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迅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催生了新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對於消費品,只盯著划算、實用已經不是他們的選擇,而是更注重既獨特又能昭示身份,最好還有附加的文化價值。同時,對於消費的過程,也不僅僅是作為被動的看客更要能夠參與其中,強調其中的體驗。
正因如此,能夠使人們獲得“參與感”的娛樂活動在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例如扮演角色參與進劇情裡的劇本殺、數字油畫、戒指、烘焙等各類手工DIY、以及體驗式的主題樂園。這都昭示著“沉浸式體驗消費”正在成為一個新的消費熱點,一個未來消費發展的趨勢。
這個趨勢也給了影院一個啟發。要說影院,不少都面臨著挑戰,於是許多影院不得不縮小規模面積、精簡工作人員,以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但同時,我們都明白,“節衣縮食”從來就不是真正擺脫困窘現狀的方法,唯有拓展思路,著力開闢新的業態新的玩法才是影院擺脫窘境的良方。
要說能喚起年輕人興趣的玩法還是不少的。其中“水吧+書吧”式的環境打造不少影院都在嘗試。閱讀與電影欣賞同屬文化範疇,在受眾上重合度較高,並且水吧+書吧可以起到增加觀眾停留時間、提升影院文化格調、吸引人流駐足、增加更多消費可能性的作用,可謂是一個上佳選擇。於是就有一些影院紛紛進行嘗試。然而不同影院的具體做法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參差不齊,不乏有影院下了大成本卻沒有觀眾買賬的情況出現。
小編有一次看電影時就發現有家開業不久的影院裝修的十分有格調,並且在大堂設計了整面牆的書櫃,還有著臺階式的座位以供休息閱讀,打造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影院閱覽區”。然而,卻並沒有太多觀眾被其吸引,只是零星坐著幾個顧客,他們大都也是在埋頭擺弄手機,並沒有看書,也沒有在影院的賣品區進行消費。小編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問題出在影院書籍的選品上:書架上多是一些陳舊的大部頭或是匆匆淘來過時書籍,甚至有些乾脆是充門面的“書籍模型”。同時,影院的飲品區也並沒有緊挨著書吧,也沒有進行宣傳和促銷,導致在閱讀區停留的觀眾甚至選擇叫了其它奶茶店的外賣。這就使得影院花大成本打造的“影院圖書館”完全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小編認為,影院如果想在類似“書吧+水吧”專案上獲益,首先要明確影院設立閱讀區的目的是什麼。影院設立書吧,首先是為了借書香增加影院的文化氛圍與格調,吸引一部分人流,增加潛在的觀眾數量。其次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圖書區閒坐、消磨時間。打造一個“沉浸式消費場景”,進而增加觀眾在此停留的時間,帶動影院飲料等賣品的銷售,增加更多消費的可能性。
明確了影院設立閱讀區的目的,影院也就有了大致的發展方向。對於大多數影院來說,規模和場地都受限制,於是更適宜打造適合觀眾短期停留的書吧,可以使觀眾在等待電影開場和看完電影之後,有個環境不錯的地方可供停留歇腳,看看書、聊聊天,同時到賣品區消費些零食和飲品。這就對影院書吧中的書籍選品提出了要求,太晦澀難懂的名著、大部頭並不適合,因為多數觀眾在此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沒有時間閱讀完一本厚厚的書籍。同時,觀眾進入影院的目的大多是為了休閒娛樂,只是玩樂之餘翻兩下書,這種時候輕鬆歡樂的、不需要動腦思考的、不需要持續閱讀的書籍才最為適宜。
小編了解到,在四川綿陽中環影投旗下的影院,在這方面的嘗試就比較成功,首先他們在書籍選擇上頗有見地。大都是一些當紅的治癒系漫畫和復古的連環畫、小人書,引得了不少觀眾的翻閱興趣,自然容易坐下來。除了天然喜歡漫畫、圖畫的小朋友,許多成年人也被書架上的漫畫吸引,紛紛停留取閱,使得不大的閱讀區,經常座無虛席。有時他們還會買些食品飲料。這便是設立書吧區的作用吧。
旗下還有一家社群型影院,有著場地優勢,於是將閱讀區打造得更有氛圍感、更優質。他們在閱讀區設定了不少桌椅,受眾便不只是觀影之餘停留歇腳的觀眾們了,有些喜歡閱覽室氛圍翻閱圖書,有的處理一些文字工作,還有一些是做作業或備考的人。這類人群在影院閱讀區停留的時間就會長很多,他們還提供咖啡或簡餐,在圖書選擇上不再侷限於輕鬆幽默的漫畫、小人書,而是可以選擇更廣泛的圖書品類,與電影相關的書籍、流行熱門書籍等。很明顯,由於滿足客戶這方面的需求,自然光顧的人就不少。無形之中增加了這一塊的收入,還給影院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有條件的影院,還可以把閱讀區作為一個場地,策劃組織與閱讀相關的活動,或籤售圖書、或進行講座、或說說自己與閱讀的趣事等,相信只要組織得好,形式新穎,就不乏參與其中、融入其中的人的響應。
電影愛好者、喜愛閱讀的人其實不少,但面對面交流的平臺不多,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網路社交媒體上,如豆瓣、微博等等。影院如果在自己的社群發動組織,定期在閱讀區搞些小型的活動,自然會吸引影迷和喜歡閱讀的人前來。還可以引導建立各類興趣小組,增加互動性。同時,可以在書吧中舉辦小型電影海報展覽、攝影展覽,將自己收集、拍攝的作品展示就很有意義。設定“電影海報展覽牆”、“優秀攝影作品陳列牆”等,可大大增加影院的文化氣質和裝飾感。
因此,以設定影院閱讀區為出發點,打造一個“觀影+社交+展覽”的沉浸式場景,花錢不多、運營成本不高,但帶來的影響不小,是值得嘗試的。當然,對於這樣的嘗試,需要慢慢地培養和改善,不能指望立馬見效,更不能從這個專案上單獨算經濟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