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熱播的《婆婆的鐲子》中,藍盈瑩飾演的劉茵演繹了一個“精明”的媳婦,她花費了很多心思來調節自己和婆婆的矛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記仇,依然願意去親近婆婆。
這樣的劉茵,就像是一個熱情的太陽花,走到哪裡照到哪裡,最終溫暖了婆婆的心,擁有了人人稱讚的婆媳關係。
然而,在這鐲子之下、和諧之上,隱藏著的,是劉茵“碎落”的人品,是無數女人婚後所能遇到的傷。
01、 婚後的女人,孃家婆家皆不是“家”
劉茵來自小鎮,在人才濟濟的大上海,雖然努力,卻並不是最搶眼的一個。
相比之下,婆婆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退休之前是護士長,雖不至於有錢到給兒子全款買婚房,卻也擁有一套經得起拆遷的老房子。
這樣的婆婆,自然覺得孤身一人在上海的劉茵,高攀了自家兒子。
所以戀愛幾年,她都找藉口不見劉茵,甚至還期望兒子找一個門當戶對的本地姑娘。直到兒子的身體被查出問題,婆婆才“勉為其難”,接受了劉茵。
只是,在婆婆對兒媳天然“敵意”的驅使下,她怎麼看劉茵都不順眼:
劉茵得到大家的認可,婆婆不覺得是劉茵的情商高,而是有心機;
劉茵在工作中進退有度,婆婆不覺得是劉茵幹練能幹,而是有手腕。
在這樣的心理干擾下,婆婆雖不得已接受了兒子娶劉茵的事實,卻並不把她當作是自己的家人。
在需要劉茵聯絡自己和女兒的感情時,便對劉茵笑語盈盈,一旦沒有用處,立馬冷言冷語;兒子站在劉茵的角度說話,婆婆便不由分說,遷怒劉茵,認為是她教壞了兒子;就連她給了劉茵假的鐲子,也不會覺得心虛。
有人覺得這是因為劉茵“高嫁”,才會有如此遭遇。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女人在婆家,都是“全家福”之外的人;畢竟,對於一個家庭結構穩固二十多年的家庭來說,媳婦就像是一個入侵者,帶著很多不一樣的習慣,打破了本有的和諧。
明理的公婆會在此時適當退場,嘗試和兒媳和諧相處。但更多的,卻如劉茵的婆婆,帶著刻板印象,把媳婦當作假想敵,排斥在外。
對於婚後的女人來說,又何止婆家不是自己的家,孃家也不再是避風的港口。
就像劉茵的媽媽,在看到未來女婿用豪車來接自己時,心裡便開始盤算起了高額彩禮,美其名是為女兒存錢,實則要拿這些錢給劉茵的弟弟全款買房。
“媽媽,你說得特別對,如果說我結婚之前,我在他們家就已經沒有地位了,那以後的日子是真的沒有辦法過了,那麼媽,你打算給我多少嫁妝,畢竟兒子的婚房都是一次性付清的呢,那我呢?唯一的女兒的嫁妝,怎麼著都得裝滿八個箱子吧?”
聽完媽媽那些冠冕堂皇的話後,劉茵哭著問自己的媽媽。
那時的劉茵怎麼也沒有想到,口口聲聲說不能被婆家瞧不起的親媽媽,能張口要七位數彩禮,卻只給自己準備了八床棉被。
網上有人說,劉茵的人品不行,為了結婚,一再冷漠對待自己的父母,希望父母別要彩禮,對婆家也是一味用心眼。
但在這婆家和孃家間,若有一家能給劉茵真正的愛,她還需要如此“精明”嗎?
真希望經歷婚姻的女人,都能碰到明事理的婆婆,一碗水端平的媽媽,讓家歸於“家”。
02、缺愛的女人,畢生都在追“光”
其實,劉茵和婆婆李霜清,不管看上去多麼“主意正”,也不過都是缺愛的可憐女人。
劉茵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從她異地上大學開始,父母便沒有來看過她。也因為父母從小都偏愛弟弟,在要談婚論嫁時,劉茵看到弟弟,並沒有體現出深厚的姐弟情誼。
這樣冷淡的表現,也讓觀眾感到劉茵是一個沒有感恩之心、人品不佳的人。但事實上,劉茵很渴望來自母親的愛。
婚後,聽到母親要來看她,雖然她內心確定“我媽媽沒事不會來看我,來看我一定是有所圖”,但依然在媽媽充滿“母愛”的表現下,感動得一塌糊塗。
看著媽媽買來的金鐲子,劉茵笑得心滿意足,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具有愛的鐲子,彼時,劉茵已經知道,婆婆給自己的是一個假鐲子。
媽媽的“愛”並沒有就此停留,不僅早起給劉茵下廚熬湯,還帶著劉茵去買衣服。
然而,媽媽最終還是讓劉茵失望了,這一切“母愛”行為的背後,是對劉茵手裡那個有“傳家寶”之稱的玉鐲子的企圖心。
最後,劉茵嘶喊:
“媽,我是你的女兒,不管我怎麼努力地證明我自己,我在別人眼裡,我永遠都是你的女兒,你要什麼,我給你買行不行?”
“咱們不要吃相那麼難看!你要什麼我給你買,行不行啊?媽!”
此時,劉茵內心的痛,不僅來自媽媽對婆家鐲子的妄想,還有母愛破滅的悲涼。
也是因為劉茵從小到大,都沒有在媽媽這裡得到母愛,所以對婆婆的“愛”變得非常執著。在婆婆遞上手裡的貴重鐲子時,劉茵感激涕零,暗暗發誓,要對婆婆比對親媽還好。
在知道婆婆給自己的是一個假鐲子時,她在失落之後,依然不斷想方設法,靠近婆婆。
然而這樣的行為,在婆婆的眼裡,是算計、是心眼、是有所企圖,但對於劉茵來說,除了對自己婚姻的珍惜,還有對那缺失的愛的執著,她期望可以在婆婆這裡得到彌補。
於婆婆李霜清而言,又何嘗不是執著於女兒的愛呢?
從小便不在身邊生活的女兒,是李霜清心中的執念,尤其是看到女兒對姑姑的感情深於自己,更是眼紅又心酸。
她把真的鐲子給女兒,把愛給女兒,把心思都留在女兒的身上,雖然沒有換來女兒同等的愛,但她依然如追光一般奔赴著。
當一個人對愛有了偏執的追求,便會出現偏執的行為,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相反,女兒石舟欣雖然從小不在父母身邊,但如養父母一般的姑父姑姑給了她足夠的精神之愛和物質關懷,這讓石舟欣對於母親彌補式的愛有一絲絲理智的看法,並覺得順其自然的感情最好。
真希望每個女人的內心,都能擁有足夠的愛,不必因為缺失,而讓自己走進偏執的衚衕。
03、有邊界的愛,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清醒
在《婆婆的鐲子》中,劉茵看上去是一個聰明能幹的女人,但在與人相處中,她總是會忽略一點——邊界感。
和婆婆相處,她一上來就想和婆婆有一點勝過母女的情分,所以總是積極主動地幫助婆婆很多,比如幫助婆婆發揮退休後的餘熱,幫助婆婆緩和與女兒的關係等等。
然而這些做法似乎並沒有得到婆婆的完全認可,相反還讓婆婆覺得有心機。
不可否認,劉茵積極地處理婆媳關係的態度是值得學習的,比起消極對待,積極正向地處理更有利於婆媳相處。
但俗話不都說,欲速則不達。對於剛剛認識沒多久,還不太熟的兩個人來說,劉茵的行為大有交淺言深之嫌,也是因為如此失去邊界,給婆婆留下了更多不好的印象。
其實,對於任何關係而言,過快親近並不是一件好事,與其在互相不瞭解的基礎上就打破安全界限,不如徐徐圖之,給自己和對方一個緩衝點,也給雙方一個互相瞭解的時間,讓婆媳關係有一個好的基礎。
只是劉茵並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她在婆媳關係中失去的邊界,還殃及到了石舟欣這裡,為了討好婆婆,她屢次打擾石舟欣,讓石舟欣都感覺到她越界了。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不過邊界,不管是婆媳還是夫妻,有邊界,才能保留更好的自己,給對方更好的愛。
要知道,一個具有邊界感的人,會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不會為了討好別人把自己放在委屈的角落,更會讓別人看見自己情緒的存在。
這樣的人,也不會為了拉近和對方的距離,忽略對方的感受,一味一意孤行。
如此,不低看自己,不高估別人,才是一個女人真正的獨立,才能在這堅硬的世界裡,清醒地活著。
《婆婆的鐲子》播完了,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無數如同劉茵一樣的女人,被生活被婚姻逼上了“精明”之路;希望現實生活中的“劉茵們”能自我關懷,讓自己不再執著於缺失的愛,和自己和解;也希望咱不管身居何地,不管孃家和婆家如何,都能獲得內心的安然、篤定和邊界感,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棲息,擁有誰也爭奪不了的“家”。
-END-
【文 | 淺笑 】
【編輯 | 語非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