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成就多大的事,取決於他的眼界和思維。
看完《羋月傳》最大的感受就是,難怪羋月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太后。她從小的思維就與眾不同,她總能從一件普通的事情上看到問題的本質,考慮到國家層面上,這就註定了,只要給她舞臺,她就能成就一番卓絕的事業。
羋月小時候,楚王商給她講楚國的國寶和氏璧與隨候珠的故事,一般人聽到這兩個故事,都會把注意力放在這兩件寶貝上,畢竟這是兩個無價之寶,可是羋月想到的是兩個寶貝對於楚國的意義。
”文王宣揚卞和之事,奉和氏璧為國寶,是為了招賢,兒似乎懂了。和氏璧是招賢,那隨侯珠是不是說,我楚國很強大呢?隨侯珠原是隨國的寶貝,我楚國卻滅了隨國,將寶貝搶了。誇示隨侯珠,就能讓人想起我們大楚有多厲害!“
羋月的一番話讓我們也明白了,寶貝之所以能稱為寶貝,不是它本身多寶貝,而是背後的價值和用意值得深思,才成為寶貝。
多年後,羋月已經成為秦國太后,聽到和氏璧在趙國,立即遣使入趙,要用秦國十五城換趙國的和氏璧。
我們在小學課本上都學過完璧歸趙的故事,感嘆於藺相如的機智和勇敢,可是在《羋月傳》中只是羋月用來試探趙國的軍事實力的,並不真的打算用十五城換和氏璧,也不打算強要了趙國的和氏璧。
如果趙國真的拿和氏璧交換秦國十五城,就洩了底牌,說明趙國沒有與秦國一戰的底氣,那麼秦國就摸清了趙國的實力。
一塊和氏璧,別人看到的是它本身的價值,而羋月看到的卻是它代表的意義和價值,甚至是利用它製造價值。
羋姝出嫁秦國時,迎親隊伍進入上庸城時,看到驛丞一手拿筆一手拿竹簡,站在甘茂面前認真的核對著道:“貴女六位、女御十四位、內臣六位、家眷十人,奴僕四十人,入住驛館,護衛兩伍安營驛館外,其餘人等紮營城中各處……”
孟昭氏低聲道:“哼,一介小吏也敢對將軍和未來的王后諸多為難,秦人真是尊卑不分。”
見孟昭氏這般說,羋月倒嘆了口氣道:“看來商君之法果然厲害,便是在秦國的邊城都得到如此嚴厲的執行,連甘茂這種桀驁不遜的人都要遵守,果然嚴整。”
同時女兒身,思想不同,看問題角度也不同。孟昭氏一個普通的閨閣女兒,關注的自然是衣食住行,首飾髮型,貴族出身,看到的就是尊卑上下。羋月從小跟隨楚威王身邊,一向關注的是政治,各國的情勢,她看到的就是法度、執行度。
羋月成為秦國的掌權者後,一直推行商君之法,就是因為她從商鞅變法中看到了對君王的有利一面,看到了強大秦國的益處。
義渠王帶領義渠男兒綁架羋姝,錯綁了羋月,回程路上,經過一個關隘,義渠男兒與秦兵交手,剛開始紀律嚴明的秦兵佔了優勢,可是瞬間戰場發生了變化。
義渠軍中鼓聲頓起,義渠騎兵忽然發動急攻,箭如雨下,同時騎兵手揮馬刀向秦兵急速衝刺而去。騎兵衝向兵車之間的空隙處,刀鋒橫掃而過。部份砍翻御戎或者弓士,部份砍在甲士的盔甲或車右的盾牌上被擋回。然而這一排騎兵頭也不回地躍過兵車,後一排騎兵繼續衝上又一波砍殺。幾輪過去,兵車上的秦兵傷亡殆盡,義渠騎兵對剩下的步兵進行砍殺。秦國大旗倒下,剩下的殘兵慌忙退回城中。
羋月見轉眼之間,強弱易勢,只驚得目瞪口呆,整個人頓時手足發冷,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車戰已亡,騎兵當興;車戰已亡,騎兵當興!”
羋月心裡頭驟然升起一個念頭,若能夠以秦人兵甲之利和軍容整肅,加上義渠人的騎兵之術,那麼只怕就憑這數千騎,亦是可以縱橫天下了。
僅僅這一戰,羋月立即看出來車戰和騎兵的優劣,對未來戰局有著準確的分析,如此敏銳,又如此聰明。這就讓我們明白,從一件事情中能總結出經驗,或者對自己有啟發,並且善於啟發自己的靈感,才是能過最好的人生,而羋月就是這樣善於總結,善於啟發自己的人。
羋月與義渠王結婚,義渠騎兵也跟著義渠王到了咸陽,但是義渠男兒在草原上無拘無束慣了,到了咸陽不能遵守秦法,以致於從朝堂到市井,所有人都對義渠人有意見,兩方劍拔弩張,大有再次分裂的架勢。
對此樗裡疾都堅決要羋月處置義渠人,可是羋月看到的卻是義渠騎兵的優勢,她要訓練自己的軍隊,自己的騎兵,就需要義渠人當教練,沒有義渠人,她就練不成自己的軍隊。她相信,秦人的兵器,秦人的弩箭,與義渠的騎兵結合,必將所向無敵。
這個想法並不是羋月此時才有了,而是很早之前,被義渠虜走的時候就有的,只不過現在有了機會,有了能力,要把這樣的想法付諸於行動,變成事實。
羋月提供義渠人足夠的糧食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去南征北戰,去統一草原,並且讓魏冉帶領秦國軍隊與義渠一起征戰,就這樣幾年時候,羋月有一支自己的騎兵,真的是所向無敵。攻韓、攻趙、攻魏,攻打楚國,滅了楚國的郢都,這樣的戰績,歷代君王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成績,可羋月做到了。
贏稷去往燕國當質子的路上,羋月陪同,從秦國進入趙國時換了車輛,從趙國進入燕國又要更換車輛。這讓羋月好奇,當年隨羋姝嫁入秦國換車,便覺得有些奇怪,只是那時候與甘茂不合,不好打聽,後來又遇義渠伏兵,經歷各種事情,直至脫身,入了秦宮,便也無心問起。
這次去燕國,又遇上此事,就不免將心頭疑惑向趙勝問了出來。
趙勝不以為意,笑著解釋道:“羋夫人真是細心。您看這一路行來,有些國路上就有木條鋪成的軌道,馬車載了貨物,在特有的軌道馳行,便能事半功倍。”
羋月曾隨著秦王去過墨家工坊的人,當下微一沉吟,便道:“妾見識淺陋。依我看,恐怕是因為列國之間戰事連年,這種軌道在戰時運送大量輜重,尤其方便。但自己方便,也要給對方造成不便,所以列國不約而同地採用了跟他國不一樣的軌道。公子,我說得對嗎?”
羋月一下子能從這樣表面的現象,聯想到戰爭原因,能從表象看到本質,看到各國的目的,各國君王的真實想法,真是太了不起了。
同樣一件事,羋月總是能想到問題的本質,並時時思考應對之法,那麼某一日遇到同樣的情況,需要解決時,自然會有應對的辦法。
羋月每次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會站在一個很高的層面上,甚至站在君王的角度考慮問題,久而久之,自然就有君王的思維和眼界。
我們常說,你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羋月把自己的放在君王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那她最後成為秦國的實際掌舵人,也就毫不奇怪了,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太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