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昨天,#大連理工#這個名詞上熱搜了,按照微博的屬性,一般只有一個名詞時,大概率這個地方或這個人發生了一件引入關注的大事,且極有可能是壞事。

不出所料,點進去看到了一個萬分惋惜和心痛的事件。一位微博名@紅燒土豆葉的大連理工研三學生,在實驗室身亡,此前他在微博留下遺書,文中開玩笑地稱要“一掛解千愁”。

通篇文章看下來,在我們外人眼中好像他也沒遇到特別大的事情,但他就是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了,因為他已經拼盡了全力,可依然看不到希望,延畢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整個讀研的過程中,他越來越找不到意義和方向。

在讀他文字的過程中,我的內心一直充斥著惋惜和不解,覺得才25歲為什麼要想不開呢?直到這句評論:“他最後還在祝國家繁榮昌盛,多麼溫柔的人啊”讓我瞬間淚崩,是啊這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人啊。

他說,“只想來告個別,待會兒我就準備一掛解千愁了。”他面對死亡的態度,不是恐懼、害怕,反而認為死亡是解脫與另一個歸屬的起點。

他還說:“如果我身上還有哪個部位能用的,都拿走吧。請把我燒成灰隨便埋在哪塊地裡,好歹能貢獻點養分。”

他還說:“謝謝你,謝謝你看到了這裡。我其實算是個挺內向的人,第一次跟人傾吐了這麼多。”他善良懂禮貌,甚至連傾訴都害怕是一種打擾,對於他人的一點點善意都能感知到。

可就是這樣一個溫和的人,就這樣選擇死亡了。

遺憾嗎?太遺憾了!可我無法譏諷他輕易地放棄了生命。我們常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那些日日夜夜苦苦煎熬著的日子,那些和實驗室器材鬥爭的日子,那些絕望的日子不是我們在過。

那些盡力而為換來的卻是沒有絲毫成績顯現的沮喪落寞,一日復一日,時時刻刻地再向他發出“否定”的訊號,你不行,你真的不行,你可算了吧……最後到認為自己是“廢物”。

他生病了,錯誤地以為死亡是新生。

我真心地希望和勸誡,正處於這位學生這樣困苦狀態的其他人們,你們一定不要學他。也許,試著再往前走一走,或是換條路走一遭,你們會看見生活的AB兩面,你們不會一直處於B面。

你看,那位在網際網路時代混得風生水起的畢導畢嘯天,因為本科畢業專業排第一,妥妥直博了。剛開始進組時被導師寄予厚望,可是讀了三年卻休學了。

畢嘯天自己在他的微信公眾號上說,“前三年博士生活自我否定是常態,開心自信才是偶然。”而在焦慮中的自我否定是讀碩讀博的常態。

你不是孤軍奮戰,你有非常多的同齡人與你一樣正在煎熬著、堅持著、奮進著、向上著,熬過這個坎之後,你們回看會發現,其實你早已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同樣,這個事件也給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警醒,我們習慣了教孩子們去奮進向上,我們的心靈雞湯也在告訴孩子,第一值得被銘記,第二名不配擁有姓名。

彷彿,人這一生,追求成功和卓越是一件絕對正確的事情,我們希望孩子在學校時是優等生,希望他們能夠才藝雙全,等到走出校門畢業進入社會,也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儘早地給他們做好了職業規劃,三年一臺階、十年一個大臺階,然後期待他們能夠擁有值得誇耀的人生。

可是,我們常常忘了,做一個優秀的人很累!這個過程,是需要常年累月的高度自律才能修行出的持久狀態,是對自己時間管控精確到分秒上的人才,對自己每一步都有著小目標、小規劃。

而這樣的人生,也許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想一想我們自己,有多少人真的會覺得刷劇、看綜藝打發無聊時光是一種頹廢,有多少人堅持著要成為孩子的榜樣,而放棄掉悠閒的時光,去努力地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自己沒有做到,並且享受著對這個世界兩手一攤不作為的懶惰愜意時,就也應該允許孩子也可以做個普普通通的快樂小崽子。

而如果有一天,當我們的孩子告訴我們他覺得優秀太累,不知道幹什麼時,我們也能夠允許他們歇一歇,停一停,人生的有些坎其實放一放,就真的過去了。

有人說最好的人生是:既有敏感的靈魂,又有粗糙的神經;既有滾燙的血液。又有沉靜的眼神;既有深沉的想法,又有世俗的趣味;既有仰望星空的詩意,又有腳踏實地的堅定. 經歷了長夜,守到了黎明,穿行過黑暗,還相信Sunny,帶著強大的內心上路。臉上有卑微的笑容,一路看山看水,走走停停。

可是,也許最好的人生,就是這個人擁有隨時讓自己快樂起來的能力,擁有屢敗屢戰的勇氣,相信自己的人生在這條路上拉胯了,在其他的路上能夠姍姍發光。

人生百味,快樂是最好吃的那一味。

而我,希望孩子們都能吃到。

48960
最新評論
  • 1 #

    溫柔?看不出是對形式教育的諷刺ma

  • 2 #

    昨晚睡覺之前我還想起這事兒心裡真堵的慌,才25,又佩服又心疼,希望來世你真的可以變成一隻貓,遇到一個好主人

  • 3 #

    溫柔,不怎麼感受得到,更多的是,在讀研究生,明顯有一定抗壓能力的人(考研讀研不易),為何會輕易放棄自己,這是對周邊環境和自己有多失望,臨了,還不願意深刻剖析反思自己心中鬱結,絕望至此。

  • 4 #

    給,那些讀研的人敲個警鐘!本科畢業就就業吧

  • 5 #

    這學生太傻 資料不一定要真啊 我耳聞很多都是先結果 後根據需要編資料啊 太不珍惜自己一條命了

  • 6 #

    兒子本科畢業,期待他考研,不久告知他們一個學兄因考研從七樓一躍而下!聽此,我說兒子,考研與否自己決定!現在,兒子在省城工作,已婚,夫婦銀行職員,房子幾套,生活無憂。所以說,研究生博士生不是必由之路!讓自己過得輕鬆點。

  • 7 #

    有些人諷刺研究生諷刺考研,我堅決反對。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研究生是國家的寶貝,怎麼能諷刺他們呢?你孩子上銀行有什麼好的?過點悠閒的人生有什麼好的?國家要發展人民生活要好起來,還得靠理工科的學生們突破高科技帶來新發展。還有那些鼓勵人們論文造假的,那不是帶壞節奏嗎?教育改革關心大家的心理健康,讓中國的心理諮詢行業健全起來。平時鼓勵大家多互相關懷。中國現在這麼缺人才,出生率這麼低,害死這麼多優秀的好孩子,多可惜。

  • 8 #

    既有滾燙的血液。又有沉靜的眼神;既有深沉的想法,又有世俗的趣味;既有仰望星空的詩意,又有腳踏實地的堅定. 經歷了長夜,守到了黎明,穿行過黑暗,還相信Sunny,帶著強大的內心上路。臉上有卑微的笑容,一路看山看水,走走停停。說的不錯

  • 9 #

    最近看到幾個自殺者的遺書,最後都寫上祝國家繁榮昌盛。。。。我個人不認為這是祝福,感覺怪怪的。生存在任何時代都不是容易的事。以前物質貧乏的時候,是缺吃少穿來實現淘汰。現在物質不缺了,是精神上的強弱來實現淘汰。中國現在發展的很快,可悲的是,周圍的人發展比自己快,這種失落感真的很打擊人。所以人要想得開,不能去攀比,要過得心理健康。

  • 10 #

    心理承受能力不過關,到了人生重要階段你還是會選擇一樣的路,所以,來世做個狂傲有骨氣的人,去tmd溫柔,處在現在社會溫柔是被人在背後笑話的知道嗎

  • 11 #

    很多大學生內心都很痛苦,讀十多年的書,畢業出來還不如一個送外賣的,而且工作很難找,看到師兄師姐們在找工作那種無奈,有的沒找到工作回校借錢、借宿、到大食堂吃飯,那種憔悴的面孔和憂鬱的眼神,其實師妹和師弟比他們更痛苦。

  • 12 #

    有勇氣自殺,怎麼會沒有勇氣面對這個世界呢?還有父母親人的期待有置於何地?自殺是最不負責的歸宿!

  • 13 #

    一個唾手可得的目標成了奢望,這是最後的一根稻草。比之初中畢業去異鄉漂泊,這種塔尖上的墜落更讓人嘆息。我命由我不由天,無論多麼卑微與渺小,不向命運低頭的都堪稱強者

  • 14 #

    人一定要學會知足常樂。我經常想,自己要學歷沒學歷,要身高沒身高,創業還欠一屁股債。是什麼讓我天一亮,就鼓勵自己,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努力還債,努力生活。我覺得是知足。知足自己有手有腳,沒病沒痛。知足自己身邊家人朋友孩子健康平安。健康活著,就是最大的福氣。就是希望。只有死人才沒有希望

  • 15 #

    人生起落沉浮是避免不了;意志消沉的時候,就去幼兒園看看歡快的小朋友們,去早晨的菜市場聽聽吆喝叫賣聲,去夜晚的大排檔聞聞燒烤炒菜聽聽人聲鼎沸,這人間最平凡的煙火氣可以讓人感覺到人間值得留戀!

  • 16 #

    他考研就是躲避就業競爭,不是一個勇敢的人

  • 17 #

    青山依舊在,幾度人行行。人生就是生而為生,哪有什麼春花秋月,只有負重前行,不經歷風雨,彩虹也不會豔麗氣貫天地。

  • 18 #

    不是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這孩子被研究生課題和眾人的期待給綁架了。有時放棄不失為一個理智的選擇。這樣三觀正的人,最後卻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人生

  • 19 #

    其實這個孩子應該屬於比較Sunny幽默有思想的,抑鬱是怎麼來的?難道不應該對中國的研究生教學進行反思麼?導師一年見不到兩次面也是學生的錯?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一本正經:如何科學地增高?(18歲以上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