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讀完《終身成長》,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以靜態的思維來看待或應對工作或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問題、或挑戰。
固定型思維者的問題對於固定型思維者來說,更傾向於認可靜態不變的東西,比如天賦;不認可或者不知道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反而非常看重單次測驗/考試結果所反映出來的天生的能力,因此對單次測驗結果非常在意。基於上述前提,固定型思維者做事情更喜歡以擁有的天賦為出發點,以充分發揮這種天賦為追求的目標,喜歡達成完美的樣子;而對看起來因為天賦不足,而需要做的持續努力、學習,和嘗試各種方法的行為不認可或者不上心。帶來的結果就是,固定型思維者對持續的努力、學習沒有太多的動力,而只對能充分彰顯自己天賦或能力的事情感興趣——更傾向於做自己非常有把握的事情,不願意接受挑戰。因為認為能力或天賦是天生的、不可改變的,因此固定型思維者非常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很怕別人否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固定型思維者不願意接受沒有把握的事情:如果失敗或者出了問題,他們就傾向於認為自己天生的能力不行,傾向於認為別人會因此看不起自己,更進一步,他們很容易抑鬱。成長型思維者的優勢成長型思維者往往具有動態發展的思考模式,傾向於認為,凡事都能夠嘗試通過學習或努力來解決或改進。對於天賦,他們報以欣賞的心態;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天賦,他們也不會自怨自艾,而是願意通過持續的努力、學習,和嘗試各種方法來應對問題或挑戰。因此,對於單次考試或測驗所反映出來的能力,他們不會看的很重。基於上述的前提,成長型思維者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或新方法抱有極大熱情,更願意接受能夠學到新知識、新技能的事情。因為他們從骨子裡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而能力或技能都是可以通過持續的學習、努力來提升或習得的。完美對他們來說只是持續努力的副產品,而不是最終的目標。成長型思維者更看重沿途的風景,而不是終點的樣子。因為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也是可以改變的,成長型思維者敢於也樂於接受有挑戰性的任務。因為即使短時間內無法完成或者失敗了,他們也不會認為這意味著自己不行,而只是認為自己欠缺某些知識或能力,進而會以更大的熱情和韌勁來持續投入時間、精力學習、思考,嘗試各種方法來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因此,成長型思維者並不會太看重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因為凡事終將因為持續努力而變好!成長型思維者持續成功,固定型思維者更容易在成功後又失敗固定型思維者更像是“出生那一刻所擁有的天賦或能力”的忠實繼承者或奴隸,而固定型思維者則是“後天持續學習或努力可以讓人生更美好的信念”的信徒!
大多數人會因為他人取得的卓越成就而認為他是一個天才,是天生的優秀。但通過進一步的了解,事情往往不是這樣:
喬丹可以說是籃球界的王者,但他並不是天生就善於打籃球,而是通過持續的堅持和付出,才獲得了高超的籃球技能,進而取得了矚目的成就。莫扎特更是一點點的學習、練習和努力,才從稚嫩走向了成熟,最終創作出了讓世人仰慕的作品。傑克韋爾奇因為最初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導致很多失敗,後來他改變了這種思維模式,凡事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他自己熱衷於向他人傾聽和學習,也傾向於僱傭對工作充滿激情和慾望的員工,而不是看員工光鮮的背景。給管理帶來的啟示應當鼓勵和支援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員工,因為他們有持續學習和改進的動力和激情。不要奉行精英主義,應當讚揚和表彰員工的持續努力和團隊協作,而不是員工的能力。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公司的人和事,要更看重未來,而不以單次成績來評價員工,因此不要輕易否定別人,一時不行不代表一直不行。應當在團隊中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要強調創新是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堅持達成的,而不是靈光閃現。團隊遇到問題或挫折時,不是去追責,而是要把精力投入到如何解決問題上來。總結要想擁有成長型思維,要想借助成長型思維達成人生成就的幾個要點:明確目標或關注點,然後全身心投入,持續努力,嘗試各種方法,並找到並肩作戰的朋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