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邑和堂”是府前社區第十二網格打造的一處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室,自今年6月份運行以來,已成功化解鄰里矛盾糾紛11起,“邑和堂”裡“解疙瘩”已成為當地百姓解決訴求、糾紛的第一選擇。

不久前,社區居民魏先生反映:2019年時,村裡欠了他12萬元的工時費和機械費,為抵欠款,村裡開會決定將29畝閒置土地租給他,租期10年。但在魏先生收拾好地塊後,受多種因素影響,村裡決定重新競標處理該地塊。社區工作人員在瞭解事情原委後,將魏先生和村委負責人請到了“邑和堂”。在主談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調解下,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村委收回土地,欠款分批付清。魏先生感慨地說:“本是來討說法的,可主談人耐心細緻的調解讓我的氣消了大半,朋友交談式的調解讓人心服。”

在“邑和堂”,主談人有時是街道社區幹部,有時是政法幹警、律師、樓道長、網格員……截至目前,“邑和堂”已建立起一支溝通能力強、擅長調解的65人志願者隊伍,接到老百姓的調解訴求後,“邑和堂”會根據“誰能談、誰主談”的原則,安排主談人以“談談心、聊聊天、拉拉呱”的方式,調解百姓訴求。

“邑和堂”自開設以來,充分利用主談人紮實的調解功底、較高的社會威望、親和的個人魅力以及群眾信賴等優勢,堅持愛心、細心、耐心、公心、責任心“五心”協同發力,積極探索“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讓調處工作主動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切實維護群眾的合理、合法權益,真正做到了“邑”心為民聽民訴、“談”客空間解民憂、“即”談即成遂民願、“和”風細雨潤民生。

張娜娜表示,“邑和堂”嘗試以群眾“小自治”推動社會“大自治”,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和探索,在優化轄區營商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6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嶺航”社會實踐隊:學習粵韻操,傳承粵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