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馬背上有拿破崙,書房中坐著黑格爾
黑格爾是大器晚成的。1801年1月,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來到耶拿。
耶拿--德意志帝國薩克森-魏瑪公國的重要城市,薩勒河環繞流淌,聖米夏埃爾教堂靜穆矗立。德意志的所有精英分子都曾匯聚於此,他們是:偉大的詩人席勒、荷爾德林;年輕的哲學家費希特、謝林,而此時,薩克森-魏瑪公國的教育與文化部長正是偉大的詩人歌德。
黑格爾是後來者。然而在此後居住在耶拿的六年裡,他將向歐洲哲學殿堂發起大清洗,摧毀並重建歐洲古典主義哲學最後的堡壘。不是向奧古斯丁、斯多葛派,也不是向托馬斯•阿圭那或教皇利奧十三世宣戰,向基督教哲學的戰役早已結束。此時,倒在他腳下的是克魯格的通俗哲學、高特勞勃•舒爾茨的懷疑論、康德的經驗實在主義。
在耶拿,黑格爾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學體系:邏輯學與形而上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黑格爾1770年8月27日出生於斯圖加特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少年黑格爾在斯圖加特中學是個勤奮的中學生,他養成了紮實的做筆記的學習習慣,幾乎所有的閱讀都以筆記的形式整理出來。並配以精確的註釋。博學多識真的都是刻意訓練出來的。
斯圖加特的老師們向他講述“概念”,讓他掌握三段論的“格“以及各種邏輯規則,並鼓勵他獨自創作,做很多寫作練習。
中學畢業季,黑格爾被挑選在畢業式上作演講(這是好學生才有的榮譽),他演講的題目是《土耳其人的藝術和科學的可悲現狀》,這是一篇為斯圖加特領主符騰堡公爵歌功頌德的演講,“土耳其人“泛指生活在基督教的教化之外的人們,表達了在公爵統治下人們求學和生活在幸福中。這篇演講可看作是黑格爾少年老成的恭維之作。無論如何,對公爵的吹吹拍拍是他爭取公爵獎學金,進入圖賓根神學院學習的手段之一。
黑格爾在圖賓根神學院學習了5年哲學和神學,還結交了荷爾德林、謝林。並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三位朋友都拒絕做牧師,黑格爾更大可能是因為”口才太差“。
在工業革命的熱風還沒有吹到德國的年代,年輕大學生就業渠道還非常窄,這三個年輕人只能去富貴人家做家庭教師。先是伯爾尼,後來是法蘭克福,黑格爾開始了他長達6年的家庭教師職業生涯。
瑞士這個寧靜深幽的山區,土豪眾多,有錢人家聘請年輕的、優秀的家庭教師,待遇從優,工資有保障。
在尼爾尼,黑格爾受僱於施泰格家,施泰格家族是伯爾尼統治集團的成員。僱主家藏書豐富。黑格爾負責給兩個女孩兒和一個男孩兒上課,孩子都還很小,他有大量的時間閱讀主人家的藏書。
同一時期,荷爾德林在耶拿聽費希特關於康德的狂熱;謝林經常將自己的作品寄給黑格爾。黑格爾一邊接受著康德的影響,一邊不斷嘗試著自己寫一些作品,寫了《耶穌傳》《基督教的實證性》。黑格爾還幾次嘗試創作詩歌,但發現自己沒有什麼詩歌才華就放棄了。
可以看出,一個不安於現狀的年輕的靈魂,在可能出人頭地的道路上闖蕩著,這個年輕人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神情沮喪,還沒有一件能讓他專注下來的事情,她正在培養自己,嘗試多種方向。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廣為流行。黑格爾基於自己喜歡做筆記的習慣,寫了一些評論,給自己看。在法蘭克福僱主家,他有足夠的閒暇懷疑康德的學說,他保持著實證主義的覺醒,用辯證的方式理解精神,藉助於邏輯和思辨思考問題。而此時荷爾德林已經成為一名詩人,哲學新星謝林也已經在耶拿安定下來。黑格爾還在默默無聞地進行著自己的哲學訓練,對基督教哲學和康德的反思,在漸漸醞釀形成自己的體系,而這些體系都還是他隨手記錄在札記上的幾頁紙。
1800年世紀之交,黑格爾的父親去世了。他分得了父親3154弗羅裡的遺產。這些錢足夠他專心學術一陣子。於是,到耶拿去!
黑格爾去耶拿大學攻讀哲學博士,終於,他駐紮在了哲學領域。他進入了寫作的狂熱時期,為辯證法的確立橫掃一切障礙。
獲得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後,黑格爾被聘為耶拿大學“特聘教授“,所謂”特聘教授“,就是學校不用管他任何薪水津貼,他的工資由自願聽他課的學生支付,也等於是個編外教師。
1806年10月,黑格爾第一部重要哲學著作《精神現象學》完成。
1806年10月13日,拿破崙皇帝走進耶拿城門。
拿破崙皇帝在耶拿戰役
02 用思想交換糧食併成為大師
黑格爾出生的時代,歐洲正走上成熟和理性的黃金時代,德意志帝國更是人才輩出,拿破崙(1769.8—1821.5)貝多芬(1770.12—1827.3)歌德(1749.8—1832.3)。
前文所述,黑格爾出生在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所謂“小知識分子“是指城市的工匠、牧師、律師或公務員。這些小資產階級,他們沒什麼資產和勞力,他們不怎麼依靠物資,只依靠自己的腦力。
黑格爾靠當家庭教師和“特聘教授“,滋養著自己的腦力,完成了《精神現象學》的寫作。但他的物質生活卻頗為尷尬,他靠給學生上課賺生活費,父親的遺產只是暫時性的解決了哲學家的溫飽,愛情和婚姻對他還是奢望。
租居在耶拿,黑格爾和他的女房東生了一個孩子,起名叫路易,女房東叫克里斯蒂安娜•布科哈特,也是個卑微的女人。兩個人可能一度有愛情,這個女人死於1817年。留下了這個私生子路易,寄養在黑格爾的同事、朋友那裡。
黑格爾很快被迫離開耶拿,帶著悲傷,孑然一身。他的朋友也是庇護者尼特海默(巴伐利亞的一個高階官員),給黑格爾安排了一個報紙編輯工作,他只好去投奔尼特海默。
一年後,還是在尼特海默的運作下,黑格爾迎來了一個新的任命,出任紐倫堡高中校長。他從學生紀律一直管到茅廁,生存條件艱苦,工資微薄。
他似乎採取了純粹知識分子在生活競爭中的唯一策略:時刻準備獲取更好的生活,但同時也準備在平庸的、令人頹廢的環境下一直生存下去。
他還要堅持寫作,這是他的希望,它必須用思想來交換糧食,更何況尼特海默夫人還給他找了個媳婦---瑪麗雅•馮•圖舍爾,出身於一個紐倫堡老貴族家庭。他是41歲的老單身漢,她還不滿20歲,年輕、漂亮、高貴,最為幸運的是:她的家裡也窮的叮噹的。
老丈人開始還不太甘心。中學校長雖然是個有收入的職業,但沒什麼分量。黑格爾承諾自己將來會成為大學教授。老丈人說,那就等成為大學教授再來娶他的女兒吧。黑格爾認為人家的要求很合理,於是選擇了忍耐。繼續拼命他的學術寫作。
媒婆尼特海默夫婦很盡力,指出了《精神現象學》在哲學界的聲望,而且他的另一部著作《邏輯學》也正在寫作(沒別的本事,能寫書有多麼重要)。岳父母家態度上有了鬆動,關鍵是,畢竟他們家連女兒嫁妝也沒有。
1811年8月16日,黑格爾正式與瑪麗雅小姐成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是缺錢。黑格爾算了一筆賬,他還差5個月的工資才夠兩個人的生活。這促使黑格爾在婚後6個月內完成了一部內容極其深奧、極其晦澀的著作--《邏輯學》。貧困的作者為了迅速能把他的思想變現。我現在手頭就有《邏輯學》,讀著確實比較累眼睛,原來是作者在缺錢的情況下,匆忙之作。但它卻是一部經典著作。
紐倫堡中學校長,結了婚,黑格爾成為了一個正常的市民。瑪麗雅小姐是個聰明的姑娘,所以也是個好命的女人。她喜歡這個沒有財富、沒有貴族封號,工作兢兢業業,收入很低的樸實的中學校長。生活中這個大叔和藹可親,沉默寡言,他只在哲學上令人難以忍受。他肯定是有另一種使命在身。
1813年,他們得了一個兒子卡爾•黑格爾,後來成了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並被德意志國王封為貴族。1814年,另一個兒子依曼努爾出生,他後來成了布蘭登堡教務主席—一個高階職務。瑪麗雅也一直努力將私生子路易,接回來自己撫養。
這一切都基於這對凡俗的夫妻踏實的人生哲學。黑格爾坦然地說:“我實現了塵世的目標。因為有了一份職業和一個深愛的女人,人就擁有了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擁有的一切。這是人們所應該盡力為自己去獲得的主要專案”。實在人,大實話。但是哲學家已經構建出自己的哲學領地,帝國的思想雄鷹羽翼已經豐滿,密涅瓦的貓頭鷹將在黃昏飛出它的巢穴。
耶拿的城牆
03 深藏不露的貓頭鷹睜著一隻眼睛
我們偉大的哲學家,弗里德里希•黑格爾漂泊半生,命運坎坷,能夠進入哲學殿堂,得益於他廣泛的閱讀;得益於他始終不渝的尋求上升的願望;也得益於他的層出不窮的、優秀的朋友們,何爾德林、謝林、尼特海默等,他也成功引起了席勒、歌德的注意。
經過如此漫長的煉獄之後,天堂的大門終於開啟,美好的前途向黑格爾露出了微笑。
《精神現象學》為他贏得了聲望,《邏輯學》的發表更鞏固了這一聲望。1816年,普魯斯王朝徵召他到海德堡大學任哲學教授。
在他46歲上,教授的身份大大的改善了他的物質狀況,他過上了體面的生活。他每年的現金工資是1300弗羅裡,另外還有實物工資為6桶小麥和9桶雙粒小麥。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獲得了家庭生活的穩固和安全。這些糧餉使哲學家能夠持續進行一種嚴肅、勤勉且平靜的生活。
黑格爾成為大學教授,一直延續著他做中學校長的講課風格。沒有什麼現成的教材是他能看得上眼的,所以他採取聽寫的方式講課,把自己的思想逐段口授,由學生們聽寫做筆記,先講“概要”或“大綱”,再做具體深入的評述,估計這種課相當的枯燥。但卻有一種好處,就是這些思想都被小心翼翼地記錄下來,並在之後能夠形成他的新的著作。
學生們也都很勤勉,並逐漸愛戴上這位缺乏口才又語言晦澀的教授,因為他表面上看來是溫和的、保守的,而實際上隱藏著他的左派和犀利(年輕的學生一般都喜歡左派)。
拿破崙在歐洲戰敗了。神聖同盟恢復舊了社會、政治、宗教和文化秩序,復辟浪潮壓抑著所有進步知識分子。黑格爾儘量避開衝動的民眾視線,他用辯證法、矛盾律來釋放自己的意志,他的哲學方法總體是辯證法和歷史主義,具有深刻的革命性特徵,這也是後來成為馬克思主義源泉的因素之一。
我們的哲學家堅韌不拔、持之以恆。他在海德堡大學第一次講課非常莊嚴,彷彿面對人山人海,他朗誦了一篇華麗的文章,下面只有5個學生。經過一段困苦的堅持,終於產生了驚人的魅力,兩年後,他的課堂上有了70名學生。他有了最早的一批追隨他的門徒。
聽過他課的學生評價:“黑格爾一動不動地坐在講臺後面,低著頭,略帶倦怠,皺著眉頭,蜷著身子,一直不停地講話,他在對開的大本子中不停地搜尋,時而向前翻,時而向後翻,它不停地清嗓和輕咳,這影響了言語的流暢,每個句子都好像是獨立的,完全被割開了,彷彿每個詞、每個音節都成為關鍵。然而,其整體氣度卻讓人肅然起敬和專注,演講者身上散發著一種凝重的嚴肅”。
1817年,黑格爾出版了《哲學全書》。1819年秋,德國哈登伯格首相內閣任命黑格爾為柏林大學教授。
他從斯圖加特卑微的童年走來,一路曲折艱難,他終於贏得了聲望,榮耀達到了頂點。他到達了柏林,成為影響國家的人物。黑格爾從未放棄世俗成就的理想,他透過持之以恆的努力,最後才超越了他那些少年有成的朋友們,進入到最高位置上。他沒有像後來從他的柏林大學畢業的學生卡爾•馬克思那樣,從《萊茵報》編輯被辭退後,公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一生顛沛流離,但他的思想同樣持久和灼人。
黑格爾開始有了人生有趣的旅行,1822年訪問荷蘭、比利時;1824年去了維也納;1827年訪問巴黎,並順路拜訪歌德。1829年進行波西米亞旅行,並與謝林和解。1829年10月,黑格爾被任命為布蘭登堡考試委員會委員、柏林大學校長。當局不得不求助他來掌握普魯士學術界自由的進度。
拿破崙在歐洲失敗,而黑格爾在歐洲功成名就,是當之無愧的學術權威。
黑格爾盛大裝束代表著他的哲學:博士袍、博士帽、裘皮襖象徵著物質上富足和思想上的權威。
黑格爾盛大裝束代表著他的哲學:博士袍、博士帽、裘皮襖象徵著物質上富足和思想上的權威
保羅•羅克在《黑格爾傳記》中寫道:“在多年物質匱乏和十分低微的生活之後,他現在進入了做夢才能想到的狀況。他現在很受寵,也很有權勢。他享受著家庭的溫暖,有很多朋友和熱情的崇拜者。他每年的生日都很盛大,禮物、演說、祝賀詩,什麼都不缺”。1830年,人們為他發行了紀念章。
雖然受到普魯士政府的看重,但並不能保證自己的學術思想會受到同事、哲學家和神學家們的一致接受。他不斷加固自己的哲學體系,頑固地排除康德、費希特、赫德爾、雅科比以及基督教哲學中的托馬斯主義、沃爾夫主義等等。他系統地反對經驗主義、折衷主義、獨斷論和主觀主義。
他一直表現是溫和派,帶著必不可少的隱蔽性,以其特有的複雜方式處理學術及與政府的關係。沒有桀驁不馴,沒有任何冒險,他擔任要職,唯命是從,百依百順。
卻時刻睜著一隻貓頭鷹的眼睛。
在同一時代,每個人都缺乏與黑格爾平起平坐的東西。透過那些不朽的經典著作《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他聲望顯赫,站在古典哲學之巔,結束了古典主義哲學,而後來者只能另行開闢現代哲學方法。
1831年11月14日,費裡德里希•黑格爾突然因病(霍亂)去世,普魯士政府破例為在霍亂中去世的哲學家舉行了葬禮。