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熱難耐,30℃+的高溫,讓我們躲在空調常開的“清涼屋”中慢慢消暑,然而古人即無空調風扇,欲得涼風,唯手中扇一把。自此,搖扇之時,賞玩扇中之書畫,也成為文人墨客的又一大雅好,既得涼風以清暑,又可觀賞以消夏。久而久之,這寸尺之間的文墨,被後人悉心收藏裝裱,成為十分別致的一類清賞。
畫意漫筆半弧間——摺扇繪畫的天地
摺扇自明代開始流行於中國,在宮廷的推廣下,迅速成為文人士大夫雅玩的風尚,扇骨的選材、扇面的材質,每一個細節的差異都彰顯著地位與審美的差異。而扇中的畫面,更是大有深究的內涵。
在中國傳統繪畫當中,摺扇扇面屬於異形的畫面,不同於其他類型規則完整的平面,摺扇上寬下窄的空間,挑戰了原有規則形狀下經營畫面的法則。畫家不僅要在畫面中建構相對完整的意境空間,又要契合人們把玩團扇時的視覺慣性,十分考驗藝術家的構思與格調。面對扇面,畫家往往取左右均衡之形勢,使扇面展開後的視覺空間相對平衡,不至偏頗。或是利用款識等元素“四兩撥千斤”,或是拓展“畫外之境”引人無限遐想。在半弧紙面間將畫面元素安排得錯落有致,疏密得當,實為一大功夫。
Lot 731董其昌(1555-1636)松下聽溪
鏡心 水墨紙本
17.5×52 cm. 約0.8平尺
1621年作
題識:辛丑三月 玄宰
鈐印:董其昌(朱)、孔氏鑑定(朱)、錫疇審定(白)、香山林氏見山齋(朱)、少唐心賞(白)、潘氏聽帆樓藏(朱)
董其昌,明代著名書畫家,曾官至太常少卿、國子司業、南京禮部尚書。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畫山水,遠師董源、巨然和黃公望,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導“南北宗論”。為華亭派傑出代表,其作品及畫論對明清畫壇影響巨大。
董氏繪畫,常取元人畫意,曠古悠遠,氣韻蕭疏,用筆縱逸而有骨力。此作亦有元人一江兩岸之蕭遠意境,筆墨淡雅,溫潤可愛。
Lot 730高詠(1622-1685)歲寒三友圖
鏡心 設色紙本
21×56.7 cm. 約1.1平尺
1697年作
題識:康熙丁丑嘉平六日寒雨初晴窗外梅花漸大時鳥弄聲擁爐作此呈印翁先生正宛溪高詠
鈐印:遺山(朱)、南海招氏珍藏(朱)、詠印(白)
高詠,字阮懷,號遺山,安徽宣城人,高維嶽後裔,幼有神童之目。康熙十八年舉鴻博,授檢討,能詩文,擅書畫,書、畫、詩稱三絕。此作中閒亭一座,孤松一株,觀之頗有閒雲野鶴之意蘊。
Lot 729上睿(1634-?)探梅圖
16.5×51.5 cm. 約0.8平尺
1721年作
釋文:幽亭巖壑中,豔雪香千樹。此際寂無聲,布穀呼春雨。
題識:辛丑秋九月仿趙千里為世長兄蒲室 叡
鈐印:叡(朱)、目存(朱)、邨僧(朱)
上睿,清代康熙年間僧人。字靜睿、潯微,一作潯浚、潯睿,號目存、蒲室子、童心和尚、童心道人、童心行者、臥雲人。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博學多才,工詩文。
平崗淺巒,松茂柏翠,草亭之側,澗上泉下,寒梅悄然綻放,一高士正渡橋越溪而來。寫的正是蘇州一帶景色與古士夫的逸趣雅興。畫筆秀麗精謹,情韻兼勝。目存畫晚清及民國時每為藏家所重,今之知者極少,亦憾事。
Lot 728清代 董誥(1740-1818)仿包山子山水
18.5×52.5 cm. 約0.9平尺
題識:仿包山子法 柘林董誥
鈐印:董(朱)、鄧嘯庵(白)、夢禪室鑑(朱)、歐陽林平(朱)、渤海後人(朱)、繡餘仙館(朱)、聽松書屋(白)
董誥,字雅倫,一字西京,號蔗林,一號柘林。董邦達長子,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浙江富陽人。山水稟承家學,雅秀絕塵,晚宗宋、元,書法宗二王,端雅遒勁。
此扇繪鎮江京口之焦山、金山以及北固山三山,用筆清潤而不失豐富,山石造型精研,深得其父董邦達筆意,雖不求形似,而有實景意蘊之三昧,頗耐得欣賞把玩。
Lot 726葉昀(1901-1983)倚仗聽鳴泉
20×51 cm. 約0.9平尺
1940年作
題識:庚辰立夏後二日寫 仰曦葉昀 倚杖聽鳴泉
鈐印:葉昀(白)、仰曦(朱)、唯曰孜(白)
葉昀,號松蔭。滿族葉赫那拉氏。崑曲藝術家、書畫家,我國現當代著名的滿族畫家。20歲時正式拜溥侗為師,學人物畫。29歲時參加中國畫學研究會。人物畫以線描見長,山水師法劉松年、藍瑛,筆墨酣暢灑脫。
Lot 727豐子愷(1898-1975)
野花載得滿船歸 行書弘一法師詞(壹套)
18×50 cm.×2 約0.7平尺每幅
1949年作
備註:本品含正面、背面二幅
正面:釋文:野花載得滿船歸
題識:履中先生雅屬 子愷畫
鈐印:豐子愷(白)、豐子愷年五十以後作(朱)
背面:題識:履中先生雅屬 己丑仲夏豐子愷書
鈐印:石門豐氏(朱)
豐子愷,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比,後改為子愷,筆名TK,浙江桐鄉人。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 “中國現代漫畫鼻祖”。漫畫取法民初曾衍東,兼受日本畫家竹久夢二影響,單線平塗,用筆流暢,線條簡練,民間色彩濃。他在遵循傳統詩畫觀以水墨線條為本質的前提下,融會西方的速寫與中國的詩意化,涉筆成趣,形成了既有寫實性又有抒情性的繪畫風格。他早年多取材現實生活見聞,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尤其喜愛取材兒童題材,勾畫出人情世態,意境雋永含蓄而耐人尋味。
此扇書、畫俱佳,正面取畫意“野花載得滿船歸”,寥寥數筆,設色簡淡,清新可人。背面行書弘一法師詞,書風簡率,行雲流水,頗有把玩之趣味。
墨痕筆韻陳舊情——摺扇書法中的人情世故
中國書法向來講究書家的水平。手中指腕與筆管聯動,筆法、結字、章法之間便可窺一人書法功力,而扇面當中的章法更是蘊含乾坤,考驗書家的功力。由於上寬下窄的形狀,既要保證文字不過分變形失去美感,又要契合視覺習慣,因此書家在摺扇上往往取長短行錯落之勢,從而完美地佈置文字。
而這些書法扇面當中,更重要的是承載著文人墨客間的情誼。在扇面中,書家多以詩傳情,通過文字的留存,記錄下一段段被歷史塵封的友誼,今數幅小扇,可剝其一角,以窺古人心意。
Lot 724明代 文謙光楷書《石湖看月詩》
17.5×54 cm. 約0.9平尺
題識:石湖看月 為奇甫詞文 文謙光
鈐印:謙光之印(朱、白)文去盈(白)
文謙光,明代吳門文氏之後,字去盈,生卒不詳,與文震孟、文震亨兄弟相友,《吳縣誌》載“為縣學生。善臨池,行楷仿晉人,神骨俱肖。”
Lot 722明末清初 姚樂舜 梅詩百韻小字扇面
17×52.5 cm. 約0.8平尺
題識:丁丑新秋偶録梅詩百運百韻恭 □萬道先生花燭之喜 致菴耕雲子莘野姚樂舜書
鈐印:姚樂舜印(朱)、莘野(白)
姚樂舜,字莘野,生卒不詳,工書。此作以蠅頭小楷書詩百首,用筆精微,結字骨架端莊,千字集於一扇,頗為難得。
Lot 725清代 祁豸佳(1594-1683後) 草書《贈嘉興令鄭太初》
17.2×50 cm. 約0.8平尺
題識:祁豸佳
鈐印:豸佳(白)、止祥(朱)
祁豸佳,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祁彪佳弟。天啟七年(一六二七)舉人,仕吏部司務。甲申(一六四四)後,隱梅市賣畫代耕。字學董其昌,而乏其秀韻。山水仿沈周,氣勢淋漓,筆力挺拔,自有一種不可羈勒之概。間作花卉,亦多逸緻。詩文詞皆有致。至於歌、弈、圖章,百戲俱善。
明末清初之際,董其昌以一己之力,將帖學書法拔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自此之後百年間,蘇淞及周邊之地,學書皆以董氏書風為尚,此作亦可見祁豸佳書風深得董其昌書法之筆意,用筆兼具圓勁與跌宕,指尖的靈動化為紙上筆痕的靈活多變,令人心賞。
Lot 723清 楊沂孫、楊泗孫 行、楷書法
19×53 cm. 約0.9平尺
題識:蓉邨一兄 沂孫 蓉村一兄 楊泗孫
鈐印:子與(朱)、楊泗孫印(白)
楊沂孫,清代書法家。字子輿,一作子與,號泳春,晚號濠叟,江蘇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舉人,官至鳳陽知府。工鐘鼎、石鼓、篆、隸與鄧石如頡頏。氣魄不及,而丰神過之。偶刻印,亦彬雅邁倫。著印印。卒年七十。工篆書,融會大、小篆。篆法精純,學力深厚。馬宗霍《霋嶽樓筆談》評其篆書:“濠叟篆書,功力甚勤,規矩並備,所乏者韻耳。”
楊泗孫,學名英泗,字鍾魯,號濱石,又號鍾魯。楊沂孫弟,世居恬莊鎮。咸豐二年(一八五二)殿試以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武英殿協修、纂修、總纂,國史館協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