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目前,大象與犀牛分別是陸地上體型最大、第二大的動物。

大象廣泛分佈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犀牛分佈在非洲和亞洲溫暖區。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爪哇犀牛以東南亞熱帶雨林為家。蘇門答臘犀牛生活在馬來西亞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印度犀牛則生活在印度和尼泊爾的保護區。

如果有人說,秭歸這個地方在很久以前也有過犀牛、大象,你可能認為是胡說八道。

不過,你知道喜馬拉雅山的前世今生就明白了。

喜馬拉雅山是當今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據地質考察證實,早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到早第三紀末期,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使這一地區逐漸隆起,最終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滄海桑田。既然大海都能變高山,秭歸這裡有犀牛、大象,就不足為奇了。

1994年6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察隊獲悉秭歸縣兩河口鎮二甲村一帶出土“龍骨”。

孫家洞位於兩河口鎮二甲村,海拔820米,該洞位於高出谷底約60米的奧陶系石灰岩中,洞長60米,寬約3~4米。洞口坐西向東,高約3.5米,越往裡洞頂逐漸降低。

6月3日,考察隊經考察發現,二甲村孫家洞是一處含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石製品的文化遺址。

距洞口約20米區域,沉積物巖性較粗,為含粗砂礫的黃色黏土,土壤乾燥,含哺乳動物化石及石製品。

考察隊共在該洞共採集到8個物種化石,有貓科、大熊貓巴氏亞種、東方劍齒象、中國犀、麂、水牛、蘇門羚、巨貘,在種屬上歸於中國南方中晚更新世紀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

在秭歸其他地方也發現了犀牛、大象等動物化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考察隊,在1994年12月初至1995年1月底的考察中,還在秭歸縣發現9箇舊石器地點,分別為玉虛洞、三門洞、崔家灣、郭家壩、水田壩、鎖龍坪、尤家河、萬古寺、八字門。

考察隊還對秭歸縣香溪鎮玉虛洞遺址進行了試探性挖掘,玉虛洞發育在香溪河的第三級階地上,考察時與河水面的相對高度約100米,玉虛洞本身形成在距今約70萬年的中更新世紀的石灰岩層中。

這些考察證明了早在舊石器時代,秭歸就有人類活動。

這些考察發現,構建了較完整的秭歸史前文化序列。

玉虛洞遺址,舊石器時代初期,距今約30萬年;

孫家洞遺址,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20萬年;

城背溪文化,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年;

柳林溪文化,新石器時代,距今約6500年;

大溪文化,新石器時代,距今約5100年;

屈家嶺文化,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500年;

石家河文化,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100年。

這些遺存反映了秭歸遠古先民當時的生活原貌。他們在洞穴中生活,從洞穴中走出來……他們不斷適應和改造大自然,最終形成了光輝燦爛的秭歸史前文明。

發掘的犀牛、大象等動物化石圖片(部分)。

劍齒象齒,兩問口鎮二甲裡洞溝、歸州鎮望江五隊出土

劍齒象齒,磨坪鄉土敦巖出土

兩河口鎮二甲黑洞溝出土犀牛齒

兩河口鎮幸福大隊出土犀牛齒

兩口鎮二甲黑洞溝出土鹿齒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組圖:人類高質量男神!型男玄彬《W》雜誌秋季寫真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