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老照片中的金盆嶺與猴子石

原載《老照片中的長沙》2017年版

輯錄撰稿 陳先樞 梁小進

金盆嶺與猴子石

金盆嶺與猴子石的照片不算太老,拍攝於20世紀50年代。從畫面看去,金盆嶺與猴子石,那時還是長沙南郊兩處僻遠的地方。金盆嶺舊為長沙南郊外的山嶺,也是古驛道的所經之地。清時,這裡人煙稀少,常有虎豹出沒。地方雖說荒涼,卻是長沙的一處軍事要地。明崇禎《長沙府志》已有此嶺的記載:“金盆嶺,山斗峻曰嶺,縣南五里。” 清光緒《善化縣誌》說金盆嶺 “山勢盤曲如盆”。據此可知嶺因地形得名。

金盆嶺地處南門外要隘,為兵家必爭之地。康熙十五年(1676年)吳三桂叛軍退走長沙,悉力固守。清和碩安親王帥師 “直搗長沙於南門外金盆嶺”。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左宗棠獨起一軍,曾在這裡訓練他招募的五千軍隊。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國藩逝世,靈柩運回長沙後,最初就是安葬在這裡的楠竹衝。而於次年去世的著名書法家何紹基,也是安葬離這裡不遠的石人村,至今仍長眠於此。可知,此地風水甚佳,福壽俱全。金盆嶺再往南,一片稍開闊之地,江邊立有一座巨石,高約7米,形狀酷似猴子,故人們稱這一帶為猴子石。過往停泊的漁舟客船,即常在此拋錨掛纜。清陳運溶《湘城訪古錄》雲:“湘江東岸邊高三四丈,有石如獅頭,下有深潭”,“奇險可觀,俗呼猴子石”。

自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長沙府推官蔡道憲攜長沙名流周聖楷、郭金臺、楊德遠等7人來此“觀風”後,猴子石遂成為長沙的名勝之地。時過二年,即崇禎十六年,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克長沙,蔡道憲被捕。蔡寧死不降,被凌遲處死在明月池。從此,每當蔡道憲忌辰,撫臺及府縣官員和士人學子都要來猴子石設臺拜祭,頌讚蔡的忠烈精神。

清朝末年,修築粵漢鐵路,從長沙往南的路軌經過這裡,金盆嶺和猴子石一帶才漸漸地人煙稠密起來。經歷數十年的滄桑鉅變,金盆嶺與猴子石現已成為市區,不再是荒涼僻靜之地。

1975年在此建三水廠時,巨石被炸燬,猴子石僅留下了一個地名。從金盆嶺到猴子石,工廠、商場、公園、學校和居民小區四處分佈,廣廈林立,而猴子石已架起了一座大橋,跨過湘江。引橋之北為南郊公園。園內山巒起伏,群峰懷抱,而祭祀蔡公的祭臺上建起了一座“數紅閣”。本書出版後又發現兩幅猴子石照片,特錄如下。

1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常寧召開生態環境重點工作調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