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趙悼襄王趙偃在劇中粉墨登場。趙偃曾在第四集中出場過,彼時他尚在少年,帶著郭開出遊,路遇剛從山上歸來的嬴政(當時嬴政還留在趙國都城邯鄲)。趙偃對嬴政出言不遜,雙方口角鬥毆,趙偃惱羞成怒,奪過嬴政手中的狼崽摔死在地上。因為和嬴政之間的故事情節,趙偃、郭開吸引了人們的關注,也讓不少喜歡秦始皇嬴政的朋友咬牙切齒。

在此之後,趙偃聽說嬴政繼位做了秦王,心中煩躁氣憤,拔出佩劍對著一叢枯枝亂砍。郭開上前解勸,趙偃讓他設法幫自己成為太子,承諾事成之後就讓郭開當丞相。於是,在《大秦賦》中,趙偃和小人郭開沆瀣一氣,前者最終在趙孝成王后登上趙國君主的寶座,後者更是陷害了廉頗、李牧等趙國忠良。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對於趙國的滅亡,趙悼襄王趙偃可謂難辭其咎,甚至趙偃和郭開這一對君臣,可以類比為蜀漢後主劉禪和黃皓了。但是,如果參照正史來看,趙悼襄王雖然寵幸小人郭開,犯了不少錯誤。但是,這位君主之於趙國,也不是一無是處。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歷史上的趙悼襄王趙偃。

首先,司馬遷在《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中記載: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頗將,攻繁陽,取之。使樂乘代之,廉頗攻樂乘,樂乘走,廉頗亡入魏。子偃立,是為悼襄王。

趙悼襄王,嬴姓,趙氏,名偃,是趙孝成王之子,趙國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趙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偃繼任趙國國君之位,是為趙悼襄王。在電視劇《大秦賦》中,趙悼襄王即位,還是頗費周折的,也即離不開郭開的謀劃。不過,在《史記》等史料中,則沒有相關的記載。換而言之,這應該是《大秦賦》的改編和演繹。

趙悼襄王剛剛即位的時候,趙國將領廉頗擔任代理相國之職,率軍攻打併奪取魏國的繁陽。趙悼襄王派武襄君樂乘取代廉頗,廉頗因此憤怒,攻擊樂乘,樂乘離職逃走,廉頗便逃奔到魏國的都城大梁。眾所周知,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趙悼襄王將廉頗,確實是趙國的一大損失。至於趙悼襄王趕走廉頗的原因,很可能是小人郭開的陷害,也即廉頗曾經得罪了郭開。當然,不管原因如何,這都是趙悼襄王的錯誤之一。因為當秦國大軍攻打趙國的時候,趙悼襄王就後悔了,甚至派人去魏國大梁看望廉頗。

當然,在這個時候,郭開從中作梗,讓使者說廉頗的壞話,這促使趙悼襄王認為廉頗已經不堪任用,便不再召他回國。因此,廉頗失去了回到趙國的機會,並最終在楚國都城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一帶)病逝,這讓後人唏噓不已。

趙悼襄王元年(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趙悼襄王行大備之禮與魏國修好,想打通平邑、中牟的道路,但沒有成功。同年,趙悼襄王派將領李牧率軍攻打燕國,李牧奪取燕國的武遂和方城。雖然失去了廉頗這位名將,但是,趙悼襄王也不是平庸的君主。對於另外一位戰國名將——李牧,趙悼襄王就充分信任和重用。

趙悼襄王三年(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當時燕國國君燕王喜見趙國的大軍多次遭到秦軍的圍困,而廉頗離開趙國,所以就想著對趙國落井下石。彼時,趙悼襄王便任命龐煖擔任趙軍統帥,而龐煖和燕國的將領劇辛曾有交情。為此,燕王喜詢問劇辛的意見。劇辛回答說:“龐煖容易對付。”燕王喜便派劇辛率軍攻打趙國。趙悼襄王派龐煖指揮大軍抵抗燕軍,在這場戰役中,龐煖擊敗燕軍,殺死劇辛,並俘獲燕軍二萬人。

對此,在筆者看來,趙悼襄王這位君主在位時,龐煖和李牧可謂是左膀右臂。一定程度上,只要有這兩位名將存在,趙國不僅難以滅亡,還具備從燕國等諸侯國身上攻城略地的實力。值得注意的是,和之前的幾位趙國君主一樣,趙悼襄王也具有開拓進取的精神。換而言之,他並不滿足於防守,而是決定主動進攻秦國。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給出了趙悼襄王和秦始皇嬴政曾經有過節的說法。而在正史上,趙悼襄王確實發兵攻打了秦國。

趙悼襄王四年(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龐煖率領趙、楚、魏、燕四國精銳部隊,進攻秦國的蕞地,因沒能攻克,於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同年,趙、韓、魏、衛、楚五國結成南北合縱聯盟,共同討伐秦國。楚國國君楚考烈王擔任縱約長,春申君黃歇執掌大軍,聯軍奪取壽陵,揮師直逼函谷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都大敗而逃。

從結果上來看,合縱攻秦之戰,最終也沒能把秦國怎麼樣,這也是因為戰國後期,秦國的整體實力已經碾壓山東六國。不過,雖然機會渺茫,趙悼襄王卻依然勇於嘗試,聯合魏國、韓國、楚國等諸侯國攻打秦國,這自然是值得稱讚的。換而言之,這就像人生一樣,任何時候都不能消極沉淪下去。

最後,趙悼襄王五年(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趙悼襄王派將領傅抵駐紮在平邑;將領慶舍率領東陽河外的部隊,防守黃河橋樑。不久之後,也即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命嬴成蟜率軍攻打趙國,嬴成蟜在屯留叛秦降趙。秦軍攻佔屯留後,嬴成蟜的部下皆因連坐被斬首處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臨洮。嬴成蟜投降趙國後,被趙悼襄王趙偃封於饒。

對此,在筆者看來,成蟜背叛秦國,歸降趙國,自然離不開趙悼襄王的招募。當然,比較可惜的是,成蟜之亂沒能讓秦國傷筋動骨,趙悼襄王想要藉著這一機會用兵的計劃,自然也是無疾而終了。

趙悼襄王九年(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國,奪取燕國的貍陽城。同年,趙悼襄王去世,趙遷繼位,史稱趙王遷(趙幽繆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即便是在位的最後一年,趙悼襄王依然沒有停止攻城略地的節奏。雖然趙國在西邊遭到了秦國的蠶食,不過,面對東邊的燕國,趙悼襄王卻是拿下了多座城池,此消彼長之後,這能夠讓趙國依然保持相對不弱的實力。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在秦始皇嬴政消滅六國的戰役中,趙國依然讓王翦十分頭疼,如果不是用反間計讓趙王遷除掉李牧,趙國還能堅持更久的時間。對此,你怎麼看呢?

104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劉先生在國外買了一件青花船型瓷器,參加鑑寶,專家說藏品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