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膠東半島三面環海,餐飲美食自然是以“海鮮”為特色。

所謂“海鮮”,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海中之鮮物。實際上,大凡海產,皆帶鮮味,只不過在程度上有高低之別。而若論“鮮中之最”,就當屬“海腸”了。

“海腸之鮮”,自古有名,在福山民間廣為流傳的“大廚帶著海腸粉闖京城”的傳說,即是例證。而清初著名文士趙執信在遊覽登萊時吃到海腸之後,也曾大為讚歎,專門寫下了一首詩來紀念,題目就叫作《食海族有名海腸者戲為口號》。

古之賢達尚且對海腸念念不忘,作為當世凡人,筆者就更不能免俗。早些年價格便宜的時候,我們朋友聚會時就必定要點韭菜炒海腸。後來價格高漲,普通聚餐不捨得再點,但若有遠道高客登門,還是會上一道海腸撈飯以示熱情。

愛屋及烏。筆者因為愛吃海腸,所以也逐漸對與它相關的生物學知識產生興趣。前段時間,在熱心朋友的幫助下,通過查閱《中國動物志》等專業資料,大體獲知了海腸在生物學上的具體分類。現就做個簡單整理,與大家共享。

在生物分類上,有“界門綱目科屬種”之劃分。而“海腸”的具體分類則是:動物界(無脊椎動物)——螠蟲動物門——無管螠目——棘螠科——棘螠屬——單環棘螠。也就是說,它的學名叫作“單環棘螠”,而“海腸”只是民間通俗稱謂。

螠蟲動物是一個很小的門類,在歷史上曾長期被視為環節動物(比較常見的就是蚯蚓)門下的一個綱,後來才單獨提升為一個門類。全世界的螠蟲動物約130種,除少數種類存在於半鹹水之外,其餘均為海生動物。

大概是因為螠蟲動物本身就是升級的“門”,其下並無“綱”,而是直接以“目”區分,主要即“螠目”和“無管螠目”。前者的種類數眾多,後者的種類數則相對稀少。

根據《中國動物志》的記載,無管螠目下只有一個科,即棘螠科;棘螠科下只有一個屬,即棘螠屬;棘螠屬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知四個種類,而國內目前只發現一種,即單環棘螠,也就是膠東人愛吃的“海腸”。

通過上面的描述不難看出,“海腸”算是一種比較“孤單”的生物,與之同目同科的種類寥寥無幾。而形狀跟“海腸”有些相似的“海老鼠”(海棒槌),在生物學分類上的關係卻相當疏遠。海腸屬於“螠蟲動物門”,而海老鼠屬於“棘皮動物門”,後者其實跟“海參”的關係要更近一些。

根據資料的記載,單環棘螠的分佈地主要就是在國內的膠東、遼東沿海區域以及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和日本沿海。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動物志》的研究者們所使用的“單環棘螠”的標本,大部分都是從煙臺芝罘島附近採集。膠東盛產海腸,也見一斑。

當然了,“盛產”是相對其他區域而言。如果本地縱向對比的話,膠東半島的海腸產量近些年已經明顯不如從前了。物以稀為貴,這也是市場上海腸價格節節攀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膠東見聞:幾十戶的小山村,一多半的門旁掛著“光榮人家”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