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如懿傳》中有一著名場景,那便是王欽喝多了黃湯,神思混亂,錯把高貴妃當成蓮心,一下子撲了過去。這一經典場景,為狡猾奸惡的奠定了死局。真是大快人心。

但是,我們不可以忽略了那位心高氣傲的高貴妃。她沒有料到皇帝的冷落,來得如此措不及防,她以為只需要自己像以往一樣撒撒嬌,就可以過去,但是,到最後她生了大病,才逐漸一時到這一切。

皇帝感覺有損龍威

第一:古人常說“夫為妻綱”,夫君就是自己頭頂的天。在後宮這美女如雲中,皇帝這位天,確實競爭更加激烈。而皇帝也是把自己的妃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

但是,自己的愛妾卻被一個閹人碰了。皇帝雖然面上不說,仍然好言安慰高貴妃,心底確實留下了痕跡。這道痕跡,在皇帝看來重要就是重要,不重要就是不重要。從後面的劇情中,我們也是知道皇帝是有心結的。

其實我們細剖皇帝,他是一個心胸狹窄,剛愎自用,愛胡亂猜疑的人。一旦心生牴觸,便有了隔閡。從皇帝開始逐漸冷落高貴妃這件事情中,我們就可以看見皇帝疑東疑西的苗頭。這也為後來,如懿為凌雲徹的事與皇帝翻臉,皇帝氣急敗壞埋下了伏筆。

皇帝感覺自己龍威受損,每次看到高貴妃,便會想到那一幕,心頭自然不爽,就逐漸冷落了高貴妃。

皇帝從未愛過高貴妃

第二:其實看過後期劇情,大家都知道,如懿才是皇帝心頭的白月光。而高貴妃,只是他閒暇是可逗趣的那人。

我們都知道,這種人的命運是兩種極端,被寵愛到極致,就一路到了後宮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妃之位,要是被冷落,就只能無人問津。

而高貴妃又不是那心有慈悲之人,在牆倒之時,自然眾人推。但是我們卻知道事實是,皇帝並不是真的愛她。如果真愛一人,就算是拌嘴冷落也是一時的,但是高貴妃卻最終一人淒涼死去,皇帝也沒有看他。

也許是因為這樣,也讓高貴妃的心病逐漸加重。留憾而死。

也許事實就是這樣,你喜歡的不喜歡你,不喜歡的卻喜歡。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在這後宮中,薄情之人還少嗎,後悔之人還少嗎?

但是,只要一入深宮,就沒有回頭的機會。試想,要是高貴妃早在起初就不那般鋒芒畢露,不那般心高氣傲,是否一切都會不一樣,是否皇帝還是會在王欽事之後對她心存憐憫,我們也是不得而知的。

60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裝臺》:梅梅滿存結婚,手槍墩墩結婚,二代當上了順子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