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最近,不少人逛商場時會很直觀的感受到,商場人少了,常逛的店鋪有些沒開門,有些已悄然閉店。這一現象反應了商業購物中心兩個重要指標,即客流量和空置率。CAIC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重點9城購物中心客流量下滑幅度普遍在10-30%之間。重點城市空置率不斷上行,CAIC監測的7個城市二季度平均空置率最高的武漢已達到9.3%,北上廣、成都和武漢空置率均超5%警戒線。克而瑞資管認為,5%是商場空置率的警戒線,高於這個標準將對商業購物中心運營帶來一定影響。客流量減少,空置率上行,核心問題還是當前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整體消費意願在降低,再加上疫情影響範圍不斷擴大,隨著時間戰線拉長,預計商業市場整體還將面臨下行壓力。

對於商業購物中心來說,客流量明顯少了。

2022年上半年,重點城市購物中心客流同比均有所下滑,客流下滑幅度普遍在10-30%之間。

具體城市而言,北京4月末受疫情影響,對整體客流影響較小;但3月14日-20日全市靜默7天的深圳則受影響較大,今年1-4月同比客流降幅高達23%,西安客流同比下降幅度最高,達到33%。

從全國重點城市商業購物中心來看,整體空置率仍在不斷上行。

CAIC重點監測的7個城市,2022年二季度空置率平均值達到6.6%。除了北京較一季度平均空置率下降1.8個百分點外,其餘6城空置率均有所上升,其中上海商業購物中心空置率較一季度上升最快,增幅達到0.8個百分點。

此次上海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疫情管控,截止二季度末,商業購物中心空置率為7.20%。實際上,2020年全年上海商業購物中心空置率12.2%,同比增長4.2%,平均租金為33.1元每平方米每天,同比下降3.9%。至2021年下半年,空置率錄得6.9%。

2022年疫情呈現不確定性、措施持續時間長、政策嚴厲、牽涉範圍面廣等諸多新特點,對商業購物中心影響程度並不亞於2020年,預計空置率將繼續上行,而租金將跌回兩年前水平。

截至二季度末,重點城市商業購物中心空置率最高的武漢,空置率錄得9.3%。值得注意的是,武漢近兩年商業購物中心空置率保持在9%以上,僅去年四季度降至8.3%。今年一季度以來,受多家品牌戰略調整閉店影響,推動空置率進一步上行至9.3%,創近一年來新高。

商業購物中心空置率比較低的是杭州和深圳。

二季度以來,杭州政府促進消費恢復的舉措接連出臺,零售、餐飲等特困行業紓困政策陸續落地,杭州商業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只有2.7%,但由於區域商圈內部分商場差異化調整成果有限,城東和城北項目空置率上升,拉動整體空置率較一季度上升了0.7個百分點。

深圳也在5%警戒線以下,錄得3.7%。

疫情衝擊下,短期內消費者購物意願和零售商開店信心受到打擊,加之品牌戰略調整,主力店退租、調整現象頻繁,使得2022年第二季度重點城市空置率均有上升,但基本面韌性仍在。

空置率上行,也意味著商場運營短期整體承壓。

根據CAIC調研顯示,今年1-4月,有八成物業出租率下降,這些下降的物業中有三成降幅超過了10%。在導致出租率下降、空置率上行的退租業態中,服裝、餐飲和休閒娛樂排在前三。

隨著消費疲軟的影響不斷深入,不少品牌迫於壓力選擇閉店。

約半個月前,有蛋糕界“愛馬仕”之稱的LadyM 發佈了中國內地門店終止經營的公告,上海南翔印象城嘉定首店也將於9月10日閉店。

上海復工復產後,老牌面包店克莉絲汀也陷入“關店潮”風波,8月1日起部分上海的門店經營才得以慢慢恢復。

再往前看,6月,位於上海傳統商業街淮海中路651號的H&M店鋪近日悄然撤店。

從克而瑞資管監測數據來看,2022年第一季度,重點城市開閉店比(開店數量/關店數量)均小於1,其中深圳租賃需求較為活躍,開關店比達0.95。這意味著開關店數量基本持平。而上海、北京和廣州開關店比數據分別為0.88、0.85和0.76,關店數量已明顯大於開店數量。

租金壓力成為經營者難以承受之重。

方先生在上海一家購物中心經營餐飲小店,疫情兩個月停擺,讓原本勉強保本的小店雪上加霜,營業收入為零的情況下,租金一點也沒少,由於無力支付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海復工後的6月初,他直接選擇了關店。

二季度末上海平均租金水平較一季度微降,但平均租金仍然高達34.4元/平方米/天。也就是說,一個20平方米的店鋪,月租金已超2萬元。

與閉店對應的是,新開店項目開業率不足一半。

2022年全年計劃新開業項目1008個,其中明確計劃上半年開業的項目有241個,但從實際開業項目數量來看,僅有111個項目成功開業,完成率僅46%。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商業開業延遲成為普遍現象,保開業搶開業是商管企業當下要務。

疫情對消費市場衝擊較大,在收入下滑的情況下,人們的消費意願也大大下降。

根據克而瑞資管調研數據顯示,94.4%的消費者認為疫情影響了其消費,其中44.8%的受訪者影響比較大,此外,有一半受訪者對未來的消費“更理性”。

另外,央行發佈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也可以看出,今年第二季度,有23.8%的居民選擇更傾向於消費,有六成居民傾向於更多儲蓄。

消費疲軟乃至停擺仍然是經濟復甦面臨的較大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3月國內整個社零總額的增速首次轉負,為-3.5%,隨後4月和5月連續下降11.1%和6.7%。

在具體的消費中,我們可以發現可選消費的表現也不容樂觀,上半年數據中,有7大品類消費同比增速仍然為負增長。受物流的限制,線上的消費增長也處於乏力的狀態。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與此同時,人均消費支出僅表現為微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0%,而去年同期增幅12%;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56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0.8%,而去年實際增長17.4%。

人們的消費意願正在降低。

如今疫情進入第三年,疫情的不斷反覆致使線下消費需求越來越疲弱,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的轉變,正在對原有的商業市場造成持續性的影響。目前重點城市購物中心客流同比均有所下滑,空置率不斷攀升乃至高於警戒線,閉店潮來襲,商業經營再次調頭下滑。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5
最新評論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概念追蹤|光伏景氣帶動EVA需求偏緊 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附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