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視頻刷屏,簡短的內容講述了二舅平凡,而又有力量的一生。
每一個網絡爆款出現,必是觸發了某代人的集體共情。“二舅”半世孤苦,卻始終對生活充滿熱情,不斷用愛治癒著他人。
“二舅”身上,有著鄉土人物、時代往事的影子,二舅不僅是二舅,還可能是“字寫得好”的三叔,也可能是“特別孝順”的大姨。
成熟社會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生態位。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心態調整好,每個人都能過得挺不錯。
農村裡的事兒,哪裡有那麼較真。陝西有句民謠,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矮板凳,都是木頭。我國很多縣城房子沒有房產證,也照樣可以交易。二舅很舒坦,其他不重要。
“二舅”治癒了我們,那麼誰來治癒“二舅”?“二舅”現已搬到縣城居住,這是當前農村老人最好的晚年安排。現在縣城棟棟高樓崛起,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棲身之地。
“二舅”的經歷,既是城鄉二元制的結果,也是時代打下的烙印。那代人肯吃苦、能包容、善謀生,用半世滄桑澆鑄了城鎮化崛起的龐大底座。正因如此,他們每個人都應得到命運的眷顧。
往事不可追。二舅的“治癒”,長期與困苦、艱辛相伴隨,是逆境逼出來的選擇,也是與命運妥協的無奈。這既是淳樸的天性,也是胸中的格局。
正如這篇視頻的主題,我們所有人都不能因為“二舅”堅韌、善良、老實,就無意識地忽視他們的存在和追求。就像短視頻中反映出的一些留守老人問題、殘疾人士保障難題等,都需要亟待解決。
“居者憂其屋”,我們更加期待,這種關注度能轉化為更持久的老年生活觀照,聚合成更加可為善為的力量,讓鄉土社會不再有“二舅”這樣的苦和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