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為何文昌人最多?
“下南洋”曾經是海南島東部較為獨特的人文現象。“下南洋”是海南人開拓全新的生活空間、介入世界經濟文化大潮、最後迴歸故里回報家鄉的一代瓊僑經歷的縮影,也是近現代海南乃至中國發展變遷的生動縮影,體現了一百年來海南人前赴後繼下南洋、不斷取得新業績的奮鬥精神,其海島文化特徵鮮明。
資料:文昌華僑華人有120萬人
海南下南洋最多的三個市縣分別是文昌、瓊海和萬寧。在三個市縣中,下南洋最多的卻是文昌。
為什麼下南洋的文昌人最多?口說無憑,先用資料來對比。
近年來,權威部門有這樣的資料統計:
文昌籍華僑華人眾多,約120萬人,遍佈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聚居泰國(約50萬)、馬來西亞(約35萬)、新加坡(約11萬)、越南(約15萬)等東南亞國家。文昌市境內歸僑、僑眷約38萬人(文昌人口約57萬,可以說華僑人數比文昌居民還多出一倍),在文昌,沒有海外關係的人很少。文昌在海南享譽著“華僑之鄉”的美稱,也是中國著名僑鄉之一。
祖籍瓊海的海外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約有55萬人,分佈在世界五大洲28個國家與地區。其中,約有百分之九十分佈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國家。
萬寧市共有海外僑胞、港澳同胞30多萬人,分佈在26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近20萬人,僑務資源非常豐富。
三個市縣有資料對比:120萬,55萬,30萬。瓊海的55萬和萬寧的30萬是包含了港澳同胞。文昌的120萬單純指的是華僑,可見其華僑在海南的資料之最。
4個原因促使眾多文昌人下南洋
在海南,為什麼文昌下南洋的人最多?至少有以下緣由:
其一,文昌人多地少。文昌作協主席符忠群說,文昌人均土地少,好些田地沙土多,淡水水源缺少,解放前文昌沒有良好的灌溉體系,文昌的田地沙土較多,就是有田地也往往因灌溉問題而缺水,百姓能保證正常的生活飲水就知足。
又有強颱風長年襲擊,農作物產量不高,農耕基本上靠天吃飯,鄉親們日子過得艱難,需要想辦法尋找生路和出路。清朝政府在海南的“海禁”天高皇帝遠,為了尋找生活出路、很多青壯年在清瀾港清瀾碼頭登上帆船,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東南亞等國家打工謀生,然後寄錢回來養家餬口,這樣的行為稱為去番或者下南洋,家鄉叫“番客村”的村莊比比皆是。後來文昌去國外打工謀生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外國生活華僑人口比本地人口多,因此文昌市被稱為華僑之鄉。
文昌籍作家譚顯波出版過長篇小說《蕃客村的女人》,生動具體地記述蕃客村女人的苦與痛,寫下為蕃客獨守空房、看家護院的女人所演繹的一幕幕悲歡離合、催人淚下的故事。
需要說明的是,海南的土地哪裡貧瘠哪裡肥沃很難一概而論,只是某地種某植物是否最適合,比如瓊海適合種胡椒、檳榔和橡膠,定安很適合種花生,東方市宜於種黃花梨,文昌的東郊椰林可以上郵票的,說明文昌種椰子樹最妥。
文昌東閣鎮大架村村委會主任林明奇告訴筆者,有家公司想尋找最適合種香米水稻的田地,在全海南島到處找,多個市縣的土地都有缺憾,最後在文昌的東閣找到了。事實上,文昌的有些土地硒元素含量高,沒有任何汙染,能生產高階水稻,還可以大面積種植,但這種水稻種植時需要不少有機肥,好處是稻穀價格高,一收穫還能全部被包銷。現今來看文昌,符忠群先生認為,文昌儘管人多地少,發展高效農業還是值得探索的新路子。
其二,生活動盪。1926年至1930年,由於當時福建、廣東兩省施政混亂,內戰蔓延,人們的生活動盪不安,許多年輕的海南人便逃奔南洋各地,尋找新的生活。
其三,當時廣州、瓊山、雷州等港口都有外國船舶通商。船多來自大食和三佛齊(今阿拉伯和印尼),居住在島東的文昌人利用航線的便利,隨船到南洋謀生,成為最早的“住番”,其後裔就成為了當地的“土生唐人”。
其四,文昌有相對風平浪靜的鋪前港和清瀾港,為人員來往提供了良好條件。大多數文昌人從鋪前、清瀾兩港出發,奔向東南亞各地。文昌人多從清瀾、鋪前乘三桅帆船於冬至前後啟程,趁北風之勢,隨波漂流一個月左右,抵達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
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876至1898年的23年間,透過港口客運出洋的瓊僑人數就達24.47萬人之多,平均每年1萬有餘,最多年份可達2萬多人,其中文昌人佔半數以上,幾乎是青年勞動力。
(葉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