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購買保險
原本是希望晚年生活
能有份安穩可靠的保障
可一旦被“心懷不軌”的人利用
“保障”便成了“陷阱”
有保險公司業務員
以代辦保單合併為由
將老年人的92萬餘元
統統存進了自己的銀行賬戶
並揮霍殆盡
最終
上海浦東法院以詐騙罪
判處該案被告人楊某
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剝奪政治權利二年
並責令其退賠全部違法所得
在一次辦理續保過程中
丁阿姨結識了
上海某保險公司業務經理楊某
並經他推薦
陸續買入了幾份保險
漸漸地
楊某對丁阿姨“關懷備至”
丁阿姨也對楊某格外信任
2019年8月
楊某向丁阿姨提出
可以將之前購買的多份保險
合併為利息較高的一單
並稱只要將錢款
先存入他的個人銀行賬戶
其便可通過“快速通道”
幫助丁阿姨辦理保單合併
丁阿姨信以為真
便在楊某的陪同下
相繼辦理了15份保單的退保手續
所退錢款
均通過銀行轉賬或現金方式
存入了楊某的個人賬戶
後在楊某建議下
丁阿姨又委託兒子
用以追加保費
但事實上
楊某將所得錢款全部用於
打賞女主播、戀愛花銷和個人揮霍
並沒有為丁阿姨購買保險
直至事發
其共計從丁阿姨處
騙得錢款92萬餘元
上海浦東法院經審理認為
被告人楊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虛構事實、隱瞞真相
騙取他人錢財
數額特別巨大
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同時其詐騙老年人錢財
根據相關刑事司法解釋的規定
應當從嚴懲處
據此,上海浦東法院根據
被告人犯罪情節、認罪態度等
作出上述判決
法芒
本案中,不法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客戶信息,將防範意識薄弱、不熟悉保險知識的老年人鎖定為作案目標,先用溫情陷阱卸除其防備,再用高額回報騙取其錢財,不僅“掏空”了被害人的積蓄,也造成了被害人的心理傷害。這也提醒廣大老年人,在辦理大額錢財支出時要保持清醒頭腦,樹立防範意識,選擇正規渠道,切勿因他人“打感情牌”而放鬆警惕,也勿輕信所謂的“快速通道”。同時,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也要提高自身的防騙識騙的能力,主動給與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和提醒,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共同守護老年人的晚年幸福。
本文作者丨王英鴿
本版漫畫丨周婧
責任編輯丨周丹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