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婆婆的鐲子》以一主一副的方式,在同一集分別講述了兩代上海人的故事。
現代版,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講的是婆婆李霜清與兒媳婦劉茵之間的微妙關係與情感,粗略整理一下已知時間線,是這個樣子的:
1.李霜清嫌棄劉茵不是本地人,劉茵讓李霜清認為兒子身體有癢。2.李霜清送給劉茵一個傳家寶(大概市值百萬)的鐲子當做聘禮,劉茵遂發誓把她當媽媽。3.劉茵發現鐲子是假的,真鐲子被婆婆給了親閨女,倆人產生隔閡。4.劉茵不願李霜清與石磊衝突過深,主動討好李霜清,希望感化李霜清。5.李霜清與劉茵貌合神離,從未真心將劉茵當成一家人,倆人正式決裂。回顧李霜清與劉茵之間發生的種種,決裂是必然的。
其一,自然是由於劉茵“把婆婆當媽”的思想越界,導致供需不平等。
其二,來自於李霜清的“婆本位”思想過於頑固。
最早是在李霜清和石晉宇的一次談話中就透露出來了。李霜清總是看劉茵不順眼,固然有劉茵不是本地人的原因,可根兒上,還是李霜清不捨得把兒子“讓”給“別的女人”。
從一開始,李霜清就把劉茵放在了“爭兒子”的對立位置上。
於是,李霜清就採取裝可憐的方式,屢屢想要得到兒子的重視。
盯裝修房子的時候,明明劉茵給李霜清買好了早點,李霜清故意和兒子說,自己啃麵包喝冷水。
同時,李霜清還有個“長在姑姑家”的親生女兒。
為了得到女兒的認可,李霜清一方面百般討好女兒,一方面排斥劉茵這位“半個女兒”。她認為,自己這樣做,至少能從女兒那裡得到同情分。
對於李霜清來說,兒子和女兒是“自己人”,劉茵只是“外人”。
從血緣關係上來講,固然無可指摘,但李霜清從未想過,她的這種思想反過來對劉茵來說,亦是如此。
李霜清總是高高在上,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出發。她要求劉茵尊重她,卻不給劉茵尊重;她要求劉茵無條件對她好,卻不願意真心為劉茵好。
李霜清總是把“我是長輩”“我是你婆婆”掛在嘴邊。言外之意就是,婆婆與媳婦之間永遠不存在“平等”。
都說思想是在不斷解放與進步的,可就婆媳關係來看,李霜清的“婆本位”思想,遠遠比84年前的寧夫人還要泥古。
84年前的寧府,是上海有頭有臉的門第。
寧夫人救了賣花女唐婉清,又因和她的父母有故交,便想讓唐婉清嫁給自己的二兒子。
雖說寧夫人有意隱瞞了二兒子腿有殘疾的事情,可寧夫人並未逼迫唐婉清,唐婉清也是心甘情願地嫁給寧家二少爺的。
成婚當晚,唐婉清發現了二少爺的瘸腿,想要退婚。
寧夫人心生一計,讓全家人用親情“綁架”唐婉清。
後來,唐婉清知道了一切,與寧夫人攤牌。寧夫人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把寧府的管家之權交給了唐婉清,並斬釘截鐵地告訴全家人:“以後必須都聽晚清的。”
84年前的上海,階級等級非常鮮明,富人家的太太大都是趾高氣昂。更何況已經成為婆婆並掌管一大家子的太太,能夠做到對兒媳婦“不錯”已經很難得了。
寧夫人不僅對唐晚清另眼相看,給了她足夠的尊重,還總是向著唐晚清說話,時不時地撮合小兩口的感情。
從上帝視角看,寧夫人沒有把唐婉清當做“外人”,更沒有時時刻刻端著“長輩”的架子。唐婉清也逐漸敞開心扉,說“把寧夫人當成了媽媽”也不為過。
對比寧夫人和李霜清的做法,孰優孰劣,無需贅述。
在84年前的寧府和84年後的李霜清家裡,都掛著一副字——家和萬事興。
寧夫人為了這五個字,選擇了“退一步”,而李霜清為了這五個字,選擇了“搶一寸”。
同一個劇,同一個上海,84年思想解放之路走過來,沒想到“婆本位”反而把婆婆和媳婦拉得更遠了。
#婆婆的鐲子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