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0月22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應俄羅斯總統普京所邀,赴索契展開俄土會談,雙方就庫爾德人“安全區”達成一致共識,俄羅斯承認安全區,並承認土耳其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和平源泉”軍事行動的正當性,而土耳其同樣投桃報李,允諾在庫爾德人於此前美土達成的“120小時停戰期間”內完全撤出離土敘邊境三十公里的“安全區”就不再發動攻勢。

而庫爾德人正有條不絮的從安全區撤退。

雖然國外媒體如CNN,不乏評論認為華盛頓是這一協議的最大輸家,俄羅斯成了敘利亞境內最大的權力掮客,但從美國最開始就對土耳其和庫爾德人的衝突“坐觀成敗”,以及此後彭斯親率使團調停土庫矛盾,倉促的設下“120小時停戰撤退期限”,再加上土耳其和美國就“安全區”從七八月間就有所討論來看,恐怕美國撤軍庫爾德人控制區是早有成算。

只是此前庫爾德人遲遲不願意就“安全區”的三方協議達成妥協,這才迫使局勢走到現在地步——既然庫爾德人不願意,那麼美國就束手不管,讓土耳其強制執行,恐怕便是釀成這場衝突的真正底色。

畢竟土耳其方面確實收留了三百多萬敘利亞難民,開闢安全區雖然有其打擊庫爾德人的目的,但其行動未必沒有正當性——當然這三百萬敘利亞難民多是遜尼派族裔,跟庫爾德人並非通路人,安置在邊境地區,就能夠形成一條在土庫爾德人與在敘庫爾德人之間的“人民隔離區”和“軍事隔離區”。

事實上,美國不僅不是這場衝突的最大輸家,反而是典型的“功成身退”並確保了這數年來的成果。

當年美國之所以扶持庫爾德人,是為了打擊伊斯蘭國,現在伊斯蘭國早已不成氣候,困於沙礫之地,覆亡說是隻在旦夕之間不過,所以美軍已經沒有存在於此的價值,而土耳其在經過美俄的斡旋調停,也沒有進一步的進攻庫爾德人——美國因為頁岩油革命,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出國,庫區石油對美國而言,政治、軍事和經濟成本都太高了。

雖然庫爾德人失去了相當面積的精華地帶,但整體實力仍然儲存了下來,損失既不大,獨立自主性也沒有受到太大削弱——庫爾德人方面披露的資料顯示,自衝突以來雖然造成了五十萬人的流離失所,但死亡人數不過五百,而庫爾德人精銳有七萬之眾,就算亡者盡是庫爾德人精銳,也談不上傷筋動骨。

同時,如果美國繼續駐軍庫爾德人控制區,隔開土耳其跟其接觸,這反而會使土耳其懷疑美國想要扶持庫爾德人獨立,肢解土耳其,這也是土耳其此前向俄靠攏,在伊德利卜地區打擊美軍扶持的反對派的原因。

所以,美軍從此抽身,既能減輕美國的經濟和軍事負擔,同時還能增加白宮的政治籌碼,最後還能向土耳其示好,並將矛盾轉移到土俄、土敘之間,挑撥三者關係——當然最關鍵的是,敘利亞庫爾德人也成功保全了下來。

所以對美國而言,撤軍是一場百賺不虧的行動。

而庫爾德人面對土耳其的攻勢,若無美俄斡旋,七萬所謂庫爾德人精銳如何是北約大國土耳其的對手?覆滅說是時間問題都不為過,而今經過美俄調停斡旋,雖然被迫撤出“安全區”,但這不過是此前三方協議的內容,現在被強制執行而已,完全可以接受。

對於俄羅斯來說,他參戰敘利亞的目的,是保持巴沙爾政權的存續,能夠實際控制地中海港口及其該國主權下的大部分面積即可,並不追求敘利亞的統一,所以不管是庫區繼續保持高度自治,還是土耳其開闢安全區,只要不割裂敘利亞主權領土,承認這些領土名義上屬於敘利亞政府即可。

畢竟俄羅斯現在經濟也萎靡不振,繼續派兵入敘是俄羅斯無法接受的,所以能夠達成停戰協議,敘利亞局勢能夠大體維持和平現狀,對於俄羅斯而言就夠了。

而土耳其實際控制面積增大,打擊了庫爾德人的武裝,抑制了分離思潮,還將難民包袱丟回了敘利亞,減輕了國內政治壓力,還為“奧斯曼帝國夢”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大拉攏了保守派選民,鼓舞了因地方選舉慘敗的黨內士氣,可謂大獲全勝。

不過相對美俄土庫的“皆大歡喜”,敘利亞政府無疑是這場衝突中的最大輸家。

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本欲趁此機會,一舉收回庫區的控制權,否定庫爾德人的高度自治權力,結果因為美國成功調停戰事,敘利亞政府軍連庫爾德人的城市都無法入駐,所謂否定庫區高度自治權自然也就成了個泡影。

同時,土耳其建立的安全區雖然是從庫爾德人手中奪走的土地,但這些土地名義上卻是屬於敘利亞主權政府,敘利亞人在“安全區會談”中卻毫無插手餘地,威望可謂大受打擊。

再者,隨著土耳其人在敘利亞北境取得優勢,美國從中抽身,俄羅斯也承認了土耳其的擴張,這無疑給伊德利卜的戰事添上了一層陰影——美國既然連庫爾德人都不想再管,伊德利卜的美系反對派被土耳其接受或者消滅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俄羅斯在“安全區”的“承認現實”以換取戰火平息,凸現了俄國亦極欲抽身的態度,未必不會讓伊德利卜成為“安全區”的翻版。

而單憑敘利亞政府是無法收復伊德利卜的。

綜合來看,敘利亞政府意圖藉此輪衝突,收復庫區,再利用庫區石油外匯和七萬精銳武裝轉攻伊德利卜的廟算,隨著俄土協議的簽訂可謂徹底破產,而在此輪衝突中所凸現的美俄土庫態度,更意味著敘利亞的統一之路,可能就止步於此了。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英國一位媽媽請女友照看兒子,發現女友給兒子哺乳,直接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