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武俠五大宗師中,溫瑞安先生絕對是一個奇才。他年少成名,鍾情武俠小說的創作,同時他還是一位詩人,一位武者。當年他滿懷才情遠赴臺灣後至香江,真如《說英雄誰是英雄》中王小石的出場一般。年輕、俊秀、志大、才高的王小石遠道而來,想要到京城來碰運氣的他一貧如洗,但他覺得什麼都阻擋不了他闖蕩江湖的雄心壯志。連春雨樓頭,曉風殘月裡的蕭聲,他也覺得是一種憂愁的美,而不是淒涼。王小石的出場描寫亦或是溫瑞安初入江湖時的真實寫照吧。
溫瑞安滿身才情卻在臺灣受挫不小,被打壓、被出賣、被舉報,被拘捕,一系列的打擊讓他也曾憤怒、懷疑,也正是有了這些經歷,讓他的武俠作品更富殘酷與驚變,同樣也更加渴望公義與實力。而《四大名捕》或許就是在這樣的經歷下擁有了源源不絕的創意源泉。
不難發現,溫瑞安在《四大名捕》中所塑造的四位主人公,冷備代表著敏感與犀利、鐵手代表著實力與格局、追命代表的是應變與淡泊、只有無情相對豐富一些,代表著虛弱、自卑、自強與堅忍,以及面對敵人的那種冷酷無情。
在溫瑞安先生諸多的武俠小說作品中,《四大名捕》無疑是他的代表作,而在這部作品中,溫瑞安不僅將傳統的俠者放置在公門之中,也希冀公門之中會有古之俠者之風,行之以俠道的俠者上匡朝綱,下懲罪惡,這豈不是溫瑞安先生悲天憫人的又一種情懷。
武俠小說就是寫人物,而在塑造人物時,一定會是作家主觀的想象再結合自己的思想才能讓一個個可親,可愛,可恨、可惡的諸多形象栩栩如生,最後竟能將虛無變成如真實一般,這是作家的成功,更是溫瑞安的成功,因為他成功的塑造了讓人過目難忘的諸多角色。曾有讀者詬病溫瑞安作品永無結局,這其實或許是溫瑞安的成功之處,同樣也會是他讓人不理解的地方。當然溫瑞安的功與過,筆者在此不談,因為談了也根本不會有結果。
再來說說《四大名捕》中的無情。無情本名盛崖餘,幼年時家門蒙難,他亦雙腿殘缺,幸得諸葛先生出手相救,才讓他性命無虞,但因傷勢嚴重,無法再修習高深武功,但他卻有一股堅韌個性,生生練成冠絕天下的暗器,和無腿行千里的絕世輕功。不僅如此,他還廣泛涉獵奇門遁甲五行機關之術,憑藉自己的一以貫之,成為了四位名捕中的超級學霸,如果說內功修為,他不如鐵手;說劍法精絕,他不如冷血;說腿法與老練,他不及追命,但就憑這一股精鑽與苦學,他竟能不以入師門的早晚順序,而真正當得起四位名捕中的大師兄,這個大師兄是真材實料,也更是苦修才獲得的。
細究無情形象其實有著諸葛亮的影子與李尋歡的感覺,首先是他的四輪車,這不就是諸葛孔明的標配嗎,再說暗器的造詣,他竟然與小李飛刀不相上下,這是溫瑞安在賦予無情苦難之後,給他的一些補償,而且是超大的補償,這種人物塑造的手法,溫瑞安可謂用的神乎其實神。
四大名捕裡如果說誰最讓人難忘,筆者認為還是無情。那個外表冷如冰霜,看似弱不禁風的美男子總是讓人一見難忘。如果說哪位演員可以飾演無情,筆者倒覺得曾在無線《絕代雙驕》裡演花無缺的吳岱融可以勝任,他的氣質似乎更符合無情。
無情,一個成功的武俠小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