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煤礦採掘”,很多人腦海中很自然就會浮現出滿臉煤灰的礦工形象。
這件“採掘神器”是什麼?
這裡所說的“採掘神器”,指的是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根據不同地質條件配套,整個系統最長可達200多米,重量高達230多噸。
其中,可伸縮的巨大的滾筒是它的利齒,負責挖掘;前方的旋轉刀盤好似“巨龍”的舌頭,把割下來的煤塊源源不斷地撥到嘴裡,而龍的脊椎和頂部、側面的龍爪負責支護,龍的身體則負責運輸。
就這樣,整個系統完成了從採掘到支護再到運輸的一整套工作。
快速掘進系統。中國煤科供圖
為何能稱為“煤海蛟龍”?
和今天的先進技術相比,傳統掘進技術工序繁多,技術水平低,造成採掘比例嚴重失衡,每月平均進尺僅約180米,再加上工作面水、瓦斯、頂板、粉塵等嚴重威脅人員與裝備的安全。
一直以來,大陸外未形成掘進、支護、運輸平行作業的掘進作業線,掘進更是成為煤炭安全綠色高效開採的短板。掘進、支護、運輸不能平行作業,堪稱“世界級難題”。
王虹直言,針對這樣的問題,2012年,中國煤科便提出了“快速掘進”的構想。
2013年,第一代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1.0同時也是世界首套快速掘進系統在神東煤炭集團投入工業性試驗。2018年,第二代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2.0,實現系統設備系列化和模塊化,系統適用範圍拓展到中等穩定圍巖及較複雜地質條件。2020年,第三代智能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3.0應用而生,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進一步得到提升。
研發過程中,科研人員提出了“掘支運三位一體”掘進方法,將原本各自分離的掘進、支護、運輸工作結合一體,成功開發了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成套技術、工藝和裝備,取得了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維度協同支護、大功率全寬截割、柔性連續運輸等核心技術突破,首創“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關鍵技術與裝備”,實現了煤礦掘進由半機械化向完全機械化和自動化的重大技術變革。
這一技術與原有掘進方法相比,掘進速度提高2-3倍,作業人員減少2/3,有效緩解了採掘失衡。
掘錨一體機。中國煤科供圖
煤礦掘進“掘”出世界紀錄
回顧歷史,最早的煤炭開採工作,全部要靠人力去挖掘,靠的是肩扛、手抬;慢慢地開始採用風鑽和炸藥;到了現代,才實現機械輔助。陝煤集團黃陵二號煤礦總經理易瑞強坦言,雖然開採手段有所變化,但掘進效率和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煤礦工人。
巷道掘進作為煤炭開採的先行基礎工程,約佔煤礦井下采掘工程量的70%-80%。而中國每年新掘巷道13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工程量巨大。
面對這樣的工程量,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的應用,不僅顯著提高了煤巷掘進效率、降低了作業人數,還改善了掘進工作面環境,實現了高效捕塵、除塵,保障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
同時,這項技術突破更“掘”出了世界紀錄。2014年,在穩定圍巖條件下,月最高進尺3088米,創造了大斷面單巷掘進世界紀錄,是煤礦平均掘進速度的10倍以上;2022年5月,在中等穩定圍巖條件下,月最高進尺2086米,掘進效率提高3倍;2022年3月,在複雜圍巖條件下,月最高進尺856米,掘進效率提高1.5倍。
以“中國創造”打造“中國速度”
2021年,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入選“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極大地促進了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助力綠色礦山,以“中國創造”打造“中國速度”。
如今,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已遍佈在晉陝蒙等各大型煤企集團,並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廣泛推廣應用。
作為中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煤炭當前仍是中國最主要的能源。先進的煤炭採掘技術,有效保障了中國煤炭資源穩定供應。今年以來,在全球能源供應偏緊背景下,中國持續做好煤炭增產保供工作,將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