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份開始,要求自己每週看一本書,所以每週多了一個人任務:每週看一本書。但對於一週來說,真正看書的時候只有週日可以靜下來心來看書,所以選擇的書幾乎都屬於暢銷書,因為這種書看起來速度比較快;其次屬於雞湯型別,看起來比較輕鬆,順便還可以汲取一點正能量。但是在今天,也在問我自己,這樣看書有什麼作用?看書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呢?這樣看書又值不值得呢?
透過這兩週的執行情況來說,如果是這種看書的方法、還是是值得的。
為什麼在11月份選擇一個星期看一本書呢?主要是因為自己懈怠了、很長時間沒有看書、想透過這種方式來督促自己,可以培育自己看書和學習;
其次是在週末找一點事做,不至於讓週末荒廢。如果週末不給自己安排一點事,那麼週末可能什麼都不會做了、也許玩一天手機就過去了、也許就渾渾噩噩的過一天,還不如找點事做更值得,至少沒有虛度光陰,能看書還是一件事好事、還可以養成一種好習慣;
如果我們看到一本有價值或者有意義的書、也許會讓我們嘗試著去實踐。比如,11月份我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面講了積極主動、要事第一、不斷更新等七個習慣、這也是這段時間在鼓勵我的動力和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發現效果非常不錯,這算不是從書中得到收穫呢?
其實,我們看書更大的收穫是不斷的開拓我們的視野、開啟我們的思維認知和遇見更多我們想不到的新事物。正如高爾基說:讀書就是與高貴的靈魂對話,正如今天看了《任正非——永遠思考失敗》一書一樣,裡面的內容其實並不吸引我,但任正非每一篇講話、都讓人思考和給我們啟迪,從這本書中,更讓我們明白人與人的不同,特別是格局,但國內所有企業都在國內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任正非卻早已打上國際快車;在華為剛剛有起色的時候,華為卻仍然捨得重金邀請IBM顧問,給華為進行培訓學習,這讓我們看到一個企業的領導、一個非凡的企業的領導。
正如任正非所說:世界上一切資源都有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國雖然經歷中歷史的滄桑鉅變、朝代的更迭,成為是世界唯一個文化沒有斷層的原因。因為文化可以生生不息的資源。
對於國家、企業尚如此,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更是如此。在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做一個會學習、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的新時期,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