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問卷調查是定量研究中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一個完整的定量調查專案需要哪些步驟,以及每個步驟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點呢?

完整的一個定量問卷調查專案,需要經過如下流程:

第一步:明確研究目的

調研人員需要根據決策者的要求或由市場營銷調研活動中所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需要調研的課題。但很多時候,我們要了解的問題很多,很容易陷入“問題的泥沼”。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甄別問題的重要性和優先順序,並學會給問題分類

例如,某公司發現其產品銷量連續下降達6個月,管理者想知道原因:經濟衰退?廣告支出減少?消費者偏愛轉變?還是代理商推銷不力?此時可以先分析有關資料,並做出假設、提出研究目標。比如如果認為上述問題是消費者偏愛轉變,可以提出若干假設:

1、消費者認為該公司產品設計落伍;

2、競爭產品品牌的廣告設計較佳?

做出假設、給出研究目標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限定調查的範圍。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更加明確的目的,頭腦清晰地進入下一步。

第二步:羅列所需資訊

明確研究目的之後,第一步就是進行研究目的的梳理,把若干個研究目的分解。如調查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時,可按消費者進店前的決策、店內購買的關注點、最終購買品類等三個方面列出調查的具體內容專案。

所需資訊的確定要具體,條理清晰、簡練,避免面面俱到,內容過多,過於繁瑣,避免把與調查目的無關的內容列入其中。

分解研究目的有兩個好處:一是進一步思考,瞭解什麼資訊才可以解答研究目的中的相關問題,逐漸聚焦;二是透過分解到具體資訊,為接下去的問卷設計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第三步:鎖定目標人群

要使調研結果精準,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找對人,這裡面也存在著事前預判即假設。

比如,要了解某地美白洗面奶的品牌使用情況,要不要包含男性被訪者?如果要,我們應該如何設定男女的配額比例?這些,需要提前找一些相關資料的參考,或者可以透過做一個短平快的滲透率調研作為資料依據。如果沒有找對人,研究結果就會有偏,不能很好地反映實際情況。

在以消費者為調查物件時,要注意到有時候產品的購買者和使用者不一致,如和父母同住的成年人,可能並不負責家用產品的購買決策,只是使用者。那我們在設計甄別問卷的時候,就必須甄別出產品的購買決策者和使用者才可以參加訪問,而非單純的使用者。

另外,好的目標人群除了定義準確,還需要確保抽樣的隨機性

第四步:擬定問卷大綱

在我們設計具體問卷的每一道題和每一個選項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去擬定問卷大綱。首大綱是一個總覽,能夠幫助你用一種邏輯化的思考,根據前面羅列的需要收集的資訊,把問卷的框架搭起來,排列好問題出現的先後順序,有時候,可能需要分出不同的問卷部分。

第五步:設計釋出問卷

我們可以根據大綱的題目順序,逐個設計問卷的題目,但是一定要注意,問卷設計的時候,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因為這會影響到被訪者的答題體驗和完卷率,也會對調研者的專業形象產生直接影響

另外,因為現在大部分的訪問都是透過手機或者電腦完成,我們可以藉助於問卷設計工具平臺,比如調研工廠的網路調查,進行更便捷的問卷編輯和題目之間的邏輯關聯設計

直接使用問卷設計平臺的好處是,當問卷設計完成,便可以直接釋出問卷的連結或者二維碼,被訪者可以直接透過電腦或手機答題,非常方便。同時,個性化的問卷輔助設計,也能夠更好地吸引答題者和提高完卷率

第六步:監測清理資料

監測清理資料是我們確保問卷質量的一個很關鍵的環節,但是也很容易被入門研究人員忽略。同樣地,我們之前有專門的文章講述如何清理資料,在這裡,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的重要性。

當前因為很多訪問透過線上方式完成,被訪者答題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在旁邊輔導和監管,所以,不排除會有低質量的問卷出現,同時,也不排除會有為了答題而答題的被訪者,反覆答題,隨便答題,導致資料失實。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及時進行資料清理的工作,去除低質量資料。

第七步:形成研究報告

所有資料收集並清理完畢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資料分析和報告工作了。在做資料分析之前,我們一定要重新過一次研究目的和資訊需求,確保我們分析的時候有的放矢。

4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921:你現在都還沒有開始你的國外調查問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