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黃飛松 陳彪 張航

一、涇縣竹紙基礎資訊

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0°21′-30°50′,東經117°57′-118°41′之間,東西距66公里,南北53公里。東鄰宣州市、寧國縣;南界旌德縣、黃山市;西接青陽縣;北依南陵縣,總面積為2059平方公里,佔安徽省總面積的1.47%。涇縣縣城距安徽省會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公里,距黃山市115公里,現轄9鎮2鄉,272個行政村,總人口34.7萬人。青弋江為境內主要河流,古稱涇水。境內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古志稱:縣境介長山大谷間,當吳越之交會,為歙池之襟喉。

涇縣地處中緯度南沿,屬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資源豐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有春來遲,秋來早的特點。年平均溫度15.7℃,氣溫年極端最高值為40.8℃。

二、涇縣竹紙製作人文地理環境

涇縣建置於西漢,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稱。《元和郡縣誌》載:“涇水出蕪湖”因此而名。《涇縣誌》載:考《爾雅》釋,水直波為徑,徑可作“涇”。又云:涇水(即涇縣境內第一大水系青弋江)湍急,流皆直下,頗無迴旋,水之名涇及縣,因水得名。涇水自古還有“涇溪”“涇川”之名。

周以前涇縣為荒蠻之地,夏、商、周皆歸揚州屬地。春秋戰國時期,先後為吳、越、楚等地。秦統一六國後,涇縣地屬鄣郡。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鄣郡更名為丹陽郡,屬揚州,涇縣正式建置。《漢書•地理志》載:漢置涇,屬丹陽郡。涇縣自然資源豐富,不僅盛產林茶糧棉,還有煤、鐵、銅、金和石材等礦藏。傳統名產首推宣紙,在唐代就被列為貢品,清末以來銷至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譽。

涇縣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森林覆蓋率達68.5%,境內山高林密,溪澗縱橫,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

三、涇縣竹紙的歷史及傳承情況

涇縣產竹紙由來已久,當地人稱“三六表紙”,因自古文獻過略,現已無從追述其最早制竹紙歷史,歷代涇縣地方誌和文獻中少有製作竹紙的記載,只有一些地方文獻中使用竹紙的零星記載。為考察涇縣竹紙的生產歷史,參照安徽手工紙生產歷史體系,涇縣竹紙應屬於皖南製作手工紙體系,安徽造紙到底源於何時,至今沒有定論。根據安徽在隋唐時期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進行分析,安徽手工紙的起步應不遲於兩晉時期。其線索如下:

一是東漢首都在河南洛陽,因蔡倫所造“蔡侯紙”原因,當時的洛陽是造紙術集大成者,安徽緊鄰河南,中原文化的融通,當時可能惠及皖北地區,皖北造紙是否與此有關,儘管現在無法考證,但至少有線索表明皖北地區至少在西晉時期就有手工紙製作的可能性。

二是西晉雲康至光熙年間,北方八王之亂,造成北方士族大範圍南遷至古徽州地區,中原文明的進入,也給徽州地區的文房四寶行業發展帶來新契機,有明顯的線索表明,徽墨就源於此時,當時有極大可能帶來造紙術的傳播。

其三,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南京,南京地區緊挨皖南,政治文化中心的偏移,加上長江以南地區充足的造紙原料供給,給造紙術的廣泛傳播與發展帶來很大的契機和影響,當時的江蘇、浙江、安徽等區域是最早受其惠澤區域。

上述三條線索極有可能為安徽區域帶來了造紙術,因安徽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資源,為手工紙製作帶來了很大的發展,其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豐富的原材料供給,各種原輔材料在嘗試中使用促進了技術的高速發展;二是便利的交通使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傳入較快,農耕時期的技術融通與交流能促進手工紙的技術發展;三是以皖南為主的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地理條件吸引多種文化的進入,造成了農耕文明和農業科技的快速進步;四是富庶的經濟環境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了造紙技術發展。

在上述現象中,最為典型的能促進科技進步的還是多文化的湧入,安徽以長江為界,皖北地區以平原為主,自古就屬於軍事戰略要地,因歷代戰爭的原因,加速了造紙術等一些科技的快速傳播與交融。皖南以中高丘陵為主,地少山多的自然環境成為兵家不爭之地,而此地富庶的經濟環境又吸引了外來人員的進入,外來人員以皖北、山東、湖南、湖北等地為主,歷史上雖然大規模的遷徙很少,但不斷湧入的外地人,造成了皖南山區語言、習俗同村不同姓、同姓不同村都有一定的差異。這些遷徙活動也帶來了農業文明和農業科技的進步,造紙技術也是其中一項,產生了徽紙、池紙、宣紙等。

隋唐時期以皖南宣州府所在區域的造紙名甲天下,據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和杜佑《通典》三書記載,唐代貢紙地區有11州,安徽有宣、歙、池3州;天寶二年(743)江西、四川、皖南、浙東均貢紙,其中宣城郡所貢尤為精美。據《舊唐書》卷一百五《列傳第五十五》記載:陝西太守韋堅在天寶三年組織上貢“宣城郡船載空青石、紙、筆、黃連。”《唐六典》卷二十八《大府寺》記載“右藏署令掌邦國寶貨之事……雜物州土……宣、衢等州之案紙、次紙……凡四方所獻金玉、珠貝、玩好之物皆藏之”。《新唐書》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記載“歙州、宣城郡……土貢……紙筆”。以上記載說明唐代宣城郡所造紙即因品質出眾,成為上貢朝廷的貢紙。

隋唐宋元時期,安徽以皖南為主造紙業的繁榮,為紙在多方面的應用創造了條件。紙除了用於書法、繪畫、雨傘、紙扇、印刷、紙幣等方面外,還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製造紙甲和紙衣。

紙甲,唐末已在我國出現。據《新唐書》卷一百十三載:唐宣宗時,徐商被宣宗“詔為巡邊使,使有指,拜河中節度使。突厥殘種保特峨山,以千帳度河自歸,詔商綏定。商表處山東寬鄉,置備徵軍,凡千人,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金史》卷一百三十二載“蕭懷忠追薩巴不及,皆坐誅,遂夷其族,虐之甚也,平章政事襄對曰:是時臣在軍中,師恭賾有精甲一萬三千有餘,賊軍雖多,皆脅從之人,以氈紙為甲,易與也。”

南唐至宋,淮南等地也造過紙甲,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三載,南唐時後周(周世宗)軍隊騷擾淮南,當地人“相聚山澤,立堡壁自固,操農器為兵,積紙為甲,時人謂之白甲軍,周兵討之屢為所敗 。”“蓋淮人忠實勇健,若能固習,雖有強敵,莫能為患 ”又據《宋史》卷一百九十七載“元年四月,詔江南、淮南州軍,造紙甲三萬給陝西防城弓手 。”《宋元詩會》卷三、《宋文鑑•卷二十二》載“曾見南兵苦徵遼事,亦如金瘡、寒長肉,紙甲雨生蛆,山小韲霜骨,河枯臚腐魚,黎元無處哭丁戶日相踈”《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二》載:“故得戎寇屏息,不敢窺邊。臣前通判江寧府,因造紙甲,得遠年帳籍,見曹彬攻江南日,和州逐次起餉豬肉數千斤以給戰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載:“金人侵安吉縣,知縣事曾綽聚鄉兵往石郭守隘,或視其矢曰金人也,鄉兵皆棄紙甲竹槍而遁,金人入縣遂焚之。綽,肇子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十七載“中書言東南州縣鄉兵多因私置紙甲而嘯聚作過,熈寧編敕令有若私造紙甲五領者,絞乞著為令。從之”《江南經略•卷二上》載“長槍刀、月斧、鐵盔、鐵甲、皮挨牌、紙甲、弩弓、箭,鐵匠、皮匠,太倉州取弓匠來造”,說明當時製造力量是相當可觀的。

南唐時的紙甲(據《武備志》)

據清•道光時期的《繁昌縣誌》載“繁昌產紙,品種有路王、白鹿、畫心、卷連、連四、公單、學書、傘紙(以樹皮為主)、千張紙、火紙、下包紙、高衣紙。”《寧國縣誌》(民國二十年)“表芯紙。寧地多山,所產竹木紙料豐富,初無業此者。清光緒年間,二都四十都國吳二姓仿江西造紙法創設紙廠,始辦時製紙無多,後則漸推廣,現全境計大小紙廠四十多家,出品名曰表芯,曰萬高,曰千古等類,行銷境內及蕪湖、宣城、高淳、東壩各處,每年約計在兩萬擔之譜,邇來價價廉銷滯,歇業者多,今各紙業又放大改良或不致衰落。”清代嘉慶版《涇縣誌》載“蓋見夫負紙而被雨者,惻然憫之”“線香四十箍。燈心十五兩。申文紙二百張。斗方紙二百張。七青紙十張。七紅紙十張。碗紅紙一張。祝文紙九副。榜紙十張。筆十枝。焚帛二十六叚。”“山裡人家底事忙,紛紛運石疊新牆。沿溪紙碓無停息,一片舂聲撼夕陽。”“藥槽水碓旁山溪,撈紙人家費品題。自說榾皮新様好,雲藍側理一齊低。”

另外該志書還載有儲在文的《羅紋紙賦》、蔣士銓的《南昌翟異水郡丞以涇上琴魚及白露紙藏墨梅片茶見餉》、鄭文熊的《涇川風俗賦》等詩文中,都談到涇縣製紙的業態和盛況。

除此之外,《涇縣誌•山水•諸條水》“岸東有間道通宣、歙,有鎮有渡,有竹園,眾舟泊集於此。丁曹二溪竹木紙張俱由此解除安裝。”說明紙張轉運、外輸情形。其中還有“南京新書紙二十六萬六百三十八張。”反映出紙張供貨資訊。“貨之屬:……棉布、紙、金榜、路王、白鹿、畫心(亦名澄心堂)、羅紋捲簾、連四、公單、學書、傘紙、皆皮為之。千張、火紙,竹為之。下包紙、高簾衣紙,皆草為之。”說明了各紙的原料取材。

在所有文獻中,沒有對紙張的工藝進行過任何描述。最早描述涇縣竹紙工藝的文獻,還來自於日本的 《支那製紙業》(1878年,棲原陳政)《清國製紙取調巡迴日記》(1883年),記載了涇縣清水塘製作竹紙工藝資訊,記載的原因可能還是源於涇縣盛產宣紙,可能在暗訪宣紙技藝的同時也順便將涇縣竹紙工藝一併調查了,所以這些記載還是源於國外經濟技術情報而起。

我們於2014年3月19日到涇縣孤峰(現昌橋鄉孤峰村)的華僑村盤坑、清水塘等地實地考察,瞭解到當地手工竹紙至少停產15年,現大部分地方至今遺蹟尚存。4月,本人陪一友到古壩(現涇川鎮古壩村)李村考察,李村深山麓竹園山下還有醃漚竹紙的料塘。根據涇縣蔡村、古壩、孤峰等地的老製紙人回憶,記錄了涇縣竹紙的基本工藝資訊。

涇縣竹紙又稱三六表紙、表芯紙,意為36張為一刀。主要用途:用於祭祀和包裝用紙,包裝中藥、食品、鹽、糖、糕餅等,亦可用於書法練字。

(作者系中國宣紙集團公司宣紙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製作:童達清

2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為什麼蚊子能叮咬繃緊的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