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新聞事件

近日,兩件未成年人的過激行為事件紛紛成為大眾議點。

事件一是在浙江永康,一男孩沉迷遊戲被父母訓斥後,竟持刀威脅。父母無奈報警,卻引來孩子更為激烈的言語衝突,最終由民警將其壓制並進行教育。

民警教育網癮少年

事件二是在上海,一男孩因騎平衡車做核酸被拒引發衝突,被壓制後仍叫囂:“沒有人可以阻止我,我今天必須砍死他”,“你個垃圾人”等等。

騎平衡車做核酸被拒後十歲男童做出過激反應

網友觀點

針對兩件事件,大部分網友所表達的觀點都指向家長溺愛、家庭教育方面。許多網友認為孩子犯錯,與家長的溺愛有關,也有網友從遊戲如何引導孩子方面發表言論,更是有網友調侃不同兩代對警察的態度,引發大眾對新一代未成年人在當下社會成長的隱藏性問題的關注。

當下互聯網滲透每個人的生活,未成年人的娛樂活動逐漸由戶外轉向室內,由群體轉向個人或是線上群體。有網友注意到兩個事件中的孩子不少的言語充滿社會性,有些甚至與小說、遊戲的話語雷同,可以見得,互聯網在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影響。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當互聯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成長的參考物時,父母在孩子身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經常有父母為了哄好孩子給他們放上電視節目,或是以遊戲設備作為獎勵,又或是因為自身的陪伴不夠感到愧疚而對孩子無所不依。試想,當這些父母毫無意識地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寄託到他人、它物甚至是網絡時,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傷害有多大呢?

在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行為態度是至關重要的,未成年人耳濡目染的都源於他們本身所處的環境,而這個環境除了父母能夠提供的之外,社會也需要做出努力。

實習生:沈圩圩

審核官:黃振

主任監製:陳泰漲

監製:吳曉 郭邵華

總監製:陳振仕

3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防範養老詐騙|這種“老年基金卡”您辦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