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是Nobel Prize,搞笑諾貝爾獎是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叫做Ig Noble Prize。也就是在Nobel prize前面加了一個ig,這樣看起來就好像是Ignoble prize,ignoble 的意思是可恥的,不光彩的,出身低賤的,品味不佳的,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諾貝爾獎是英雄,搞笑諾貝爾獎,狗熊。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上週公佈了獲獎者的研究課題,包括大鬍子能保護面部抵抗重疾。實驗人員製作了人臉模型,套上羊皮,有的帶著毛,有的剃了毛,然後測試擊打以後的反應,結論是,有毛的能夠吸收更多的能量,所以大鬍子有保護作用。
另外一項研究是關於口香糖的,口香糖嚼完了吐在地上很噁心,但是到底有多噁心呢?研究人員要把它量化,他們的做法就是把粘在馬路牙子上面的口香糖摳下來,分析裡面有多少細菌,歷屆搞笑諾貝爾獎都是這麼讓人匪夷所思。
比如2017年的一項研究是關於貓的,結論是貓既是固體也是液體,液體的定義是可以填滿各種形狀的容器。養貓的人大概也都觀察過,貓可以輕鬆地填滿各種形狀的容器,紙盒子、塑膠袋、書架子上書跟牆壁之間的縫隙,衛生間的洗手盆,花瓶,貓貓都可以把這些空間輕易地填滿。
另外一項得獎研究是著名的5秒鐘定律,說的是如果食物掉在地上,5秒鐘之內把它撿起來就可以吃,不會中毒。從這些例子裡,大家是不是能get到搞笑諾貝爾獎的感覺了?評獎的主辦單位是The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improbable是不太可能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意思,所以這可以翻成荒唐研究年鑑。
這個雜誌在官網上說,搞笑諾獎表彰的研究成果使人發笑,然後思考,目的是讚美與眾不同和奇思妙想,激發人們對科學、醫藥和技術的興趣。他們並不是在嘲諷科學。搞笑諾獎也有嚴肅成分,比如請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頒獎。歷史上有一位科學家是諾獎和搞笑諾獎的雙料得主,他生於俄羅斯,名叫安德烈·海姆。他跟他的同事用磁力使一隻青蛙懸浮在半空中,這個實驗2000年獲得了搞笑諾獎,後來他又因為發現了石墨烯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聯社今年對搞笑諾獎的報道中有一句話,there is a method in madness。這句話出自《哈姆雷特》,是奧菲利亞的父親波洛涅斯說的,現在已經成為了英語習語,指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所以這些研究人員的行為,或許不能簡單地總結為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有一本書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是瑞士人寫的,叫《瘋狂實驗史》。他後來寫了續篇,《瘋狂實驗史 II》,咱們國內都有中文譯本,這兩本書收集了好多實驗,都是屬於怪力亂神的那種。
比如研究靈魂的重量,把三個自認為是上帝的精神病患者放在一起,研究他們的互動和他們對自己身份的認識,給蜘蛛吃興奮劑,看他們織出的網有什麼不同。研究自殺,怎麼研究?親自體驗把自己吊起來。這個研究人員一共把自己吊了12次,最長的一次堅持了26秒。
還有一項研究也很瘋狂,是把一個雌性的黑猩猩幼崽抱到家裡,給自己剛出生的兒子做妹妹,所以這項研究的名字就叫“猴妹妹”,把人跟猴一起養,看看先天和後天環境的關係。
這讓我們想到狼人、人猿泰山之類。研究結果與其說是把猩猩培養得更像人,不如說把人培養得更像猩猩。
這位研究人員的兒子,他會說的單詞比同齡人少很多,而且他要食物的時候不像人那樣去說,而是像他的猴妹妹一樣尖叫、喘息。瘋狂實驗史的作者後來說,這些看似瘋狂的舉動昭示了科學的本質,科學的本質是什麼呢?可能是對真相的探索,是好奇,是想象,是求知慾,求知慾有什麼用?有時候沒用。受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把人變得有用的過程,對家庭、對單位、對社會有用。
愛因斯坦說,受過正式的教育,還能保有好奇心,這是個奇蹟。It's a miracle that curiosity survives formal education。有用是必要的,但不應該是全部。嘗試,探索,好奇,這都是人性,失去了這些,人淪為工具,有用也就失去了價值,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