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捐款這件事情在人們眼中一直是神聖的,也正因如此,每當新聞曝光了某些慈善基金會侵吞資產或是將善款用於私人揮霍時,總能引起一波又一波民憤,而這個基金會的口碑也會不可逆轉地下滑。

也正因如此,當一些富豪拿錢出來做慈善時,總會得到人們的稱讚。在中國,富豪是否做了慈善,做了多少慈善甚至會影響到該富豪旗下品牌的口碑。每當發生災情時,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那些富人們。

為什麼外國的富豪如此熱衷於做慈善?難道真的如某些“香蕉人”所言,外國人的素質比中國人要高嗎?當然不是。

富人們想要持續不斷地做生意,那麼就需要一個好名聲,捐款就是獲得好名聲的一個重要途徑。當然,這點無可厚非,中國的富豪捐款帶來了好名聲難道他們會不在意嗎?

但在這個表面的理由下,外國的富豪們熱衷於慈善事業還有其他的原因。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避稅”。富豪們賺得越多,稅就交得越多,尤其是像美國,它的遺產稅高達50%,也就是要交一半的錢。但同時,美國的法律規定,做慈善是不用交稅的,這也就導致了富人們建立屬於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再往自己的基金會里捐款,這一套“將錢從左口袋挪到有口袋”的操作在民眾看來就相當於做慈善了,而且因為數額巨大,看起來可不就像是捐了很多一樣嗎?

在捐款達到一定比例和年限後,剩餘的錢就可以讓子女大大方方地繼承了,何樂而不為呢?這種利用法律漏洞“合法逃稅”的事情在外國富人圈內屢見不鮮。

而且因為如果基金會不要求民眾捐款的話,那麼該基金會資金具體流向是可以保密的,這筆錢最後有多少真的落在了實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所以對於外國的富豪們而言,做慈善不僅不會使財產變少,還能賺的好名聲,暗地裡錢也賺到了,簡直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雖然政府也有出臺法律規定基金會每年必須拿出5%來做慈善,但這5%居然是包含了基金會內任職人員的高額工資以及出公務帶來的各種費用(比如飛機票、住的酒店)以及所有的運營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富豪們都讓自己的子女去打理名下的基金會,相當於就是在用這5%來給子女們開工資,而子女在上學的,則可以用這5%捐給學校,用作子女上學的費用。

此外,因為如果將錢拿去做醫療科研的話,稅率可以低至1%,所以很多富豪也熱衷於“拿錢去做醫療科學研究”。但這些錢並不是直接作用於那些已經患病的人,而是拿去投資那些研發該專案的公司,投資這些企業還能獲得額外的收益。

不僅如此,利用慈善基金會向官員進行“賄賂”是合法的,富豪們會聘請一些高官來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做高階顧問,高管拿了好處後自然會給富豪的慈善基金會開起綠燈。弔詭的是,在國外,這一切真的都是合法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政府還會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很簡單,因為如果立法強行規範,會造成美國富人階層的財產大量流失到國外,就像我國富豪常被吐槽的“資產都轉移去國外了”云云,會造成國家資產的流失,而不去規範,至少富豪的錢還能留在國內,而且裡面好歹有一些是真的可以用在民生上的。

與外國不同,中國的富豪們不允許建立自己的基金會,所以他們的錢捐了那就是捐了,這筆錢和他們再無關係。此外,我國要求基金會必須公開捐款數額以及後續流向,必須受到公眾的監督,不然就要捱罵。

所以在這方面,論套路還是外國富豪們用得好,錢有了,名也有了。當然,不是說外國的富豪們就真的一點社會責任感都沒有,一點錢都不捐,他們也是會捐的,也是真的會為慈善事業做貢獻的,只是真的沒必要將外國的富豪們吹得天花亂墜,同時將中國的富豪們貶得一文不值,大家都是人,有自己的私心也是正常的,對於捐款這種事情,理性看待就好了。

富人們之所以能積累資產,能留住資產,那他們玩的套路一定比普通人多得多,真沒必要給外國的富豪們樹立一個聖人的人設。

哪怕中國的富豪們捐得不多,但那起碼是真金白銀往裡砸,在這方面沒必要高估歐美資本金的高度,外國的月亮並不真的總是圓的。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蜂蜜開水衝好還是溫水泡?溫水泡蜂蜜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