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北極圈
這幾天《婆婆的鐲子》上線熱播,播放量已突破3億,我也去看了這部劇,沒想到越看越上頭。
劇中劉茵和李霜清這對婆媳,就是大多“中國式婆媳關係”的經典寫照。
劉茵是個滬漂女孩,畢業後一路晉升到在外企任人事經理的位子,靠著自己在上海立足9年。
和談了3年的男友石磊到了談婚論嫁之際,卻遭到了未來婆婆李霜清的阻撓。
李霜清是個典型的上海女人,掌控著家裡的經濟大權,閱人無數的她一看到劉茵就覺得:
這女人心機重,一定是貪圖石家的家產。
她一開始堅決不見這個女孩,但在兒子軟磨硬泡下才答應,但不能在自己家裡見,要在石磊的姑姑家見。
第一次見石磊家人的劉茵可是盡心盡力,又是幫忙做家務,又是端茶倒水切果盤,看這果盤擺的有模有樣的。
沒想到這未來的婆婆不領情,反將了劉茵一軍,和親戚調侃她:
“以後你們家再開家宴,需要切果盤的給她打電話,叫她來幫忙啊。”
這般討好在未來婆婆面前,終究是泡沫,還被暗裡下了面子。
第一見面產生的小摩擦,也為後來的“婆媳矛盾”埋下了伏筆……
回到現實,也存在不少真實的婆媳矛盾,把整個家鬧得雞飛狗跳,有時甚至會牽扯到3個家庭的幸福。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一起認真思考。
融不進的婆家
結婚後第一件事是什麼?
過甜蜜的二人世界?規劃兩口子的未來生活?
不不不。
當然是先和婆婆搞好關係了。
在靠一些“小手段”順利踏入婚姻後,劉茵也得到了婆婆贈送的價值百萬的傳家寶鐲子。
結婚後,劉茵更是對婆婆百依百順,當親媽一樣對待。
不僅是因為這個價值不菲的鐲子,更是因為童年缺愛的劉茵,希望從婆婆這得到一個完整的家。
於是,她經常約婆婆一起逛街、按摩泡溫泉,幫婆婆拍照、修圖。
組織家庭聚餐,緩和婆婆與親生女兒石舟欣的關係,做得比親女兒還周到。
李霜清其實也待劉茵不薄,做婆婆這件事上還算合格。
在劉茵和新房裝修工人爭論時,她替劉茵出頭:
“有媽呢,放心。”
但婆媳之親難敵血脈親情,不管劉茵如何表示真心,卻始終不能被李霜清當做親女兒對待。
劉茵要為婆婆置辦生日宴,兩個人逛街時,李霜清買了一件年輕款的旗袍。
劉茵聽店員說,是婆婆要送給自己的禮物,自以為自己已經打動了婆婆。
結果生日宴當天,劉茵用心佈置,為了全家人的晚宴忙前忙後,還滿心期待著婆婆的禮物。
李霜清卻顧不上劉茵,滿眼都是女兒石舟欣,還當著劉茵的面,轉手就把旗袍送給了女兒。
更過分的是,她還讓劉茵給他們一家四口拍張合照。
李霜清甚至會處處防著劉茵,連當做彩禮的鐲子也被留了個心眼:
她將真鐲子送給了親女兒舟欣,把贗品送給劉茵。
曾經有多開心,現在就有多失望,電視機前的我真的為劉茵感到不值得!
在真心相待後,只能換來李霜清一句:
我才認識她多久,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母親。
有些女孩和婆婆關係不是很親近,時不時還會被婆婆刁難,矛盾也接踵而來。
於是,她們一直想方設法討好婆婆,做牛做馬,把婆婆當親媽一樣孝順。
結果就是熱臉貼冷屁股,不僅無濟於事,反而還把自己心給傷了。
所以我們說,女孩在結婚之後千萬不要把婆婆當成媽媽,即使關係再好,也要分清界限。
婆婆不可能無條件地對你好,包容你的一切。
尤其是當你和她的兒子產生分歧的時候,她也可能會義無反顧地站在兒子那邊。
雖說婚姻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情,但只有伴侶一人會陪你走完餘生。
婆家融不進去,那不融也罷。
婆媳間的感情也許永遠無法親如母女,但也不會過分疏離,維持著表面和氣就好。
回去不的孃家
比起和婆家不親,孃家不愛是讓劉茵更心寒的。
劉茵的家庭具備了眾多“重男輕女”家庭的標配:一個捧在手心的兒子,和一個替兒子幹活的“工具人”女兒。
李霜清一開始反對婚姻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劉茵背後是不斷索取的、貪婪的孃家人。
在談婚論嫁之際,劉茵考慮到兩家的情況,本沒有打算要彩禮。
但在雙方家長見面的時候,劉母卻忽然獅子大開口,向石磊家要7位數彩禮。
一下子讓劉茵下不來臺,也讓李霜清對劉茵又多一層偏見。
而且,他們表面上要彩禮是為了女兒好,實際上是打著女兒彩禮的算盤,準備給兒子全款買套婚房。
明明是讓兒子拿到了所有好處,卻還騙劉茵:
這錢是為你存著,將來你如果離婚了,這錢就是你生活的保障。
後來的“鐲子之爭”中也能看出,劉母在女兒結婚後還想繼續壓榨女兒,心心念念惦記著那個鐲子。
於是,劉母特地跑來上海照顧劉茵的生活起居,又是給女兒煲湯補身體,又在婆婆面前給女兒撐腰,還送了她一個“金鐲子”。
這讓童年缺愛的劉茵無比感動,母女很快就冰釋前嫌,和睦的生活在一起。
劉母見目的達成,假用“借”的名義,從女兒手中“騙取”了傳家鐲子,這樣一來“假鐲子”一事,也就徹底敗露了。
劉母不是善茬,見兒子的買房大計可能要泡湯,就到婆家和李霜清大打出手,當著鄰居的面大罵李霜清“壞”。
這下可好,原本有些許緩和的婆媳關係,又被攪和差了。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了也就意味著自己在孃家的身份從“主”變為了“客”。
因為,婚後女孩不僅僅有“女兒”這個身份,她們還是“妻子”,是“兒媳婦”,把照顧的重心轉移到另一個家庭。
曾經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自己嫁出去後第一次回孃家,發現自己的房間早變成了倉庫,裡面放滿了各種雜物。
明明是親女兒手裡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卻像個來家裡拜訪的客人,心裡十分委屈。
平日裡爸媽也很少打擾他們的生活,除非有事相托也不會刻意找她,所以每次孃家有需要照顧的時候,朋友一定會親力親為。
這一切都是親近父母的機會。
但補貼孃家,一定要有個度。
沒能力還硬要傾其所有幫助孃家,可能會引起婆家孃家雙方矛盾,兩邊都不討好。
沒有處理不好的婆媳關係
只有過不好的人生
因為一個鐲子,暴露了所有人的真面目,最難的還是夾在中間的劉茵和石磊夫妻倆。
而兩家人的為難關係,也給所有年輕夫妻上了一課:
當我們步入婚姻的時候,不要高估婆媳關係,孃家也不是你的退路。
婆媳矛盾亙古不變,但並不是無解的難題,關鍵是掌握了這2點。
首先,嫁個有擔當的男人,比什麼都靠譜!
丈夫越懂得“護妻”,那麼婆媳矛盾也就越容易化解和避免。
經濟適用男石磊,可謂是“教科書式的大師”。
初為了結婚,石磊上演各種套路戲精賣慘。
先是借劉茵的名義給老爸送禮,拜託老爸幫忙疏通疏通。
看著老媽冷嘲熱諷妻子,石磊冒著得罪親媽的風險,直接懟到:“你幹嘛呀?含沙射影的”。
後來有人懷疑劉茵偷了鐲子,不讓妻子委屈,敢於站出來主持大局,說:
如果真是她拿的,那我出來道歉,如果她沒有拿的話,那你們也得對她道歉。
充分體現出了好丈夫的的擔當。
第二,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有經濟能力,才能有家庭地位,就能抬得起頭,撐得起腰。
因為,有了資本可以不用依附於婆家而活,就更不用看婆家的臉色。
郭晶晶就為我們女性做了很好的示範:想要婆婆尊重你,自己的地位也不能低。
月初,郭晶晶在微博曬出合照,為婆婆朱玲玲慶生。
配文感謝婆婆的同時,還把丈夫誇了一通,照片中的兩人也看起來十分和睦。
但這麼多年了,郭晶晶好像從未有過“婆媳不和”的傳聞,和婆婆的關係一直被外界成為典範。
因為,郭晶晶建立小家庭後,做到經濟獨立,完全不需要婆婆的經濟支援,因此也能保持自己當家做主的家庭地位。
今年東京奧運會,家庭可沒限制住郭晶晶的自由,她能沒有顧慮的“拋下”家庭,回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
要知道不少豪門媳婦結婚後,只能放棄事業在家相夫教子,郭晶晶憑藉著實力和經濟獨立,向所有女性證明,不刻意攀附,依然可以活得漂亮。
演員劉曉慶有句話我特別喜歡:
女人憑著自己能力掙來的,才是真正屬於你的,住自己買的房子,開自己買的車才是最踏實的。
女人的幸福始終是攥在自己手上的,不存在嫁個好人家就會一勞永逸。
就像郭碧婷為家庭放棄事業後,現在連做個髮型都要被婆婆控制。
未來有無數變數,你不確定自己會不會遇到一個靠譜的老公,不確定婆婆什麼時候刁難自己。
那就先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價值,才能有能力處理未來要面對的一地雞毛。
點個“贊”, 希望婆媳之間多一份寬容和理解,也祝福所有婆媳關係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