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對於越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東南亞旅遊勝地的固有標籤裡。新聞裡不時看到越南製造業崛起,也知道不少互金機構出海東南亞,首選便是越南,但也只是當新聞看看。

打破固有印象,最好實地看一看。近期我受邀參加越南“2019年胡志明市經濟論壇”,有機緣看到一個活力的城市,感受到一個立體的越南,把所思所想訴諸筆端,便有了這篇經濟隨想。

增長,活力的源泉

對胡志明市的第一印象,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摩托車大軍。胡志明市很多路口不設紅綠燈,靜候路口時,看著摩托車流如潮水般不息,不得不主動走入車流,在彼此避讓交匯中過到馬路另一邊,這個過程中,感受最大的反倒是一個城市粗放原生的活力。

說到活力,胡志明市遠不如中國一線城市那麼行旅匆匆,遍佈大街小巷的人字拖和咖啡館,瀰漫的是旅遊城市特有的閒適,但這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卻是閒適中透著活力。

作為中國人,對這種活力並不陌生:活力因希望而生,希望因發展而有。發展是硬道理,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1991年以來,越南GDP年均增速高達6.9%(過去十年平均為6.3%)。作為越南最發達的城市,胡志明市近年(2010-2018)GDP年均增速高達9.42%。經濟持續增長,收入持續提升,希望和活力隨之而來。

對居民收入增長感受最深的,是用工企業。我們調研胡志明市同業機構,普遍反映這些年胡志明市用工成本顯著提升,房租也越來越貴。如一個有經驗要求的外資銀行基層崗位,2萬人民幣的月收入未必能招到人;而好地段的商業地產,租金已不低於國內北上廣深的水平。

似乎有些誇張了,尤其是考慮到越南人均GDP僅略超中國的四分之一,胡志明市人均月收入也只有3000元人民幣左右,成本怎麼能比肩中國的北京上海呢?

其實,同業反映的資訊恰恰是越南高階資源市場供求失衡的一個側影。近些年外資加速入場,越南本土人才在極端時間內遭遇供不應求,高階地產租金更是水漲船高,高增長背後,越南在人才教育、地產佈局、基礎設施等底層資源供給方面出現了缺口。

從中國的經驗看,經濟增長對基建升級換代的需求,反過來會通過基建本身拉動經濟繼續增長,步入一種良性迴圈。

遙想中國2005年之前,加入WTO推動出口高增長,製造業產能大幅擴張,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供應立馬捉襟見肘,為突破基建瓶頸,中國各地相繼步入基建熱潮,拉動經濟增長再上新臺階。

越南面臨著相似的機遇視窗。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大量中國企業轉戰越南,越南對外貿易額大踏步向前。2017年,越南出口總額2152億美元,同比增長22%,增速翻了一番;2018年,繼續保持了13%的增速。從結構上看,超過七成出口產品屬外資成分。

有當地朋友戲稱,中美兩國貿易摩擦以來,每一次關係緊張,都伴隨著一波中國人來越考察,其中一些人會留下來,反覆幾次後,最終沉澱下來大量的產能。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末,越南已建立工業園區326個,合計入園專案1.55萬個,52%為外資。

外資加速入局,進一步凸顯了越南在中高階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缺口,補短板會驅動一波基礎設施升級換代潮,而基礎設施的升級,則為下一階段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環環相扣,前景可期。

製造業崛起後的城市野望:逐夢金融中心

製造業和基建的發展,需要金融資本支援,要彙集金融資本,建設金融中心自然提上日程。

以越南現有經濟基礎,只能發展、培養一個金融中心。越南總人口9600萬,1200萬在胡志明市,還有800萬在河內市,越南的金融中心,自然不出這兩大城市。二者相比,河內市雖為首都,但無論是人口、經濟、區位條件,均不及胡志明市有潛力。

此次胡志明市經濟論壇,主題就是“將胡志明市發展成國際和地區金融中心”,在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阮成峰的開幕致辭以及越南其他政府官員的發言中,對建設胡志明國際金融中心志在必得,更是屢屢提及香港和上海,視之為學習物件和趕超目標。

之後,多國專家共議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經驗,一個細節是——長達幾個小時的議程中,政府官員全程記筆記,學習態度之恭敬嚴肅,令人視之,心有慼慼焉。

中國一路從改革開放走來,當年我們學習先進國家經驗,何嘗不是這樣如飢似渴、謙虛嚴謹呢?現在越南,也走在了乘勢追趕的路上。

建設金融中心,決心還是其次,自身條件才是關鍵。區位因素不再多言,在這裡簡單說一說越南銀行業的發展。

越南銀行業型別與中國相似,有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合作銀行、合資及外資銀行、政策性銀行及銀行合作社等,從資產規模角度看,七家國有銀行(農業銀行、越南工商銀行、越南銀行、越南投資發展銀行、GPBank、CBBank和海洋銀行)佔比48%,股份制銀行佔比41%;合資及外資銀行佔比約在10%左右;其他型別銀行只是補充;從盈利能力看,資產回報率在0.7%左右,資本回報率約為9%。

據越南央行資料,截止2019年7月,銀行業貸款餘額共計2.29萬億元人民幣,就行業分佈來看,貿易、工業、建築業位居前三甲,與其產業結構相適宜。

此外,越南股票市場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資料顯示,2017年,越南經濟發展所需資金35%來自資本市場;2018年末,股市總市值為1.15萬億元人民幣,約佔GDP的72%。同期中國A股市場總市值為47.8萬億人民幣,GDP佔比僅為53%。從投資風格看,越南股民偏好大藍籌,習慣持有吃股息,短炒投機的氛圍遠不如國人。

就當前金融市場深度和廣度看,建設金融中心任重道遠。但實體起則金融興,只要實體經濟能繼續高增長,根基紮實了,再輔以頂層規劃和有序落地,金融中心建設並非空中樓閣。

一如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阮成峰在開幕致辭中所言,“胡志明市承諾將竭盡全力保障政治、社會環境穩定,保證投資商的正當利益,為金融組織在胡市穩定活動創造便利條件。我們希望將胡志明市與各個金融中心相連線。”

誠能如此,不愁事不能成。

越南的年輕人,越南的明天

2015年以來,越南製造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速。製造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勞動力的支援。越南9600萬人口,平均年齡只有29歲,15-34歲人口占比高達32.8%,年輕人口居多。

與國內相比,越南年輕人更加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996是不存在的,大家晚上還要在咖啡館、酒吧遊冶開懷。不過,據當地的一些外資企業稱,論及在職場中的表現,越南員工與東南亞其他國家不同,更像中國和日本,比較負責,執行力也強。只是整體教育水平較中國落後,外資企業進來後,必須要做一輪針對性培訓。

從文化的角度看,除了深受西式文化影響,越南民眾對日韓文化接受度也很高。我們專門去轉了當地一家較大的書店,一共三層,外文書很多,英文佔大頭,其次是日文和韓文,中文書卻一本沒有。書店營業員非常肯定地搖頭“no Chinesebook here”,去諮詢當地朋友,他們的反饋也是胡志明市的中文書籍很少見。

同樣的,大街上能看到韓式餐館、樂天商超、日貨精品店,甚至越南四大國有銀行也在相繼引入日韓金融巨頭作為戰略投資者。相比之下,中國元素仍顯稀缺。

從經濟上找原因,我想與各國資本入越的產業形態有關,中國注重產能外遷,看中了越南便宜的勞動力;而日韓則注重從服務業著手,做一些更貼近社會民生的佈局。

以南韓樂天集團為例,在越南佈局有十年之久,設有20多個分支機構,員工總數超過一萬人,客戶總數超過350萬,佔越南總人口的3.6%。樂天集團在越南有商超、影院、地產、金融等多條業務線,真正融入了越南大街小巷,韓式文化也就滲透進越南中產和白領的生活中。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入越,集中在製造業產能外遷,與藍領工人有大量接觸,與中產和白領則少有來往。中產和白領群體,是社會輿論的中堅力量,更是高淨值產業的主流消費群體,中國企業與他們疏遠,他們自會對中國疏遠。大街小巷裡難見中國元素的蹤跡,社交平臺上仍散落著不少對華刻板印象,大概與此有關。

要理解越南年輕人,還需要了解他們的愛國教育和民族情結。

胡志明市繁華地段的一個步行街廣場上,定期會有免費演出,我們當天看到的,便是一出愛國主義題材的舞臺劇。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中,一群年輕人慷慨激昂地訴說表達,雖聽不懂說什麼,卻自有一種感染力。

臺下的觀眾裡,有一臉好奇忙著拍照錄影的遊客,有激動興奮拼命鼓掌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古稀老人,與推輪椅的人低語訴說著埋藏在歷史雲煙中的過往。

臺上演員、臺下觀眾,周遭瀰漫的激昂音樂和慷慨演講,還有不遠處嬉笑著喝咖啡的三兩年輕人,構成一幅生動多元的城市夜生活畫面,讓人心有所感卻無言以發,久久不能釋懷。

年輕人,真是一個國家蓬勃發展的核心依仗。

仍有不確定性

前進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越南的崛起之路也存在不少障礙。維度很多,這裡僅以基建為例簡單闡述。

現階段,基礎設施已成為越南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基建離不開兩件事,一是政府財力,二是拆遷徵地。在中國,兩件事是一件事,土地國有,賣地為地方政府提供資金,拆遷徵地也有據可依,各種基建配套可高效率建設起來。

但在越南,土地個人持有,可自由交易,政府既缺乏賣地收入,更不可能高效地徵地拆遷,要完善基建配套,就面臨很大的阻礙。

基礎設施配套跟不上,資源流動受阻,經濟高速發展的後果便是資源積聚擁塞。水滿則溢,帶來的不是普遍意義上區域間梯次轉移的有序發展,而是特定區域要素價格畸形,並加速貧富差距,不利於中產階層的形成,最終影響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大局。

就現在的越南而言,經濟高速發展30年,但胡志明和河內之外沒有孕育出新的經濟強市,兩大城市內部發展也不均衡,華屋與棚戶間雜、汽車與摩托並行,道路狹窄,常態化擁堵,城市發展上檔升級,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世界銀行專家曾於2019年初發布專題報告,稱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越南未來十年必須保持7%至7.5%的GDP增速;而越南政府也規劃著2030年要成為中高收入國家,2045年要邁入高收入國家之列。

無論哪個角度,未來十年,對越南都至關重要。對中國企業而言,如何更好地把握越南崛起的機遇,也值得更多地探討和思考。

未來如何,拭目以待!

最新評論
  • 1 #

    請不要過多地討論越南的經濟發展,好不好都是別人家的事,我們自己的呢我們中國的經濟呢我們的中低端產業的出路在哪裡?

  • 2 #

    來不及了,僅僅靠製造業是不行的,需要有技術,尤其是高科技(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智慧晶片)支撐,中國走過製造業,人工成本上升後,產業成本優勢蕩然無存,勢必進入緩慢期,轉型是必須的,但是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轉型的機會不多,即使你想轉型也沒機會了,可能要等上百年才會有機會

  • 3 #

    中國經濟進入了疲憊期,產業發展的調整給下游企業造成的傷害引發蝴蝶效應。越南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但不會走中國房地產這條路,再加上目前國際形式與區域經濟越南的發展超越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 4 #

    就越南的經濟,禁不起我們的抵制

  • 5 #

    只要限了摩托車,GDP馬上就會下來的。摩托車是底層福斯的腿,是直接生產的主力。

  • 6 #

    炒高他,再抽血。學學索羅斯

  • 7 #

    1.我們還不懂輸出軟實力,國內對文創產業約束很多。2.製造業並不地段,這是基礎產業,應該想著怎麼改造而不是幹掉,所謂轉型,空心化。

  • 8 #

    越南向右走,中國向左走!

  • 9 #

    與中國80、90年代是何等的相似。中國的發展寄希望於產業鏈的上游即高科技的發展。

  • 10 #

    “在彼此避讓交匯中過到馬路另一邊,這個過程中,感受最大的反倒是一個城市粗放原生的活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把不好的這麼有力氣地說成好,好有本事!

  • 11 #

    中中國產業升級,中美經濟博奕下的產物。

  • 12 #

    猴子老老實實做製造業還能活得不錯,如果想玩金融,呵呵下一波羊毛就是它。

  • 13 #

    正視別人的發展,不要眼紅。多尋找一下自己的不足。

  • 14 #

    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餘波,波及鄰國。

  • 15 #

    中低端製造業是活力和創造的源泉

  • 16 #

    好文章,跟那些雲山霧罩的專業性文章相比,更有助於深入了解越南這個國家。中國需要加油啊。

  • 17 #

    中國人在越南是受冷眼相待的。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印度也開啟“下餃子”模式,船塢內停滿各種戰艦,用行動迴應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