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內容提要:在北辰區果園新村街東昇里社區,65歲的老黨員王彥芳是最早加入社區志願服隊的居民之一。多少年來,無論嚴寒酷暑,社區中總有她忙碌的身影。不僅如此,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王彥芳還一直照顧著比她大3歲、肢體一級殘疾的哥哥王寶祥,即便是節衣縮食,她也從未想過放棄。王彥芳和王寶祥一起閱讀當天的《今晚報》。王彥芳說,每天一起讀《今晚報》是兄妹二人幾十年來的習慣。

  天津北方網訊:在北辰區果園新村街東昇里社區,65歲的老黨員王彥芳是最早加入社區志願服隊的居民之一。多少年來,無論嚴寒酷暑,社區中總有她忙碌的身影。不僅如此,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王彥芳還一直照顧著比她大3歲、肢體一級殘疾的哥哥王寶祥,即便是節衣縮食,她也從未想過放棄。

  一句承諾

  王寶祥在家裡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妹妹,父親在他12歲那年因工傷去世。18歲那年夏天,王寶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下半身完全無法動彈。經檢查,他患上了類風溼關節炎。從那時起,他便徹底無法獨自行走。病情發展得很快,後來他的雙手連飯碗都端不住,飯也吃不下去了。“18歲的小夥子瘦成了皮包骨,以當時的條件,能保住命已經是萬幸。”在家裡排行老三的王彥芳說。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因為憂心王寶祥的病情,母親突發腦溢血。“寶祥,寶祥……”彌留之際,母親仍然放心不下患病的兒子。“媽,您放心,有我在,我照顧二哥一輩子。”站在病床前,當時年僅15歲的王彥芳許下諾言。從此,她承擔起了照顧王寶祥的重任。

  不離不棄

  為了全心全意照顧二哥,同時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王彥芳退學參加工作。她上班的工廠離家很近,每天中午都能回家給二哥和妹妹們做飯。“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1元,一分錢得掰成兩半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彥芳的眼眶溼潤了。從少年到青年,王彥芳承擔起本不該由她承擔的重擔,精心照顧著二哥。這其中的苦,也只有她自己能體會。

  “年紀輕輕就落下了殘疾,換任何一個人脾氣也好不了。”因為這份理解,即使二哥總是發脾氣,王彥芳也始終保持著寬容和忍讓。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大家都住在一個大型臨建棚裡,但王寶祥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待在自己家裡不出去。“他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但是萬一有餘震,把他砸著可怎麼行!”王彥芳百般勸說,王寶祥才同意住進臨建棚。

  多年後,王彥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當她把婚後要帶著二哥一起住的想法告訴未來的丈夫後,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咱兩個人照顧,比一個人強。”從那時開始,王彥芳和丈夫還有王寶祥組成了一個特別的三口之家。孩子出生後,她仍然不離不棄地照顧著二哥。

  從1972年到2022年,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王彥芳從未離開王寶祥半步。“最近這幾年,雖然二哥還是連睡覺都只能坐著,但身體比之前好了一些。”王彥芳說,二哥身體健康是她最大的快樂。

  自強不息

  雖然年少時便已殘疾,但在王彥芳的精心照顧下,王寶祥憑藉自己的雙手努力實現著自我價值。“二哥心靈手巧,還很好強,用米粒穀物粘貼作畫、燙畫葫蘆、畫扇面、做十字繡,自學之後樣樣精通。”王彥芳驕傲地說。

  記者看到,在王寶祥和王彥芳的家裡,擺著不少王寶祥燙畫的葫蘆和精緻的十字繡作品。據瞭解,果園新村街成立了多個社區民間文藝家工作室,邀請社區文藝達人當工作室主理人,傳授民間技藝。前不久,街道工作人員特意將“社區民間文藝家工作室”的牌匾送到了王寶祥手中。

  2019年,王寶祥還聯繫了區紅十字會,想辦理遺體捐獻手續,希望自己去世後能為社會做些貢獻。“我一輩子嘛也沒幹,也沒為社會和國家做什麼貢獻,把遺體捐了,還有點用。”王寶祥告訴記者。一開始王彥芳並不理解二哥的想法,但經過幾次溝通,她最終還是同意了,並幫助他辦理了遺體捐獻協議。

  “黨和政府出臺了各種好政策,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經過半個世紀,兄妹二人雖然吃了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苦,但也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王寶祥說,他還有個願望未能實現。原來,王寶祥日常出行靠的是一輛購於15年前的單臂手搖三輪車,現在車子軸承損壞嚴重,已無法維修。他想買一輛新車,但和王彥芳尋遍本市也沒找到同款車型。他希望自己能有一輛新的單臂手搖三輪車,能經常外出轉轉。(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難歸難!很多市民還在等舊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