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人們身陷其中之時,往往難以看透自己的處境,就像困在籠子裡一般。而置身事外之人,往往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合情合理透徹的分析出問題的本質以及未來的走向。
而華人之光李光耀,在世時就經常以第三人稱的角度預言其他國家未來的發展,他還出了一本名為《李光耀觀天下》的書,涵蓋著晚年的李光耀對世界各國未來走向的預測與分析。
(一)、獅城國父,目光銳利那麼,先來介紹一下李光耀其人。他是新加坡華人,自曾祖那一代就從廣東下南洋到了新加坡去闖蕩。他於1923年出生,小時候學習十分刻苦努力並順利的進入了萊福士學院讀書。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學校是為了紀念第一個登上新加坡的英國人而建立的,李光耀自然也是接受的英式教育。
這個學校的學生非富即貴但李光耀並不佔這兩點,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考進去的。
在其十八歲那年,又順利的考入了萊福士學院的高中部。不過彼時二戰已經打響了好多年,新加坡國土面積雖小,不過緊挨著馬六甲海峽,十分具有戰略意義。因此,日本人於1941年成功的拿下了新加坡。而李光耀,也被迫輟學。
令他難以理解的是,新加坡的宗主國大不列顛竟然沒有做過多的掙扎,就這麼將其拱手讓人。在二戰結束以後,李光耀獲得了赴英留學的獎學金。在那裡他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接觸到了影響李光耀一生的拉斯基理論。
李光耀覺得,新加坡不該一直受到英國人的壓迫,應該像印度那樣,竭力的擺脫英國的束縛。
什麼時候,就該做什麼事。儘管李光耀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有所不滿,但還是堅持完成了學業,還拿到了劍橋大學法律專業的學位證書,自此他成了名噪一時的大律師。在1950年,李光耀進入了"馬來亞論壇",立志於為馬來亞與新加坡的獨立奮鬥終生。
回到新加坡以後,李光耀利用其多年的留學經驗成了新加坡當地首屈一指的大律師,也獲得了很高的地位。不論是罷工遊行還是學生示威,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終於在1952年他成為了人民行動黨的議員,自此變得更有幹勁。
終於在1959年新加坡獲得了獨立,英國人自此撤出。不過新加坡地域實在是太過狹小,無法滿足基本的生存條件,就連淡水資源都嚴重的不足。
而剛好馬來亞要與周邊國家建立聯邦,東姑阿都拉曼向新加坡丟擲了橄欖枝,而李光耀及新加坡百姓對此也十分讚許。終於在1963年,新加坡與馬來亞還有幾個小地方共同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
不過李光耀認為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人的;而馬來人則覺得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而且馬來西亞始終對李光耀,存在著戒心。雙方矛盾不斷,爭執不休,在1965年馬來西亞將新加坡踢了出去。那一天,李光耀哭著向國民表態,承諾一定讓新加坡擺脫困境。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在其一系列雷霆手段之下,新加坡於八十年代躋身到了亞洲四小龍之列,如今的它已經成了國際化城市,也是國際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二)、宦海浮沉,參悟一切李光耀在七年前著稱的這本《李光耀觀天下》,正是他透過一生的奮鬥在積累了長時間的經驗後所作。早年間為了新加坡發展,李光耀長袖善舞的斡旋於各國之間。
他對歐美和日本還有中國和印度,真正的做到了知己知彼。因為長時間打交道,他總是能敏銳的察覺出每個國家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準確的預言出它們的發展走勢。
在書中他寫道中國有個強大的中央,雖然現在未露鋒芒不過未來必定創造輝煌;也闡述了美國如今是既有機遇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還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其中,第三章是關於歐洲的,章節名為《歐洲:衰退與分歧》。李光耀明確的表示,未來的歐洲註定擺脫不了變為配角的困境,這是它無可挽回的命運。何出此言呢?
首先,是歐洲國家之間的不和諧,當然主要還是指西歐。當年歐洲共同體創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美國對歐洲的影響。而且,西歐的國家領土面積大都很小,發展空間不會太大。
所以,大家就聯合起來,形成了歐共體最後逐步形成了歐盟。但是"合夥的買賣不好乾",何況還是合夥的國家。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又要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自己,同時也需要為了其他同盟國而付出。
就像當年希臘的財政危機,一直都是靠著歐盟國家幫襯才度過難關的。而英國也因為不願再繼續這麼無償的付出,所以宣佈退出了歐盟。
歐盟國家都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每個國家自己的力量都很小,只能選擇抱團取暖這一條道路。
如果都聚在一起,必定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最後解體也未可知。如同新加坡與馬來亞等組成的馬來西亞,最後那不也是分道揚鑣嗎?
因此,李光耀先生對歐洲的評價還算是合情合理。隨著它們之間的矛盾愈發加深,必然會令經濟合作出現遲滯。歐洲完全不可能會融為一體,幾乎每個國家都有令其驕傲的民族發展史。
比如德國還有法國,它們都為自己的文化而驕傲著自豪著,雖然現在看似是非常統一,但其實彼此都十分的不屑。連統一的貨幣歐元,它們都沒有做到極致,還何談聯合發展。正如李光耀在書中所寫:"面對美國,中國和未來可能成為大國的印度,歐洲終將變成配角"。
其實西歐國家聯合起來,也是一個頗為無奈之舉。論人口論領土面積單個拿出來,甚至都不是印度的對手,更不用提中美或者是俄羅斯。它們聚是一團火,散不一定是滿天星。因此,李光耀先生提出的歐洲配角論還是存在一定道理的。
(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麼,除了李光耀在書中提出的那部分觀點以外,還有什麼能夠佐證歐洲配角論呢?
首先,是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像德國還有法國,都是一些偏向於"聖母"的國家。它們出於好意收留來自非洲以及中東戰亂地區的難民。不過這些人常常是反客為主,把德國和法國當成了"自己家",而當地的土著則成了"外來戶"。
就像前兩年德國發生的那場暴力事件,就是由難民所主導的。還有今年法國老師被斬首事件,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那些外來戶們,認為自己就是法國的主人,絲毫不顧及當地人的感受。
肆意的上街遊行示威,還常常做出一些反人類舉動。同時,他們與歐洲人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也有很多不良習慣。比如時尚之都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這個本應花香四溢的街道現在卻充斥著尿騷味。而且,歐洲國家的犯罪率節節攀升,但因為兇手都是難民,又沒有護照所以很難對其予以制裁。
歐盟的許多國家都已經不再是完全的白人社會,而外來者又難以融入當地的生活。致使平民百姓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經濟發展更是會受到影響。
那麼,該如何看待李光耀的這番話呢?
其實他的這個預測,下的結論有些武斷。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今天的歐盟在世界上仍然有著自己不可撼動的地位。
而且,它的很多標準也成了國際化標準。像中國還有印度這樣的新興國家,要想追趕上它,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還有美國雖然綜合國力,比歐盟要強勁許多,不過在人口福利方面還是要略遜其一籌。
並不是說李光耀的斷言不準確,而是現在說這些話未免太早了,或者是在有意的"捧殺"其他國家。歐洲的國家都太小了,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可持續發展,不過聯合的歐洲雖然不是一盤散沙,但也不會是鐵板一塊。
人口和領土面積,就註定了它的發展不會太過於長遠。那些無休無止的難民們,也會將其一步步的拖垮。
而且歐洲雖然聯合起來了,只是實現了經濟方面的獨立,而外交與軍事方面,還得依附著強大的美國。儘管它想竭力擺脫美國的控制,不過短時間內難以實現。
因此,李光耀的預言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它終將會為中國等新興國家所取代,不過這種情況近幾十年內若沒有出現重大變故,是不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