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歷史的原因,亞美尼亞在國外很多,尤其像美國和歐洲,有大批亞美尼亞人。這次卡拉巴赫衝突,他們也很關心。隨著和平協議的到來,他們進入戰區採訪。
燒燬
他們先是坐飛機抵達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後,然後在外交部官員陪同下前往斯捷潘納克(Stepanakert)回來。
前往斯捷潘納克仍然只有一種方法。拉欽(Lachin)高速公路目前完全處於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的控制之下,這些人不想麻煩俄羅斯。於是記者在亞美尼亞外交部組織下進入另一條北線路一日遊,參加了戰區採訪。
北部公路沿塞凡湖岸行進,然後穿過克爾巴佳 ( kelbajar ,當地產金)地區,根據對亞美尼亞施加的協議-,應該由亞塞拜然控制,北部道路將再運營兩天。
在漆黑的早晨,在包括亞美尼亞外交部在內的八個人聚集,加上司機和護送人員。
安排了點名,然後記者們坐上了小巴。北部公路沿塞凡湖(Lake Sevan)行駛,可以在那裡釣到魚類ishkhan-亞美尼亞伊什汗鱒魚的名字。這條道路沿著塞萬(Sevan)行駛約一百公里。儘管天氣很冷,但靠近岸邊的藍色又緊張的水面還是鴨子。沿湖地區有咖啡館和酒店。在某些地方,配備有海灘,由於非季節性原因,這些海灘是空的。沿道路穿過高大的長廊的走廊-樹木,樺樹和楊樹的親戚。金黃的樹葉從地面上掉了下來,山上枯死的草覆蓋著白色的霜,看起來非常美麗。如果不是因為戰爭,這裡的風景是光明和美麗的。
在進入阿爾查赫檢查站(Artsakh)之前,這是一群由軍人和警察組成的亞美尼亞人,拿著機槍主動向汽車示意。結果這群記者是由亞美尼亞血統的法國志願者,所以比較順利。
當汽車駛入山峰時,幾乎立刻就看到了兩名軍人,儘管沒有徽章,但形式很容易辨認,是俄羅斯伊萬斯,一輛失事的軍用卡車。他們在這裡做什麼?
汽車下到峽谷,沿著山區河流行駛,路上可以看到裝滿木材的汽車駛向山頂,車頂上有行李箱,所有當地人都渴望離開,沒有人想誘惑他們的命運。據傳,很少有人選擇留下來。所有亞美尼亞人都清楚,如果他們留在這裡將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每個人都在嘗試拿走一切。鋸切木材,在變電站中拔出變壓器,從屋頂清除磚石,牧羊人帶領羊群進入亞美尼亞接壤區。
亞美尼亞人修建了一條堅固的道路,原本應該可以緩解蘭欽斯基的高速公路。但是他們的工作徒勞無功-現在,根據一項協議,這條路線正在移交亞塞拜然。
達迪萬克
在達迪萬克(Dadivank)村入口處,記者們看到了俄羅斯國旗。俄羅斯維和人員最近到達這裡,在山上建立了營地。在下面,可以看到三名士兵在洗衣服和掛衣服。手持PKM的哨兵可以拒絕回答問題。但是,出於禮貌,沒有干擾記者拍照片和視訊。
俄羅斯維和人員
達迪萬克修道院。從亞美尼亞語翻譯的Vank是指修道院。達迪是生活在一世紀的亞美尼亞聖人。他來到這些土地宣講基督教。在第四世紀,在他的墳墓上建了一座小教堂,然後在這個地方建了一座寺廟。在十二世紀,聖殿被重建。
達迪萬克修道院
今天修道院很擁擠,朝聖者從亞美尼亞和阿爾薩斯赫赫湧向這裡。和平的人民和軍人,老年人和年輕人趁此機會參觀這個聖地。
人們去寺廟,點燃蠟燭,祈禱。在入口處,一個身穿迷彩服的年輕人將汙垢收集在一個塑料瓶中。如果亞美尼亞人能夠,他們將把他們的整個神殿扛在肩上搬走。但是,現在沒法。
每個人都根據電視新聞決定離開。這個家庭不會燒燬他們的房子,他們甚至將其提供給俄羅斯維和人員居住。
他們的鄰居不高興,燒了自己的家,把所有的牛殺掉,在院子裡散落著內臟,腸子,胃,水泡。一頭被割斷的驢頭躺在周圍。那些離開家園的人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他們不想將任何東西留給對方。
所有房屋的大門,窗戶,屋頂和樹木都被砍掉了。這條街附近有一輛被拆卸和弄皺的汽車。將擋風玻璃放在屋頂上並砸碎。
記者的小巴去了斯捷潘納克特。儘管最初路線的終點是修道院,但記者始終要求導遊帶他們前往斯捷潘納克特(Stepanakert),然後離開那裡。為了使這一決定合法,需要打幾個電話給亞美尼亞外交部。
在進入斯捷潘納克特的路上,可以看到奔馬和羊群,山坡上長滿了古老的樹木的骨架,顏色枯黃,很應景。
-
1 #
-
2 #
是不是從翻譯軟體上直接扒過來的啊!說的是中國話嗎?能不能認真稽核訂正一下?負點責!
-
3 #
亞美尼亞人不值得同情
-
4 #
感覺這只是暫時的撤離,一定還會有戰爭,下次幹爬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人很勇敢
-
5 #
戰爭受害的人就是老百姓。
-
6 #
亞美尼亞這是斷臂求生,這也為未來的戰爭埋下了隱患!可惜了他們原來還是一體的
-
7 #
要離開家園了,心情複雜。
-
8 #
30年前亞塞拜然人也是這樣離開家園的
-
9 #
落後就要捱打,割讓土地,希望我們國家繁榮昌盛,國泰民安,遠離戰爭。
-
10 #
從亞美尼亞人的行為就可以看出兩個民族之間的積怨,這裡只有仇恨,難分是非
-
11 #
造成這種結果,俄羅斯有責任嗎?
-
12 #
鷸蚌相爭。打人無好手,罵人無好口………
-
13 #
戰爭,受苦受難的永遠是老百姓
停火後記者進入卡拉巴赫的高山村莊,看到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