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澳大利亞不斷追隨美國的腳步,在“反華”道路上越走越遠。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甚至願意拋棄本國利益也要與中國死磕到底,不僅在國際社會上肆意抹黑中國,而且在南海和臺海問題上公然向中國發起挑釁。兩國關係陷入冰點之後,中澳貿易關係因此受到影響。
澳外長希望改善中澳關係
前不久,澳大利亞舉行了新一輪領導人選舉,最終阿爾巴尼斯成功戰勝莫里森當選澳大利亞總理。有跡象表明,澳大利亞新政府似乎已經開始在對華關係上服軟。據國外媒體報道,G20峰會即將在印尼開幕,這對中澳關係緩和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在此之前,中澳兩國外長舉行會晤一事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中澳兩國高層官員會晤意味著兩國關係正在逐步回暖。
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表示,兩國外長會面是中澳關係走向穩定的第一步。自阿爾巴尼斯上臺之後,對中澳關係較為重視的工黨成為執政黨,由於莫里森政府的反華政策給澳大利亞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所以澳大利亞國內不斷湧現出中澳關係緩和的聲音。
澳方改變態度,但中國提出要求
澳大利亞新政府上臺之後,澳方態度開始發生轉變。不久前,中澳兩國防長舉行會晤,雙方就彼此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會談進行得非常順利。事實證明,澳大利亞工黨政府上臺之後已經釋放出了對華和解的信號,但是中澳關係能否真正走出低谷,恐怕事情並沒有那麼樂觀。
雖然說中澳高層官員在近段時間的會面較為頻繁,但是中澳關係依舊存在比較大的分歧。黃英賢在與王毅會面的過程中表達希望改善中澳關係,但是要求中方首先做出讓步,並主動取消對澳方的“貿易禁令”。很顯然,澳大利亞政府並沒有認清中澳關係惡化的真正原因,真正應該做出改變的應該是澳大利亞,而不應該將責任推卸給中國。
從此前的經驗來看,澳大利亞政客朝令夕改的做法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對其的信任。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效仿美國,那就是一邊對中國作出承諾,一邊打壓和攻擊中國。中國完全可以尋找其他可以替代澳大利亞的市場,所以澳方真正想讓中澳關係重歸於好,就應該表現出應有的誠意,主動改善對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