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中的一縷清幽
——我與葫蘆絲的緣起緣深
(朱合平)
在情竇初開的壓抑中結緣
汪國真詩中說:“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是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本學期我的葫蘆絲社團開班了,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樣子,不由得想起葫蘆絲對我的誘惑。
上師範之初,因是第一次出遠門,很想家,加上學校管理很嚴格,同學學習都很好,學習壓力也很重,覺得很壓抑。有次學校活動結束,在金貿大酒店吃炒麵,飯店播放著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那婉轉悠揚,空靈清幽的聲音頓時讓我心曠神怡,如沐仙境。是葫蘆絲本身的樂聲沖淡了我心靈的壓抑,誘惑了我,亦或是在情竇初開的青春年華,與曲子所描繪的內容發生了情感共振,雖然當時不知道曲子是《月光下的鳳尾竹》,更不知道曲子描繪的是:“瑞麗江邊翠綠欲滴的鳳尾竹林,主人公在碧波瑩瑩的麗江邊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來……在月下忘情的輕舞著、旋轉著,波光中疊映著她曼妙的身影……微風輕拂鳳尾竹,遠看像一層綠色的霧在舞動,竹樓里美麗的阿妹正深情的凝望窗外……在靜謐的夜晚愈加纏綿,彼此正傾訴著心中的愛戀。”
由此我深深地喜歡上了葫蘆絲,並憧憬著學會它,演奏它。
在滄海桑田的追求中懂得
時至今日,一路走來,接觸過很多方面的知識,甚至不知道哪個方面是最喜歡的,很多愛好已是滄海桑田,這無疑是人生莫的悲哀,唯葫蘆絲一直不被遺棄,終略懂一二。
美麗的傳說
在孔雀起飛的地方,彩雲之端,鍾靈毓秀,人間仙境,那裡傳說著天上人間不老的故事。在傣族民間流傳著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至今讓人感慨和嚮往:“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發,一位傣家小夥子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就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了勇敢的小夥子。小夥子捧起金葫蘆,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花盛開、孔雀開屏,都在祝願這對情侶喜結良緣、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便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不管男女老幼都會吹奏,不論是在江中划龍舟,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裡飲酒歡歌,時時處處都可以聽到美妙的葫蘆絲聲。”
由此可見,葫蘆絲極具和諧特色,為和諧而生。的確,持續練葫蘆絲不易疲倦、不易煩躁。
不可不知的益處
走近葫蘆絲,就走近了高雅。由於機緣,接觸了葫蘆絲,拜師學,購買課程學習,學習葫蘆絲逐步深入。我學會的第一支曲子是《婚誓》,讓我心靜,令我陶醉,所有的煩惱憂愁得到沖淡或化解。興趣越來越濃,也邁開了學習的步伐。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發現葫蘆絲就是一件為健身而設、為益處養生而做的樂器。職場的競爭、工作的壓力、快節奏的生活,身心疲憊不堪,讓優美的旋律在指間流淌,就成為了最好的減壓方式。中醫學有五音通五臟的醫學理論,“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葫蘆絲演奏中有四大技巧,分別是氣、指、唇、舌,這些與經典養生健身方法相一致,養生中有“呼吸到臍,壽與天齊"之說,而吹奏葫蘆絲時氣息收放正好氣沉丹田,是一種極好的有氧運動,能有效鍛鍊肺活量。都說"十指連心",手指與心臟、大腦密切相關,吹奏時手指靈活運動,且舌尖輕抵上額,呵出穢氣,鼻引清氣,有效地促進了大腦血液迴圈,減緩大腦萎縮,有助延年益壽。
在歲月流光的浮躁中品味
奮鬥至今,已近不惑之年。更多的是“靜待時光清淺,歲月流轉,把酒言歡,夢裡,青春與你我不似初見”的心態。憶及過往,辛勤付出中有回報,失落絕望中尋慰藉,煩躁不安中得清幽……一路走來,葫蘆絲那柔和、婉轉、淡雅、纏綿、細膩、圓潤的音調以及描繪的一個個場景,帶給我的人生感悟和幸福真的不少。
心如死水的那段日子,《瑤族舞曲》的蕩氣迴腸,回味無窮,激發了我生命的活力,激活了我奮進的動力;心情沉鬱時,大氣磅礴、熱烈奔放的《賽馬》重新點燃了我向上的情緒。《黃土謠》讓我對葫蘆絲刮目相看,葫蘆絲不是“下里巴人”的消遣,而是“陽春白雪”的藝術;一曲《孤獨的黑駿馬》,我明白了,孤獨並不可怕,孤獨可以讓人靜心思考,明確方向,孤獨是一種心境,一種修煉,一種置身於世外的淡然;在前進的過程中,不免急功近利,不免浮躁,是時,一曲經典葫蘆絲,就是浮躁中的一縷清幽,撫平焦躁,慰藉心靈……
葫蘆絲簡單古樸,聲音曼妙,時常將我浮躁的心漸漸帶入一種禪境,雖無陽春白雪之境遇,卻有下里巴人之意韻。我珍惜我與葫蘆絲的結緣,也珍視逐漸走向緣深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