣發現了一些仍然存活的細菌和細菌核酸碎片,證實了地球生命其實也很頑強。

在太空中,航天員和自身攜帶的細菌都會承受比地面強得多的宇宙輻射,宇宙輻射包括β、γ、α之類的射線,它們可以作用於生物的遺傳物質,導致生物基因突變。人體微生物在空間站環境中可能突變產生一些威力更強的菌株,回到地球后又被帶回來,那些和這些細菌沒有過接觸的人可能更容易被感染。

不過這一點出現的機率很微小,至少目前全世界進行過1000人次以上的載人航天,從未有這方面的生物危害。而除了這些人類可以帶回來的,別的就沒什麼東西了,據楊利偉當年的太空經歷,舷窗外似乎有一些絮狀的東西飄蕩,不知道是飛船脫落的還是空間中本來就有的。不過這些東西在回到地球后基本帶不回來,難以取樣,就算依附在返回艙上也會被大氣摩擦燒灼。

航天員返回地球之後的隔離,主要是為了航天員考慮,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因為航天員在太空生活了3個月,骨骼肌肉、免疫系統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回到地球后需要進行醫學檢查,也需要配合太空生理等方面的研究,隔離的環境有助於航天員生理、心理的恢復;另一方面則是我國這兩年一直很重視的防疫,自然是接觸的人越少越好。

其實在航天員出發之前就需要隔離,每次航天員出征之前都是在一個大型的玻璃房隔斷房間內接受採訪,主要的原因是航天投入很大,一次準備工作就需要耗費很多的資金。航天員的健康十分重要,這關係著他們進入太空後的適應性,也關係著自身的生命安全。在火箭起飛加速,尤其是加速進入第二宇宙速度的階段,航天員會承受自身重量幾倍的過載,就算是一場感冒都可能導致呼吸功能減弱導致適應性下降。

航天員是現身於航天事業的一群人,他們的健康已經不僅僅是自己個人的事,需要後勤保障等一塊協作,保證他們的生命健康,為我國太空生理研究等持續做出貢獻。他們即是航天任務的執行者,自身也是航天試驗的參與者、參試者,承擔著很重要的任務。至於說太空有啥東西讓人警惕,除了十分微弱的可能人體細菌變異產生更強菌株,也沒有別的啥東西了。

神舟十二號的任務即將結束,但是我國空間站建設的任務才剛剛開始,接下來9月20號天舟三號提前發射,為神舟十三號乘組運送食物等物資,10月3號左右,國慶期間,神舟十三號將發射,又有3名航天員進駐我國空間站。預計我國空間站兩三年內就可以建成,那時我們可能看到最多6名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齊聚的場面,而正式運營後在軌駐留可能調整為6個月。

5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太空叉載人龍飛船升空,美國開啟太空旅行團,神舟12號脫離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