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勳》的每個單元裡,故事的主角們在各個領域為祖國做出的貢獻讓人敬佩,在他們身後的另一半的付出,也讓人唏噓和動容。
張富清退伍不褪色,紮根貧困地區幾十年如一日。而他的妻子孫玉蘭,雖然對自己的丈夫會有所抱怨,可是還是會全力支援他;于敏從事絕密的工作,說回就回說走就走,他的愛人孫玉芹從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到獨自一人去生孩子,用理解和支援跨越了你儂我儂的愛情,默默的支撐著他們的家。
黃旭華在妻子李世英眼中有點“痴”,只要黃旭華一心撲在工作上,李世英就承擔起了整個家的所有事情。只要黃旭華回家,她就會輕手輕腳,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的丈夫能安穩地多休息一會;申紀蘭的大婚那天,丈夫隨著隊伍遠赴他鄉,這一走就是8年。8年的時間裡她獨守空房,但也帶領著全村上下變了樣,更是把同工同酬推行到了全國,她以身赴前線的丈夫為榮,並且當成榜樣,讓自己也絕不掉隊。
孫家棟年紀輕輕就被委以重任,可專案性質決定他不能說隻字片語,但他的妻子還是選擇了信任自己的丈夫。用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來支援自己丈夫的工作。
可是在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釗的故事裡,我們同樣看到了科研人員家屬的奉獻,但是在這其中,更是看到了那讓人忍俊不禁卻又情感複雜的煙火氣。
女強人背後的持家男人。
從上學時候就少有人敢接近的屠呦呦,參加工作了也是如此。而且作為絕密任務課題組的組長,屠呦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可身為妻子和母親的她,對家裡的事情,幾乎是管得少之又少。
之所以如此的放心,都因為她的身後有一個絕對可靠的靠山,只要有這個人在,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不成問題。
可是,隨著大環境的變化,屠呦呦的愛人因為曾經有過留學,所以被派到了地方上參加勞動學習。
她已經習慣了他的照顧,他也擔心自己離開她如何照顧自己。在離開之前,屠呦呦的愛人拿出來了一個本子,一個寫滿了什麼時候換票,什麼時候買菜,什麼時候領工資等等要自己做的事情。
有句俗語叫: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看著自己的愛人一條條的囑咐,一項項的安排,屠呦呦再也沒有課題組長那樣的強勢,一瞬間就像失去庇佑的孩子一樣,充滿委屈的口吻問她的愛人李廷釗:“你什麼時候回來?”
原本撐著自己情緒安排自己離開之後家裡事情的李廷釗,看到屠呦呦的樣子,眼眶瞬間紅了,他很無奈很心疼的笑著回答給屠呦呦:“不知道啊。”
感情沒有外放,神情絲毫不誇張,只是淡淡地詢問、回答和神情眼神的表達,瞬間就讓所有人明白了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深厚。
有了李廷釗來自情感和自己家中類似風扇等物品的“真金白銀”支援,這才讓屠呦呦沒有了後顧之憂,全身心研究抗瘧新藥之中。
人和人之間相處,能讓彼此相處舒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包容對方一寸就意味自己會向後一步。情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衝擊下,變得不像最初那般的甜美,所以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找的是一強一弱,而是像屠呦呦和李廷釗這般“勢均力敵”。
直呼彼此,亦師亦友。
屠呦呦和李廷釗的相處模式,在大多數家庭之中絕對看不到——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稱呼彼此全名。
如果第一次聽他們這樣稱呼對方,肯定所有人都會在心中默唸:他們感情是有多不好啊?可恰恰相反的是,他們的感情不但很好而且比大多數人還好。
青蒿素提取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問題,因為這事屠呦呦吃不下睡不著,就連吃飯的時候,滿腦子都想的是這件事。
在她不斷試驗的時候,李廷釗完全成了她的生活秘書。既照顧生活,還在關鍵時刻幫助她解決很多問題。青蒿素動物實驗出現了兩份不同的病例報告,屠呦呦想讓負責這件事的金教授給下個判定,可金教授卻直接否定了她的想法。
因為這件事,她不下睡不好。在家中挑選綠豆的時候,她把石頭和外殼扔進了已經挑選好的盆裡,原本還在堅持自己觀點的李廷釗,他瞬間明白了屠呦呦在這件事上的堅持,所以他說:“綠豆裡就不該有石頭子”。在李廷釗的建議之下,屠呦呦堅持了自己的想法,為自己爭取到了再次實驗的機會。
他們二人這種相處模式,不止這一處。在外面非常“豪橫”的屠呦呦,在李廷釗面前卻會展現出自己謙恭和小女人的一面。在她的心裡,李廷釗不只是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爸爸,更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大才。
而在李廷釗的眼裡,屠呦呦就是一個專注於自己事情中的孩子一樣,只要她願意集中注意力於自己的事上,那麼他就願意一直守候在她的身旁,成為她的靠山、港灣。
結尾。
很多時候,在一段感情裡,似乎我們特別在意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當心裡開始計較得失的時候,那結果已經出現。人們常說:每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個奉獻的人。那麼,當兩個人一直在努力並且能相互扶持學習的時候,就像屠呦呦和李廷釗的愛情一樣,少一些計較是不是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