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意思說,有一些人,由於自身控制能力低,無事生事,自找麻煩,自尋苦惱。
以前我感覺這句話好笑,誰會自己找麻煩?不過看了一些人和事,發現還真有。當然,這需要用心看才行。
一視頻顯示,在山西忻州。兩小孩子爭鞦韆,這再正常不過,結果最後兩大人大打出手,看了感覺有點無語,甚至有點憤怒。
視頻裡,年紀大一點的男孩搶到了鞦韆,小女孩失敗告終。這原本很平常的小事,小孩子貪玩,還不懂事,喜歡爭強好勝。
當然,沒搶到的小孩子自然會不開心,有些甚至會哭。奶奶看到自己孫女傷心了,感覺不爽,因為感覺自己孫女不能受氣啊。
於是這位奶奶就使勁搖鞦韆,這顯然不是為了讓男孩子飛得更高,而是使壞啊。都知道用力過猛只有驚嚇,沒有驚喜。就連小女孩都嚇到了,高呼“不玩了!”
結果這位奶奶是不達目的不罷休。此時不是為了孩子了,而是為了自己出口氣。因為她的孫女都嚇到不敢玩了。
男孩子媽媽在旁邊看到自然不舒服,抱胸冷眼旁觀,顯然是要看這位奶奶會過分到什麼樣子。
而這位奶奶似乎不怕事,即使她人拉她手,意思讓她算了,這位奶奶也不放手。
眼見這位奶奶不依不饒,孩子媽媽怒火也逐漸上衝破閥值,飛起一腳踹了過去。嘴裡還喊著:"好意思啊你。"
這位奶奶也不甘示弱,甩起手裡的包包和男孩媽媽是打了起來,一時間小孩子哭叫聲、罵聲、勸架聲混在一起,感覺真是亂、亂、亂頭緒。
雖然沒有交代結果,但是看到這裡已經夠了。明明是小孩子之間的正常矛盾,卻演變成了大人之間的戰爭。
這讓人感到無語,甚至憤怒,這不是吃飽了沒事找事嗎?
看起來是奶奶疼愛孫女,要為孫女出頭,但這種愛太自私,毫無理智。
因為,孩子沒搶到,自己都說就算了,畢竟孩子家家都不懂事,如果實在覺得孫女委屈,要出頭,也是禮節性商量。
這才是正確方法。而這位奶奶,沒有,本能覺得自己孫女受欺負,那麼就要找回場子。
然後她就假意搖鞦韆,實際是什麼想法,這個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用武力解決問題。
這位奶奶,顯然是在無事生非,看到孫女受欺負,就受不了。這其實就是一種本能,也不問是非黑白,於是動手了。
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別人能輕易讓她得逞?後來孩子媽媽抱胸冷眼旁觀,也表明了態度,結果這位奶奶還不怕事。
於是孩子媽媽和奶奶就打了起來。不難看出,強勢或者武力,只會讓問題越來越激化。
有人會說,這位奶奶如果商量,估計能解決問題。所以不是無解。
其實還是有辦法解決,怎麼辦?打架只會激化,商量可能心有不甘。沒路?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對待輸贏冷靜看待就是了,千萬不要賭氣爭強。即使打仗也是勝敗乃兵家常事。
所以,正確的辦法,對於小孩子的輸贏看淡一點,理智一點。寬容並不是懦弱,也不是沒用,反而是大智大勇。武力只會自找苦吃。
因為戰勝自己的本能衝動,尤其是這種沒有理性的衝動,這其實才是真正的勇敢。
否則暴力解決問題,最終只是給自己找罪受。想象下,打架一開始,結果就是苦果。
自己可能受傷,受氣,而且嚇得孩子也哇哇大叫,這樣哪裡討到便宜了,又哪裡出氣了呢?
所以有時,忍一時風平浪靜,這才是一種勇敢,也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
畢竟出了社會,可以說,沒有人不受氣的,一山更有一山高,不可能事事爭贏。這恰恰也是對孩子一種耐挫折鍛鍊。
否則以後孩子出社會,這位奶奶能一直在幫助嗎?顯然不可能。
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衝動的情緒,那麼有時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
當然,這位奶奶不講理,當受譴責,而這位媽媽也太沖動了。真把這位奶奶打傷,也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好辦法就是走開,跟瘋子不要理論。
所以,希望遇事冷靜,不要衝動找罪受。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