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諾貝爾科學獎獲獎者共有616名,其中有213名獲得物理學獎、184名化學獎、生理醫學獎219名。從過去日本得獎者的獲獎領域來看,有11名獲得物理化學獎、8名化學獎、5名拿下生理醫學獎,這也顯現日本在原料、材料等基礎科學領域的深厚底蘊。
外界分析,日本得益於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及累積百年以上研究。除此之外,即使日本政權更迭,也會延續基礎科學政策,使日本在進入21世紀後,仍能屢屢獲得諾貝爾獎。
一般要取得諾貝爾獎,研究員大多得從30歲左右開始研究,40~50歲時完成研究,若在60歲時獲頒沃爾夫獎(Wolf Prize)、拉斯克獎(Lasker Award)或科維理獎(Kavli Prize)等諾貝爾前兆獎,就有機會在65~70歲左右取得諾貝爾獎。雖然偶有例外,但大致上從選定研究到獲獎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
然而南韓並沒有長期、大型的研究風氣,這也被認為是南韓難以取得諾貝爾獎的主因,尤其是南韓每5年更換政權,科技政策時常因此搖擺不定。據南韓科學技術企劃評價院(KISTEP)統計,2017年6萬1280個公共研究專題中,有6成是不到1億元的專案。
另一方面,南韓也缺乏共同研究網路。南韓研究財團(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指出,南韓沒有為研究人員建立與諾貝爾級的共同研究網路,為避免在全球主要研究中被孤立,南韓政府需要建立與全球學者合作的支援政策。(校對/Jurnan)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