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檔案記載的只有兩個人。

一位是美國華萊士;另一位則是中國李登海。

從培育到成功一個玉米新品種,成功率只有12萬分之一,李登海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卻做到了。

他培育出的玉米種子已經在全國10億畝土地上推廣,直接增加經濟效益1000億元。

在國內,李登海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被種業界譽為“南袁北李”之一。

那麼,這位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最美奮鬥者究竟有怎樣傳奇的一生呢?故事還要從1949年說起。

01 棄文從農

1949年9月,在山東省萊州灣的海邊漁村,一對夫妻正欣喜地迎來自己的第三個孩子。

父親期望兒子將來長大能出海謀生,所以為他取名為李登海。

只可惜這個孩子一輩子都沒有學會出海打魚,而是在農田裡幹出了一番事業。

李登海從小就對吃飯問題記憶猶新,而飢餓更是充斥著他的童年。

為了填飽肚子,他吃過樹皮,也吃過草根,甚至連玉米棒和樹葉子這種難以下嚥的東西都嘗試過。

好不容易發了兩張糧票可以去食堂領玉米窩窩頭,可看著鄰居家飢腸轆轆的老爺爺,李登海還是猶豫了。

思來想去,他還是把自己的那份遞了過去。

“爺爺您吃吧,我不餓。”

話音剛落,李登海便頭也不回地跑回了自己的家,心裡暗暗發誓道:這輩子一定要讓所有人吃飽飯。

夢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彼時的玉米在萊州當地的畝產量僅僅徘徊在二三百斤左右。

一旦遇上天公不作美時,全家人一年的吃喝用度都沒有著落,簡直是一個死循環。

為了早日破解這個難題,李登海覺得只有考上大學學到更多本事才能改變中國的糧食現狀。

只是家中這經濟條件連飯都吃不飽,哪裡還有多餘的錢用來交學費呢?

或許是看出了兒子眼神中對知識的渴望,李登海的父母省吃儉用攢了一筆錢將他送進了鎮上的小學。

他深知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在學校裡的他格外努力,歷年的三好學生更是榜上有名。

鄉親們總說,這個孩子一定會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殊不知變故很快就發生了。

1968年夏,李登海順利初中畢業,時局變換卻斷了他的大學夢。

沒有辦法,他也只能暫時中止學業,回到老家後鄧村和父母與兩個哥哥一起務農謀生。

回家後,李登海每天都在低著頭種地,這也是他為補貼家用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幹活累了,他就坐下來望著天空發呆,而與此同時那份對迷茫未來的沮喪也不由得湧上心頭。

“難道這輩子就要永遠待在一望無際的農田嗎?難道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理想就這麼難實現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李登海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務農其實和讀書在某些意義上是一致的。

只要都是為了改變命運而做出的努力,都應該盡力完成。

自此以後,李登海便一心一意地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農田之中,玉米更是重中之重。

只可惜無論他怎樣努力,玉米的畝產量仍然紋絲不動,這究竟是為何呢?

為了徹底弄清楚其中的緣由,23歲的李登海二話不說便擔任了農科隊隊長,並立志帶領全村鄉親們實現糧食自由。

與此同時,另外一則消息也讓他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心。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標誌著中美關係正常化。

對於畝產只有兩三百斤的萊州來說,2500斤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李登海更是尤為震撼。

然而也正是這個數字,激起了他心中的鬥志,別人能幹成的事情,我們為何就幹不成呢?

更何況對方是農民,自己也是農民,既然出發點一致,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02 苦盡甘來

不過無論如何,做事情都應該講究實事求是,從兩三百斤直接過渡到2500斤確實有些天方夜譚。

退而求其次,李登海把1500斤定為畝產玉米的第一個目標,誰知話剛出口就引發了很多鄉親們的質疑。

“畝產1500斤,不可能,不可能……”

“這孩子是晌覺還沒睡醒,說夢話呢吧……”

面對眾人的竊竊私語,李登海始終沒有做出任何迴應,因為他知道,只有用實際行動才能讓大家信服。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小夥子自從擔任農科隊隊長以後也總結了三個提議。

第一個是學習農業科學技術,第二個是改革耕作制度,第三個則是引進良種,進行高額豐產實驗。

為了紮實走穩這三步,李登海整日將自己“捆綁”在試驗田中,日日夜夜地勞作。

通過對小麥、玉米、花生三大主要農作物的管理栽培,莊稼產量明顯提高,村子裡吃不飽飯的人愈來愈少。

昔日對李登海抱有質疑態度的老者們也都對此刮目相看,這小夥子還真有點門,能幹成大事。

然而,鄉親們的誇讚卻並沒有讓他沾沾自喜。

雖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只是這與目標1500斤相比還是遙不可及。

正當李登海為此事一籌莫展時,一個大好機會忽然出現在了眼前。

1974年,萊陽農學院首次向務農人員敞開招生大門,後鄧村黨支部二話不說便將其推薦前往。

這個機會對於李登海來說異常寶貴,也是在這裡,他學到了很多農田裡學不到的知識。

從光合作用到光合面積再到光合時間,他才明白搞農業原來是一個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

在萊陽農學院,李登海是最刻苦的學生之一,因為他非常清楚自己與旁人的差距,所以才應該格外努力。

學校裡的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啃書本,晚上點著煤油燈學到深夜兩三點更是常有的事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

別人花四年才能學完的課程,李登海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全部掌握。

此外,他還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聯繫,並經常在課餘時間登門拜訪老農,將前輩的經驗認認真真記在本子上。

瞭解得越多,李登海的心中就越著急,中國的糧食增產之路可謂是困難重重,任重而道遠。

好在他有一位恩師,萊陽農學院的劉恩訓副教授把這位小夥子的努力全都看在眼裡。

李登海永遠也不能忘記進修結束的這一天,劉恩訓教授小心翼翼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小包種子。

是20顆玉米種。

“這是老師好不容易從美國帶來的優良品種,回去以後好好研究,總有一天能實現畝產1500斤的願望。”

這份特殊的“畢業禮物”讓李登海激動地說不出一句話,如獲至寶的他只能重重地點頭。

這20顆種子就像燈塔一樣,指引著他努力前行的方向。

回到農科隊以後,李登海就開始不分晝夜地對這些種子進行雜交實驗。

在搞了四千多個組合,考察記錄了五十多萬個數據後,總算分離選育出“掖單1號”種子。

來不及猶豫,他立刻將這些新種子種在了試驗田裡。

為了早日見證到成功的那一刻,他甚至還將住所都搬了過去。

從小苗出土到收穫的四個月裡,李登海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扎進育種田裡,整日忙著澆水施肥甚至連飯都顧不得吃。

1978年秋,“掖單1號”種子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心懷忐忑的鄉親們全都圍在一起。

畝產量出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由得驚呼出聲,903.6斤,這簡直是大家從未敢想過的一個數字。

李登海自然欣喜不已,只是這與目標的1500斤仍然有一些距離。

眾所周知,玉米的選種就是在一批玉米當中挑選出品質最好的種子種到地上,以此類推早晚有一天能趕超美國。

可李登海不願等那麼久,中國也等不了那麼久,傳統的一年一季玉米種植實在是太慢了。

恰在此時,這個聰明的小夥子從書中得知海南屬於高溫高溼的亞熱帶氣候,只要精心栽培就可以額外多收穫兩季玉米。

當即,李登海便帶著“掖單1號”趕了過去,試圖成為那個與時間賽跑的人。

在海南的這段時間,他和小夥伴們每天都生活在三十幾度的山溝裡,拋開悶得像蒸籠一樣不說,蚊蟲更是隨處可見。

儘管如此,李登海仍然沒有選擇放棄,幾十天如一日地堅持觀察記錄著上百個數據。

終於,“掖單2號”研發成功了,1979年將它種在後鄧村的土地上後,首次突破了1500斤大關。

03 名利雙收

或許連李登海都沒有想到,短短7年竟然就創下了我國春玉米畝產的最高紀錄。

不過,這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

也是從1980年開始,李登海將海南作為了自己的第二個家鄉,只有在這裡,他才能用一年的時間種幾年的玉米。

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一代又一代的育種,“緊湊型玉米”的時代悄無聲息地開啟了。

這種種子生產出來的玉米,可以讓玉米葉子生長的角度在45度和50度之間,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還可以增強種植的密度。

1989年,李登海的“掖單13號”橫空出世,每畝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瞬間轟動全世界。

聞聲趕來的同行們絡繹不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美國先鋒公司。

沒錯,這家公司就是李登海多年來致力於趕超的目標,沒想到對手竟然就這樣主動找上門來。

彼時的他對公司還沒有太多概念,只是能和如此優秀的對手強強聯手早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

“只要讓我控股,其他什麼條件都可以滿足。”

聽到這裡,他覺得似乎有些不對,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糧食,怎麼能交由外國人掌握決定權呢?

從60%到50%的股權,美國先鋒公司一步步退讓,但李登海還是堅決不幹,硬要爭取到51%。

他在意的當然不是這1%的利益,而是切切實實抓在中國人手裡的控股權。

或許是感受到了李登海的堅決態度,美國先鋒公司竟然第一次妥協了,破天荒以49%的股份與登海種業合作。

2002年11月,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經過了七年半馬拉松式的談判,他終於贏了。

事實很快證明,能與登海種業合作,是美國先鋒公司的福氣。

2005年10月17日,超級玉米新品種“登海3719”再次創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產紀錄,畝產達到了1402.86公斤。

這遠遠超過了30年前那個兩千五百斤的紀錄。

也是在這一年,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其每股收益和每股淨資產在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李登海身家更是一躍成百億,成了萊州第一富豪。

如今這位“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已經年過七旬,但他卻始終不願從自己的玉米帝國上退居下來。

正如李老所說,在培育種子的過程當中,歲數可能會老,但是時間永遠不會變老,追求更不會變老。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好像只做了一件事,但正是這一件事讓中國擁有了可以和世界對話的核心種植技術。

一粒玉米很輕很輕,但它又是沉甸甸的。

參考資料

《李登海:雜交玉米之父》新華網

《他與袁隆平並稱“南袁北李”,雜交玉米讓國人“吃好飯”》中國新聞網

1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尋找最美“國門”護航人|夏曉明:警色年華忠誠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