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埃爾伯特曾經說過:“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是啊,對於放假,很多人都是憂喜參半的,既期待放假的到來,又恐懼收假時,自己那久久不能平復的心情,甚至感覺自己還需要放假。

甚至會覺得,這放個假,比不放還累

清華大學前幾年做過一個調查:放假回來,你的狀態怎麼樣?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

每次長假,你是怎麼度過的?排名前幾位的答案是這樣的:

補覺打卡式旅行或堵塞式旅行刷劇一部接一部宅家瘋狂打遊戲通宵打麻將去KTV、酒吧嗨到三更半夜

但這種的假期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我曾經有一次,放假在家,連刷了3天的劇,後面覺得劇都沒什麼好看的,而且眼睛沒有得到合理的休息,自己也感覺很累,又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

01 人為什麼要休息?

這時,有人可能會說了,那休假這麼累,那就沒有必要休假了,直接上班得了。

這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也有很多人選擇在節假日工作,享受薪資翻倍的待遇,但賺錢歸賺錢,休息還是需要休息的。

福特曾經說過:“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沒有剎車的汽車,極為危險;而不知工作的人,則和沒有引擎的汽車一樣,沒有絲毫用處。”

嘗試著試想一下,自己像陀螺一樣,連續工作數二十多個小時不休息,自己是什麼樣的感受?可能一兩次還好,但如果天天是這樣的,那估計就夠嗆了。這是在嚴重透支自己的身體,是真正的拿自己的生命當賭注。

人休息,是為了有更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第二天的挑戰,為了使自己的頭腦更加的清醒,也是為了能夠有健康的體魄。

02 什麼是真正的休息?

這休息呢,對於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是有區別的,當然也不能像我們開頭所講那些個休息方式。

體力勞動者,就好比是你把自家的房前屋後都打掃了一遍,重點在於體力的支出。恢復也很簡單,坐著休息會,吃點東西補充能量,很快就可以恢復到自己打掃之前的狀態,甚至,補一覺,效果也是相當顯著的。

當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這吃東西、補覺都沒有特別明顯的作用,甚至還可能會越睡越困,精神越不佳。

那什麼才是腦力勞動者最好的休息方式呢?

換腦。

千萬別想偏了,換腦指的是換一種內容或形式。就拿新媒體工作者舉例吧,新媒體人需要寫文、經營賬號、發表內容等,每個大的模組下面又細分了很多的小點。

所以,想要比較輕鬆的話,可以運用番茄工作法,讓自己先專注一個點25分鐘,然後休息五分鐘,再換下一個型別的進行,如此反覆,既讓自己得到了休息,又能提高效率,因為可以在每個25分鐘內,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

真正的休息是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得到放鬆的,而非是為了樂趣而無盡地消耗自己。

03 真正的休息,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蕭伯納曾說過:“真正的閒暇並不是說什麼也不做,而是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我還挺贊同這個觀點的,休息的時候,也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的最佳時機,因為人,自己在對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真心。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子說:“如果富貴真的可以求得到,即使讓我拿鞭子給別人開道,我也會做。如果富貴不能求得到,我還是按照我自己想要的事情去做。”這句話主要表示的也是,我們要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做到極致,如此,便足矣。

其實,這個時間上有很多堅持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的人,他們或許是非遺文化的傳承者,或許是某個民間菜的傳承者,只做一道菜,卻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或許就是執著於閱讀,最後因為閱讀,獲得了財富。

而真正的休息,也是這樣的,人只要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是最放鬆的,也是最願意做的。

04 對於休息,三條接地氣的拙見

①三種休息方式,強烈建議選擇

流汗——比如說運動、做家務等,這種方式做完後,會讓自己心情舒暢,平時要是有什麼壓力、煩惱這類的,透過專心做一件事上,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愉悅很多;

嘗新——假期比較長的話,可以去嘗試一些新的事物,比如從未嘗試過的美食,認真學一首歌,自己親手繪製一副圖畫等,這些事後,自己都會有滿滿的成就感,而且嘗試,會激發我們極大的性子,從而還可能會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空——有時候坐著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不錯的休息方式,讓自己的大腦放空,給其休息的空間,後面也能更好地運轉。

②提前回歸到放假前的生物鐘

伏爾泰曾經說過:“休息是好事,但小心“倦怠”是它的好兄弟。”

如果假期比較長,比如國慶、過年的,建議提前一天結束旅程,調整自己的作息,迴歸到自己日常學習或是工作的生物鐘去。

我們的生物鐘並非是固定不變的,尤其是在我們意識刻意調整時,極易發生變化,比方說之前為了上班,有時鬧鐘還沒響,自己就醒了,但同樣的鬧鐘,放在了自己休息的時候,卻怎麼也叫不醒自己,即使自己醒了,也會把鬧鐘關掉,翻個身,繼續睡覺。

所以,如果自己的假期安排得比較滿的話,建議提前回歸到自己放假前的生物鐘中,減少假後對自己的影響。

何為峰頂效應呢?

人們把一個人滯留於成功頂峰體驗而引發令人遺憾結局的現象,稱之為頂峰效應。

說直白點 ,就是說不要讓自己假期過得很平坦,把所有的資金均勻分佈,每餐都吃得差不多,這樣過得假期,自己後面可能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地方。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假期選擇3~4天,吃自己特別想吃的東西,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其他的日子選擇比較平淡的做法。這樣在後面回憶時,你就會記得自己在整個假期中最高潮、達到巔峰的時刻,而不是覺得自己的這個假期過得挺充實,但要說起的時候,卻無話可說。

最後,懂得休息的我們,需要合理地安排假期時光,本期的乾貨有些幹、有些長,大家注意多喝水。

祝願每個人都能成為會休息的高手,走出休息的誤區。畢竟,勞逸結合,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

EDN

我是欣兒,一個喜歡情感故事的南方姑娘,常分享故事與乾貨知識~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逼”子女奮鬥,蓋茨每個孩子1000萬,巴菲特每個子女20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