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馬鞍山當塗縣塘南鎮全力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全鎮幹群齊上陣,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願的原則,努力探索糧食增產增收新思路。
化零為整,小田變大田。一方面守住土地承包政策不變的底線,堅持尊重農民意願,通過承包權不動、經營權交換的方式,化零為整地引導農戶將零散土地集中起來,變“一戶多塊田”為“一戶一塊田”。另一方面,在“整村並田”基礎上,推動耕地資源變資產,引入現代化農業集團,以“一村一塊田”方式進行整村流轉,累計推動建設高標準農田36000畝。耕地“小並大”後,每畝土地承包費增長100元以上,機械化耕作畝均節約成本近100元,畝均累計增收200元以上,有效提升了農業經濟發展效益。
錯時開發,閒田變忙田。在南圩區盛農現代化農場開展農田“錯時開發”試點,由原來“一季水稻”模式轉變成“一季水稻+一季油菜”模式。充分利用油菜肥田效果好的作用,深度挖掘油菜的肥用功能,每年分區域選擇適宜種植田塊集中連片種植油菜3000畝以上。在油菜蕾薹期進行集中採摘和銷售,在花期開展農場油菜賞花節,青角期深翻肥田開展遊客農事體驗,一年四季綜合利用。以景促旅,農旅融合,為休閒觀光、農事體驗、農耕文化傳承等農業新業態發展打下基礎。
綜合利用,蟹田變稻田。以塘南鎮水產科技示範園為試點,將原來以河蟹產業為主的示範園打造為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基地,因勢利導地幫助園內水產大戶轉型發展稻蝦種養。嚴格按照稻漁綜合種養田塊溝坑面積不超過稻田面積10%的比例標準,結合水稻畝產不低於500公斤的要求,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好稻田,穩定全鎮水稻種植面積。目前,水產科技示範園“蟹田變稻田”試點模式已在全鎮進行推廣,全鎮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約6000畝,畝均可產優質水稻500公斤、龍蝦120公斤,畝均產值達1萬元、利潤6000多元,實現了“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
變廢為寶,差田變良田。塘南鎮域內河網密佈,灘塗等低產田普遍存在,由於地勢低窪,易生漬澇災害,加之原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老化,嚴重製約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近幾年,塘南鎮積極實施土地整治、農業提升、生態修復和產業佈局,採取水利配套、溝渠整治、道路建設、農田盤整等方式,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用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和土地整理復墾項目資金,累計投入近6000多萬元進行基礎設施條件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6000畝,實現了“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農田單位面積產量高出周邊區域20%以上,年產優質稻穀3500噸,變窪地為良田,變灘塗為糧倉。(高婷婷 安徽經濟報融媒體記者 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