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可見對於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別的情況在這世上比比皆是。”這是《告白》這本書的開篇詞,書中也確實以5個人自己的內心獨白完成了對一個殺人案件前因後果的詳細描述,而第一個獨白就是被害人母親的。

作為教師的森口悠子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相依為命的女兒愛美在自己任職的學校裡溺水死亡,經過警方的初步調查,愛美的死被判定為意外事件。可傷心欲絕的森口經過詳細調查卻發現,女兒是被自己班上的2位學生害死的,而對兩位兇手恨之入骨的森口卻接受了警方按照意外來結案。

然而,這不代表這位母親就此放下了一切,她只是不願意把這兩個人交給法律,因為依據日本現行的法律,未成年犯罪者並不會被判重刑,甚至最後還會被無罪釋放。

絕望的森口在辭去教職工作之前將所有真相在最後一次班會上告訴了全班同學,本來以為這是老師和學生的最後一次告別,可殊不知這對於兩位真兇來說只是開始,一場精心策劃的復仇正在為他們展開。

如很多朋友預料的一樣,最後這位母親的復仇算是成功了,她透過利用2位學生的弱點,讓他們得到了相應的懲罰。可是我相信,在讀完這本小說後,讀者除了對這位女教師的手法深感佩服外,還有著對人性和教育的另外思考,我今天就從書中提到的2位兇手來和大家分享下我個人的一些思考。

1. 愛是孩子得到正確價值觀的前提

故事中整個殺人事件的策劃者渡邊修哉是最讓人痛恨的,在他的獨白中,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沒有絲毫悔改之意,全是自己對周圍人和世界的嘲諷和利用,他大費周章地策劃殺人事件的目的居然只是引起生母的注意,不禁讓人覺得既可恨又可悲。

可是,從小到大都沒有得到過愛的他又怎麼能期待他對社會有人性呢?因為修哉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認為他是自己人生的絆腳石,對他的管教也簡單粗暴,還夾雜著恨,想想都知道修哉是在母親的打罵之下成長起來的。

可即便是這樣,母親最後還是離開了他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了。因為事先說好從此不再見面,修哉對母親的思念與日俱增,想到的辦法卻是用犯罪來獲得母親的關注。

大多數讀者對於修哉的離奇想法非常不理解,認為大可不必為了看到母親而選擇犯罪,因為有很多其它的辦法可以達到目的,比如直接去看望母親不好嗎?打破約定又如何?但是在從來被嫌棄的情況下,他又如何分辨什麼樣的選擇是正確的呢?

我想,這一切的離經叛道都因為他的成長中缺乏愛的滋養和正確價值觀的灌輸。在雙親都缺席的成長過程中,即便不愁吃穿,孩子還是會喪失正確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取捨。對於修哉而言,最有價值的事情可能就是再見到母親吧。

如果說沒有得到愛造成了修哉人生的悲劇,那麼被愛著的人就一定會幸福快樂嗎?

2. 扭曲的愛帶來的是扭曲的結局

事件中的另外一位兇手下村直樹恰好是和修哉相反的一類人,他從小到大從不缺少關懷,母親和姐姐都對他呵護有加,特別是母親,對他還有自己堅持的一套教育理念,就是“多誇讚,少批評”。

如果直樹有一定天賦的話,這樣的薰陶會讓他變得自信和陽光,然而並沒有,直樹非常自卑且多疑,因為他只是個平庸的孩子,因此母親過多的讚美在他聽起來只有虛偽和憐憫。

在直樹的姐姐看來,母親對於直樹的愛有些扭曲,我深以為然。對於擁有天賦的孩子,讚美是一種肯定,但是大多數的孩子更需要的其實是鼓勵,比起成功時的肯定,成長中的孩子其實更需要的是面對挫折和失敗的能力,而直樹的母親卻在不斷剝奪他獲得這些能力的機會。所以直樹最後變得懦弱和自卑,而這種懦弱最終讓他被別人利用,自己也犯下大錯。

走到現實中來,這些年人們對於青少年犯罪越來越重視,其體現不僅是直接的在校教育,還有對於少兒成長環境的關注,還有更進一步的對家長的教育和訪談。因為從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犯罪中總結到的經驗讓我們都認定:父母的關愛和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關鍵因素,就像《告白》這本書中修哉的自白說表達的:“一個人的價值觀或標準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而判斷他人的標準,我認為依據的是自己最初接觸的人,一般來說,這個人應該是母親。”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中最應該受到譴責的是修哉的母親,因為她對孩子的嫌棄、虐待以及最後的拋棄導致了修哉人性的喪失,我甚至覺得,作者為她安排的結局也表達了對她的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強烈譴責。

談到青少年犯罪,就不得不提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如果說《彷徨之刃》表達了青少年犯罪給社會和他人造成的傷害之大,那麼《告白》這本書又從犯罪者的角度告訴我們,犯罪傷害的不止是他人,還有自己和自己的親人。

——————END——————

作者簡介:熱愛學習的職場寶媽,喜歡讀書、寫作和插畫。長期分享各類書籍,願和你共讀每本好書。

3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羋月傳》殺人蜂事件明顯疑點重重,秦王為何不願意徹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