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狐作為精靈進入人們的視野,是源於遠古時期先民的圖騰崇拜意識。先秦,狐精作為圖騰獸,形象還是不錯的;兩漢時期,它呈現出瑞獸和妖獸的雙重身份;從六朝到唐代,它在被神化和妖化的同時,也不斷地在向人的方向發展,逐漸地被世俗化;到了明清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內涵就更加豐富多彩。

其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狐意象的每一次演變,都是那個時代社會、文化、民俗狀況的反映。

狐意象與其他動植物幻化為人的意象一樣,都起源於原始圖騰崇拜意識。這種意識曾廣泛存在於原始氏族中,動物崇拜是氏族漁獵經濟的產物。

在獸類中,狐的毛色、體型、姿態和三角形的臉部輪廓,比較符合中國古代男性社會對異性的審美要求。

在原始先民眼中,狐在多數動物中顯得特別美麗,具有曲線優美的身姿,尾巴豐實漂亮,雖然其長度佔了胴體的四分之三以上,但是不會破壞全身的和諧;它的眼睛大而清澈,鼻子細而筆挺,顯得非常聰穎,就使我們想起秀麗的美女。

這樣的面孔和身姿,明顯使人感覺到一種高雅。

因之,在歷史的長河中,伴隨著悠久的民間信仰,華夏地區形成了瑰麗的狐故事和各種狐精的傳說。

一、先秦、兩漢典籍中的狐,圖騰&祥瑞&妖魅

早在先秦時期,狐的意象就出現在神話與文學作品中。狐與女子互相幻化,狐是女子的象徵,這一原型可以追溯到上古。

禹娶塗山女的神話記載:

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夫其度制,乃辭雲:“吾娶之,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厖厖……”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應大禹的暗祝應運而出的“綏綏白孤,九尾厖厖”,禹自解為“王者之證”,《白虎通義》解釋九尾說“子孫繁息也”。這個氏族的人因狐的聰明美麗,而尊奉為圖騰加以崇拜,並由此而聯想到子孫繁衍,族類昌盛,引以為榮。

到了漢代,狐成為祥瑞的徵兆。漢朝人普遍認為,狐是具有高尚品德並帶有靈性的不平常的動物。

東漢許慎就曾在他的《說文解字》說:“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後大,死則首丘,謂之三德。”

狐毛色棕黃,而黃色在五色中處於中,這符合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小前後大,說的是狐的體形特徵,即頭小尾大,由小漸大,次序井然,分明是表明尊卑之序;狐死首丘,也就是說狐狸死的時候頭是向著自己窩穴的,古人認為這是仁的表現。這種思想正好與當時流行的符瑞觀念相契合。在漢人符瑞觀念的觀照下,對九尾狐的崇拜更加盛行起來。

這時的九尾狐不僅僅具有子孫繁息,後代昌盛的生殖崇拜意義,而抽象為天子“子孫繁息”的象徵,並進而擴充套件為太平盛世的象徵。

同時,塑造狐為妖獸形象,也是從漢代開始的。

原始初民所創造的圖騰,往往是善惡並存於一體的。《山海經·南山經》所載之九尾狐也有其“不祥”的一面。它“能食人,食之不蠱”。許慎在《說文解字》雖指出狐有三德,卻也說“狐,妖獸也,鬼所乘之”。狐在人們的心目中,成了為鬼所驅使的妖獸了。《焦氏易林》雲:“老狐屈尾,東西為鬼,病我長女,哭涕詘指。或東或西,大華易誘”又云“老狐多型,行為蠱怪,驚我主母,終無咎悔。”這些都說明在當時已傳狐妖作祟,迷惑女人之事。

這一時期由於狐蠱惑為患之說非常盛行,以至於掩蔽了狐為禎祥之兆的觀念,逐漸呈現妖魅化的傾向。

二、六朝志怪及唐傳奇中的狐——漸趨世俗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狐狸在被神妖化的同時,也不斷被人化,逐漸獲得人的外形,世俗化。

就狐精形象而言,在魏晉六朝的志怪小說中具有了此種特性。它混跡人間,既與人友好相處又作祟害人。此時,狐妖的雄化傾向和性淫特徵被不斷強化。由此產生了一系列“雄狐”型故事,這就把“雄狐”的原型明確化定型化。

在《搜神記》中,寫了許多雄狐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的故事,六朝雄性狐除了淫惑女子外,又形成了“狐博士”的型別。《搜神記》中“狐博士”是教授諸生的儒師,《異苑》裡的胡道洽也是愛好音樂醫術之事。狐表現為學狐、才狐、儒狐,也在後世文學中反覆出現,這一型別的狐都化為男性形象。

與此同時,狐妖化女子的觀念也在發展當中,東晉郭璞《玄中記》說“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夭通,為天狐。”

在六朝,雖然狐意象男性化指向佔多數,但我們可以看到淫婦與狐妖互化的觀念也進一步得到加強。

文字記載中最早的狐狸精魅人故事是的《搜神記》中的“阿紫”’。

後漢建安中,沛國郡陳羨為西海都尉。其部曲王靈孝,無故逃去,羨欲殺之。居無何,孝復逃走。羨久不見,囚其婦,婦以實對。羨曰:“是必魅將去,當求之。”將步騎數十,領獵犬,周旋於城外求索,果見孝於空冢中。聞人犬聲,怪遂避去。羨使人扶孝以歸,其形頗像狐矣,略不復與人相應,但啼呼“阿紫”。阿紫,狐字也。後十餘日,乃稍稍了悟。雲:“狐始來時,於屋曲角雞棲間,作好婦形,自稱阿紫……《名山記》曰: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曰“阿紫”,化而為狐。其怪多自稱“阿紫。”

狐的前身是淫婦,所以狐往往化為女子,以媚惑世間男子。大概“狐媚”’一說由此而來。

關於狐仙或狐妖,六朝時也有不少記載,如《玄中記》、《洛陽伽藍記》中的一些篇什,其記載與《搜神記》一樣,大抵非常簡略,只是將怪異傳聞簡單地紀錄下來,很少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更談不上人物性格的塑造。這是早期狐仙故事的一個特點,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狐狸雖然幻化為人,但實質上徒具人形,仍然是“怪”,不具備人的性格、思想和感情。

唐代以狐為題材的小說特別繁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唐人對狐仙的崇信非常廣泛。《朝野僉載》記雲: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祈恩,食飲與人同之。當時又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

在這樣的風氣中,有關狐神的傳說必然也盛行於民間,這一時期,狐妖雌化傾向就更為明顯,不但開創了狐與妓相結合的狐妓原型,深化了狐性淫的觀念;另一方面也出現了狐妖化為美與善統一的完美女子形象。

《廣異記》狐精形象超出了其他神仙鬼怪,而成為妖怪類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而且少數故事開始注意“寫人”,在狐精身上表現了比較濃郁的人情味。

唐傳奇《任氏傳》在《太平廣記》所錄近百則狐精故事中,可以說是獨異特色,具有一種全新的面貌。小說描寫了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同貧士鄭六相愛,鄭六妻族的富家公子韋崟知此事後,白日登門,強施暴力,任氏堅拒不從,並責以大義,表現了對愛情的忠貞。後鄭六攜任氏赴外地就職,任氏在途中為獵犬所害。

小說生動地表現了任氏多情、開朗、機敏、剛烈的個性特徵,與六朝那些簡單粗陋的狐女故事相比,任氏身上的神秘性減少而人情味增加,洋溢著對人身價值的肯定,這是狐女形象的一次質的飛躍,可見狐精隨著時代社會會風尚和人們心理結構的變化、不僅有了人的形體之美,亦有了情感、意志和慾望,著重表現了人的生活。

三、明清小說中的狐——形象和內涵更加豐富多彩

明清時代,小說中有大量狐意象出現,代表性的有《封神演義》、《平妖傳》、《三言二拍》、《西遊記》、《閱微草堂筆記》等。

此時,狐意象已相當世俗化,人情味也更濃。但由於作者思想的侷限,大多仍籠罩在淫慾魅人的觀念之下,充滿了怪誕譎詭的傳奇色彩。真正使狐意象從形象到內涵有重大突破的則是的《聊齋志異》。

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狐精意象的集大成者,涵蓋了中國文學傳統中狐意象的各種型別、特性。《聊齋志異》中寫狐精的有七十五篇,其中為男性的“學士狐”、“友狐”’約二十篇左右,包括《胡氏》、《淮水狐》等;狐女形象的篇目達四十幾篇,佔一半以上。

在蒲氏的筆下,狐女們的形象愈加明朗可愛,她們大多是人間少有的“姝麗”、“佳人”。如青鳳、小翠、嬰寧、紅玉、雅頭、舜華等等。她們遊戲人間,亦人亦仙,在追求人世間美好愛情生活的過程中,有哭泣也有歡笑,有人生離合的纏綿恩怨,也有對現實情感的超越,浸透了濃烈的人情激愫。在這些狐女身上流注著世間女子的血液,她們一方面跨越了封建倫理規範的雷池,表現了獨立頑強的個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了傳統的中國婦女勤勞善良的美德和家庭責任感。其人性與神異性達到了完美的融合統一。

蒲氏筆下的美狐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改變了傳統狐媚觀念,可以說至《聊齋》始,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審美態的狐才大量的出現。

而由於清代狐仙觀念的盛行,狐也不再總是以媚人,祟人的面貌出現,而是帶上種種善性,這種觀念直接反映在文學上則出現了狐作為善良少女的文學現象,再加上狐特有的“媚”力,創作出大量的人狐之戀的作品,他們也成為美、愛、智慧和道德的象徵。

總體來看,狐精這一意象在文學作品之中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從最初讓人崇拜的圖騰,到令人愛畏並存的瑞獸和妖獸,再到一個會喜會悲、有愛有恨的人。

其實,狐為精為怪也好,為神為仙也好,或者為博士為美女也好,這只是人們的一種幻想。藉助幻想的這個角色,我們讀到了芸芸眾生的慾望與絕望,理想與現實,追求與妥協,幸福與痛楚,憤激與消沉的人生命運。

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客服 | 呼叫中心客服標準規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